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提问

时间:2020-10-09 12:20:56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提问

[作者] 黑龙江农垦师范学校 马文英

[内容]

  课堂提问分两方面:一是教师提出问题。一是学生提出问题。这两方面,其实是两个层次,教师提问,是为了促使学生思考;而学生发问,则是思考了的结果。课堂设疑提问要有目的性、艺术性。

一、问点要准“准”一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课文内容的重点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应与中等以上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所提问题能让学生“跳一跳”,确实能摘到“果子”。三是要抓住课文知识的逻辑关系,所提的问题应丝丝入扣,不蔓不枝。忌空、大、难。教师所提的问题如果不适合学生的实际,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学生也就不愿费那种“劳而无功”的气力,去做那种烦琐的探求。笔者曾听过有的教师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教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教师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反常”现象,沉思起来,教师就在学生这种情绪之中开始讲述课文,造成较好的教学气氛。

二、问要有值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的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图花架。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加思索,不费力气就回答的问题。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的热闹,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这就要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教师要善于在“无疑之处见有疑”,在教学中适时“抖”出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有疑”为“无疑”。一句话,设疑提问有要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一篇文章的实质。根据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体会,语文课设疑应从以下几个地方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关系密切处。(2)课文的重点,难点处。(3)文章画龙点晴处。(4)“铺路架桥”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处等。例如,介绍鲁迅时设疑:“为什么鲁迅学医又弃医?”鉴于这个问题在鲁迅一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中学生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也不乏重要的启示。因此这个问题问得有价值。

三、发问要活“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了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在这个班级与那个班级的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提问是否具有艺术性,其效果显然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他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一句,不是按通常“什么叫孀妻?什么叫遗男?”那样直问,而进行“曲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他爸爸舍得让他去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们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寡妇,他是遗男——孤儿呀!”由于问题拐了个弯,学生多动一下脑筋才能解答,因而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四、问要适时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停顿”,让学生有进行积极思维的时间,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否则只能“引而不发”。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就是教师的设疑提问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提,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抓住学生处于“愤悱”之时的有利时机,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去“释”疑,以达到对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