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素质人才

时间:2023-03-20 21:44:36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素质人才

数千年以来,创造已是人类之文明,民族之兴衰,国家之存亡息息相关,人类的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创新教育是新世纪的召唤,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蕴涵两种意义:一、新颖,富于创造性,具有某种独到之处。二、出乎常识和预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作为教师,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索,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东西。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新型的创造型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含义,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及应掌握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人才.一、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含义 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学生主体角度看,主要指的应是个人意义上的创新,即小学生在自身的心理水平上去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 小学生的创新,就是开发其可能性,自我的潜在思维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即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只要是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得出的,从某种意义上我们都可以理解为知识创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在多数时候都并不直接显示出社会意义上的创新价值。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要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然而,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一节课里,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沉闷地听,反复机械地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评价一节课效果好不好,主要是看这节课里教师是否把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了学生,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2、选准知识点,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情境 教学中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小学数学圆面积计算公式,一般是通过由教具的直观演示对圆形面积的割补转化,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例如:学习圆面积计算方法时,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了利用割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初步经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假设,一步一步地展开推理论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上述问题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创造性地获取新知.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1、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创新兴趣?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努力地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在各种数学题目中,通过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想到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想出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首先,要民主。教师要真正摆正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明确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处于主体地位。不搞师道尊严,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完全自由,放松的情况下,学生才愿意动脑筋,才有标新立异的勇气和信心,才会有创新。其次,要鼓励。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这是思维创新的表现,它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和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不能挖苦、讽刺,先要充分肯定其敢想敢说的精神,再指出其不足。这样,大大地鼓舞了学生求新变异的勇气,培养了创新的兴趣。2、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思维的准确性,是指利用已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得出正确解答的思维过程. 没有准确性,就谈不上其他的各种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例如:在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40米,其中一边的长是10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时,较多的学生能够很快地算出结果,但不少学生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 主要的错误有两类:一类是没有认真审题,忽略了单位不统一,得出“另一边的长=(40-2×10)÷2=10,面积=10×10=100”的错误结果. 另一类是周长的概念错误,得出“另一边的长=(400-10)÷2 =195”的错误结果. 由此看来,思维的准确性需要对概念的内涵的正确理解和对问题的整体把握,其中包括单位的统一和结果的叙述. 在思维的准确性的训练中,应加强同类问题的反复训练和变式训练,实现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师生的互动.3、创设问题情景,迸发创新火花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构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根据这个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大致有以下几种:?(1)创设信息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师提供“两个工程队要修一条路,甲队修要8天才能完成,乙队修要6天才能完成”的两个条件,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学生可以提出如下问题:?A、甲、乙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 B、甲队单独修三天后,由乙队单独修完这条路还需几天才能完成??C、甲队单独修3天后,与乙队合修剩下的路,两队还需几天才能完成??D、甲队每天比乙队少修多少??E、乙队每天比甲队多修多少??这样,学生一个接一个的提问题,然后又一个接一个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无任何条件约束的情况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因此对所有学生都可以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2)创设探索情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学生自主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新力,作为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指导练习,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要素。?(3)创设猜想情境。猜想是一种带有一定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式,要求在面临较复杂的问题情况时,迅速再现知识系统和经验储备中的相关信息,经过总体观察,对问题实质作出大胆的猜想假设和试探,迅速地判断和推理,力求一下子契入问题的关键,迅速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凭着自己的直觉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质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创设求异情境。求异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式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例题,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他们的求异意识,这样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老师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淮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及时给予肯定和热情表扬,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在对于问题的多解的艰苦追求并且获得成功中,备享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如“一根绳子正好可以围成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一般能作出如下两种解答:?A、(5×4-8×2)÷2 ?B、5×4÷2-8?经过教师的努力点拨,有学生根据围成正方形的两条边的和相当于围成的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减去长,就是宽,即5×2-8。?还有的学生根据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是正方形的两条边变化而来的,正方形一条边比长方形的长短8-5=3(分米),就从另一条边拉来3分米,另一条剩下的长度5-2就是长方形的长度。?这样使学生渐渐形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逐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育创新思维?
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更要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一条“再发现”的道路去探索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借助以往的知识经验,自己进行知识再 “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准知识的切入点,结合数学信息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知识建立的整个过程。如:教学圆柱侧面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第十册)时,可按下面步骤进行:?(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学具,将它的侧面上的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并把它展开到桌面上,让学生看到是一个长方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可以展开成一个长方形平面)教师运用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柱侧面的展开过程。?(2)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①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②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④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什么??(3)推导出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自然得到培养。?总之,在新的课堂教学标准下,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竭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时时处处注意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从事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做学习的主人,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论文出处(作者):荷叶上的露珠
现代孩子创造力、思考能力的培养
农村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及发展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相关文章: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精选12篇)09-15

浅析倡导自我教育培养创新人才06-09

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精选12篇)08-16

浅谈让人才为创新提速06-08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精选6篇)05-3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开题报告11-14

教师创新与人才发展06-01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人才评价研究06-15

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论文02-22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