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趋同化视角下的留学生汉语预科教学之管见

时间:2020-10-03 08:30:29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教学趋同化视角下的留学生汉语预科教学之管见

  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推进,来华留学人数逐年递增。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2014年间,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速为13.19%。其中,学历生的增长尤为迅速。2014年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总计164394人,占来华生总数的43.6%,比2013年增加16504人,同比增加11.16%。每年新入学的学历生中,大多数是入系学习的,即大多数的学历留学生跟中国学生一起或者应该有能力跟中国学生一起学习。对被录取参加以汉语为教学语言项目(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汉语项目”)的留学生来说,各校录取时基本以HSK成绩为依据,即要求学生通过新HSK-4或5级。那么通过新HSK-4或者5级的留学生是否可以顺利地完成课堂听讲和课后自学呢?结果显然是不容乐观的。多数的留学生在完成预科教育,初入专业学习阶段时,常常会抱怨“以前学习的好像不是汉语”“完全听不懂”等等。

教学趋同化视角下的留学生汉语预科教学之管见

  与此同时,对留学生实施“教学趋同化管理”,即在教学方面对留学生和中国学生采取一样的管理办法和模式,无论出于管理成本还是管理效率的考虑,都占据主流意见。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经济专题》(林毅夫,2012)作为专业教材语言代表,以HSK-4级和5级真题为预科阶段所学语言代表,分别考察专业学习阶段的教材语言,与预科阶段学习的汉语的语言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再讨论预科汉语教学和学历留学生录取的语言要求问题。

  一、已有研究

  参加汉语项目的学历生绝大多数经过1-2年的集中汉语培训,初步具备入系攻读本科或研究生的语言能力(目前较为常见的判断标准是通过新HSK-4或5级)。2005年开始,为了给这一部分的留学生提供较为统一、规范的教学、考核办法,教育部指定了天津大学等高校提供预科教育,并指出“培养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汉语言知识和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达到进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阶段学习的基本标准”。(教外来[2009]20号)不管是教育部指定的预科教育,还是各校自行摸索、尝试的学历生学位前教育,当学生转入专业学习阶段时,都存在着共同的学习问题,即学习的不适应:听不懂老师讲课,词汇量不够,看不懂板书,记不下笔记,阅读专业书籍困难等等。(刘超英1993,岑文2005,何修文2005,吴晓丽、李炎婷2009,崔永华2010,于淼2011等)留学生专业学习阶段的适应性问题,引起了不少关注,也有不少学者尝试解决这一困局,如洪材章(1985)、史世庆、吴勇毅(1985)、张桂宾(2011)等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另一方面,汉语内部的差异(如语体差异)使得留学生汉语教材的语体问题近二十年来广受关注,丁金国(1997,1999)、吕必松(2000)、李泉(2001,2003,2004)、冯胜利(2006)、曾毅平(2009)等先生论述了语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反复倡导要建立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此外,出现了大量以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或期刊论文,如汲传波(2009)、赵永桂(2009)、晓琼(2011)、周爱珍(2012)、黄婧(2014)等,他们选取一套或多套汉语教材,对其词汇或课文的语体分布进行分析,进而指出教材在语体编排上的问题。

  从已有研究来看,学者们对预科汉语教学的目的,以及语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有了广泛认识,但囿于汉语语体本体研究的不足,较多学者关注了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二元对立,以及基于使用域的书面语体下位分类,如报刊、法律、文艺、公文等,忽视了语体内部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因此,在这些理论背景下的微观分析,较为集中于教材在词汇、修辞格等层面的语体安排,未能深入句法层次的语体差异,而对语篇层次的语体特征更是关注寥寥。这也造成了市面上科技汉语、专业汉语等教材,虽出版者众,但令人满意者少。

  二、专业教材与新HSK考试真题的语言分析

  目前的预科教育阶段(无论教育部指定与否,下同),虽然汉语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入系学习的语言能力,但是最后多落实在HSK的考试上。可是HSK考试的语言要求与专业教材的语言特点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选取了新HSK-4级和5级真题各五套中的“阅读”环节的`第二、第三部分,以及《中国经济专题》(林毅夫,2012)的前四讲进行对比分析,重点观察两种语料的语言差异。两种语料例释如下:

  (1)与以农业为主的乡村比起来,城市是后来兴起的。但自从城市出现后,它就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它们大小不等,历史或长或短,功能各异,有工业城市,也有旅游城市,风貌与特色各不相同。(H51003,新HSK五级真题第三套)

  (2)可是,如果中国现在落后是因为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挑战自然的价值取向,那又如何解释一千多年前中国强盛和领先世界的原因?因为二者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所以文化决定论尽管也许能够解释中国现在为什么落后,但却没办法解释中国过去为什么强盛。因此这个理论并没有真正揭示中国在现代落后的原因。(《中国经济专题》,第二讲)

  * “平均句长”中,句子以句号、问号和叹号等计;“停顿”指以句号、问号、叹号以及分号、逗号所划分开来的语言片段。

  上表反映了几种语料语言差异的基本倾向。首先,专业教材的句子及停顿长度比HSK试卷相应语言片段长了百分之六十以上;受句长影响,专业教材的句内停顿数也较多。其次,与语言难度最低的HSK-4级相比,后两种语料中,“在、就、得、与”等虚词高频使用,而它们的主要功能在于把不同的语言单位组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单位。综合这两点可知,专业教材通过联合、嵌套等组合手段建构一个一个的长句,使其与普通汉语教材乃至考试的语言出现较大的差异。这也是留学生初学专业“看不懂”的主要原因。(详见第3部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材高频词中出现一些实词,如上表“中国、国家、技术”以及随后的“经济”等,这一方面反映了所调查教材的专业取向,它们也必然随着所调查教材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另一方面证明,在专业教材中,实词的复现率很高,这对专业学习者来说,利远远大于弊。

  三、留学生专业学习困难的原因

  如前所述,留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的“不适应”主要集中于听不懂、看不懂、记不下等。不少学者归因于,留学生此前积累的词汇量不够,特别是专业术语和专业背景不足。这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我们认为这却不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