谈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在农林高校VB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0-10-17 15:01:01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谈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在农林高校VB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本文提出了在农林高校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结合农林类高校实际情况,针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具体教学,详细讨论了该教学方法的运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农林高校;VB;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0 引言
在以往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在备课和讲授两个阶段,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从知识点开始,一步一步地进行,最后进行单元总结”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来说,各种教材中关于VB程序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大多千篇一律。大多数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也都是以教材为主,先介绍概念,然后举例说明,再编程实现。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应用很好地联系起来,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导致动手实践能力差,同时缺乏创新。
1 “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的使用
“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确切地说就是反过来备课时先从整体来看一下要讲的有哪些内容,然后再细化细分。讲解时也是与备课一样,先进行整体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学的是什么,然后再讲知识点,让学生在明白这个知识点有什么用的情况下去学习。这样做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讲《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第一次课时,先简单地介绍一下Visual Basic开发环境,使学生对它有一个初步感性的认识。接下来,再介绍这门课程在他们专业里面的应用,比如说找一个用VB开发的相应的应用软件,展示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同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会使学生对编程充满兴趣、印象深刻。
我们在设计VB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案时,会根据农林专业的.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应用实例,基本上按照“演示案例”、“编程实现”、“学生模仿”、 “总结提升”的过程展开。
1.1 “演示案例”环节,通过真实的应用实例展示要实现的功能,简单说明其实现过程,需要用到的知识点。
1.2 在“编程实现”环节,教师对上一环节演示的案例进行详细剖析,引出需要采用哪些技术可以实现这些功能;然后教师进行编程示范,应用VB的相关技术一步一步完成程序的各项功能,同时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规范。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程序设计过程来学习,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
1.3 “学生模仿”环节。接下来,由学生亲自来体验编程过程,模仿上一环节中教师的示范过程。也可以对某一功能进行改进。在模仿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可以同时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此时,教师进行必要的现场指导,实地答疑解惑,随时纠正学生编程过程的错误。
1.4 “总结提升” 环节。通过前三个环节,学生差不多达到了“知其然”的阶段,在此就要“趁热打铁”,进一步深入到“点”,详细讲解程序中用到的基本控件,涉及到的程序结构以及相关知识点,把这些都讲清楚了,学生就真正做到了 “知其所以然”的境地。可以先设计本专业领域的一些实际应用程序,如农业专家系统、森林病虫害等实际项目,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去完成该任务;当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设计应用项目;再监督学生去完成。最后,通过师生共同总结、课外拓展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每次评出一两个优秀学生作品,对其进行展示。
2 注意事项
在采用该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配套的教材或课件;每一讲中通过一个个有趣、实用的案例来详细说明若干控件的常用编程方法, 再通过教学实践环节的举一反三,进行课堂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2.2 教师必须改掉传统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习惯。教师要介绍分析框架或工具, 引导学生分析过程和步骤,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 对重要的理念给予提示。这都要求教师要熟悉案例,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