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个案解读和干预

时间:2020-10-14 19:22:23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个案解读和干预

摘要: 社会退缩行为泛指社会情境下的独处行为,指在同伴或他人在场的情境下,儿童不参与同伴交往或游戏活动,而这种行为不是暂时的,具有跨时间、情境的一致性,即无论在陌生环境还是熟悉的环境均表现出一贯的孤独行为。本文将从两个幼儿的案例中分析他们社会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干预策略。

关键词 :幼儿 社会退缩行为 个案 解读 干预策略

  
  愿意与他人交往和相处、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是儿童期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人交往的意识和技能逐步增强,不存在困难。然而,在我们身边还有少数幼儿在人际交往或学习上出现困难,表现出孤独、胆小、害怕,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朋友,不愿意参加一些学习活动,更不愿意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宁可孤独一人,出现社会退缩行为。
  社会退缩行为泛指社会情境下的独处行为,指在同伴或他人在场的情境下,儿童不参与同伴交往或游戏活动,而这种行为不是暂时的,具有跨时间、情境的一致性,即无论在陌生环境还是熟悉的环境均表现出一贯的.孤独行为。社会退缩行为虽不是明显的心理异常,但对幼儿个性的形成、身心的健康发展均有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干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竞争会使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若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技能,将很难立足于社会。
  在我的教育对象中,有两个比较典型的具有社会退缩行为的幼儿,在与他们的互动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得到一些启发。
  
  个案一:胆怯的小雨
  幼儿个人资料:
  小雨,女孩,4岁,小班上完后直接跳入大班,在班里年龄较小。其父母均是高级知识分子,她与祖父母、父母住在一起,家庭教育很民主。该幼儿知识面广,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喜欢和父母一起阅读文学作品,对《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很有兴趣,能用“凤姐真是个厉害角色”、“黛玉小心眼”等语言概括出部分人物性格特点。她在家活泼、善言,但有同龄陌生幼儿来访时,则像变了一个人,不说话,不和同伴玩。在幼儿园里,她不多言、乖巧,仅和个别幼儿玩;不敢与老师的目光对视,若老师多看她几眼,她会局促不安,很少与老师交谈,多用点头、摇头表达意愿。她的动手能力较同龄孩子差一些,对绘画、手工活动有恐惧心理,每当有此类活动,她会找出种种籍口不上幼儿园,后来发展到她真会出现肚子痛等身体不适情况。
  原因解读:
  小雨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发展不同步,家长过多地看到她优越的方面,赏识鼓励多,而没有看到她的弱势给予教育补偿;老师欣赏她的优势盖过她的弱势,认为她的动手能力仅是稍次于其他幼儿,且组织此类活动时,小雨大多缺席,老师也没有重视补偿教育,对于小雨来说,她才智过人,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很多,听惯了赞扬,而自已动手能力差的弱势,有怕被别人知道的心理,所以采取回避的态度。加之,她的祖父母一听她说身体不适,立即做出不能上学要留家观察的决定,于是小雨找到了“避风港”。
  还有一件事情可能是导致小雨恐惧绘画、手工活动的直接原因。一次看电视时,动画片中的小女孩说了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小雨立即向妈妈询问这句话的意思,当她明白后说:“这算什么呀!我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呢!”究其原因,她才说出在幼儿园里有一次实习老师带他们画画时,她不会画,老师指导她后,她仍不动笔,后来老师又去指导别的孩子,并要求大家抓紧点,随口说了句:不画好是不可以回家的。后来她悄悄请同桌帮她画的。当天,妈妈来接她时,她很紧张,哭着要妈妈赶紧带她回家。当时妈妈没有问出她哭的原因,老师也没有追究。时隔半年后,她看电视联系自己,才说出这件事。
  干预策略:
  接手这个班后,我观察和了解了小雨,与她的父母做了进一步的沟通,首先,大家形成共识,不再给小雨的退缩行为以支持,坚持每天送她到幼儿园,同时,家长、老师努力为她创设锻炼的机会,肯定她的点滴进步,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她的动手能力发展上,有意识让她协助成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给小朋友分发操作材料,帮家长分发餐具,拿些物品等,锻炼她并肯定她。家长配合我重点采取以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