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双因素理论在学习中的运用

时间:2020-10-09 12:22:30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论双因素理论在学习中的运用

摘要:双因素理论,即“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指在激励组织中员工积极性的理论。此理论将造成员工满意与不满意的因素划分为二类:“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将尝试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来解释和分析高中生学习与生活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探讨如何有效地激励高中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高中教育;高中生
  
  1引言
  
  在我国,高中学生是指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继续就读与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都处于15到19岁年龄段,正是人一生中性格、个性以及行为方式重大转变的阶段。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其认知心理不断的完善与加强,行为动机处于理性、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但与此同时,在情绪情感方面,高中生处于典型的烦恼困扰期,他们消极情绪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均高于积极的情绪。加之我国的普通高级中学教育主要以应试为主,通过强制灌输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过于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表现,而忽视了对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开发。在这样的体制下,高中生中难免出现“学习厌倦”,从而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故意迟到、早退、甚至逃课、厌学的情况。将用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来探讨如避免造成学生兴趣下降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加强学生积极性的因素。
  
  2双因素理论的阐释
  
  2.1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例如,工作成就、提升、任务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职务上的责任感;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例如公司政策与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工作安定等。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都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的。但是,赫茨伯格注意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2.2激励因素(MotivatorFactors)
  激励因素又称第一类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担负过的责任有关,它们的基础在于工作环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成就。
  2.3保健因素(HygieneFactors)
  保健因素又称第二类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极因素,也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关。也就是说,对工作和工作本身而言,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励因素是内在的,或者说是与工作相联系的内在因素。
  2.4双因素理论与传统激励理论的对比
  传统的激励理论主要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所提出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又称马斯洛理论。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座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此理论将人的需要划分成五等,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