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时间:2020-09-30 19:03:56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高职《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从高职学生《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课程的学情分析入手,提出“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解决学生项目计量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为高职同类型课程的教学与设计提供参考。

高职《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关键词:项目载体;学习团队;任务驱动

  《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了解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能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编制工程量清单,能通过定额项与清单项的比较准确列定额项目并计算定额工程量。从而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学情分析

  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情分析即是对该不平衡进行有针对性的客观分析,分析学生的能力状况、个性特征、形成原因等。教师根据分析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及模式,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通过学生课堂反馈情况分析、后续课程的专业教师咨询、毕业生回访、用人单位反馈等途径,分析与总结了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特点。

  (一)案例计量能力稍强,项目计量能力较差

  在本课程的学习上,学生普遍存在能较好地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单个案例题,而对于完整的真实项目确不知如何着手的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为:

  1、识图能力较弱

  学生识图片面,不够深入,只能“认识”单一图形,不能理解整套施工图中各图之间的方位转换关系;且由于空间思维能力的影响不能结合施工图形成系统的工程印象,感性认识

  不足;同时对每张施工图所表达的内容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在算量过程中需要数据信息时不能快速查找对应的施工图并提取信息。

  2、对建筑的整体构造及施工顺序模糊,不能根据定额和清单规范准确分解项目,从而导致对项目不知如何列项,算量不知如何着手。

  3、对几何图形及数据不敏感,缺少练习,计算容易出错。

  (二)学生对课程学习目标不明确、兴趣不浓厚

  学生如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能体会到学有所用,便会全身心投入,热情高涨,求知欲望强烈。然而传统的《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授课方法大都采用“讲解计算规则、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老师评讲、课后作业”的讲授+习题的方法。该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枯燥,学生未真正参与到课堂上,非主动思考获取知识,学生很难保持饱满的热情学习课程。同时,该授课模式的最终成果为单一的案例题计量成果,知识点零散而不系统,与职业岗位所要求项目算量有差距,从而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标模糊,认为自己所学课堂内容都是无用的东西,对课程提不起兴趣。

  (三)学习主动性较差、需给予适当压力

  高职学生学习独立性比较缺乏,在中小学阶段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志力与自制力有限,作风懒散,缺少对知识的探索与钻研意识。对于具备该特点的学生,在无压力状态下其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教师需在课堂上采取措施给予学生适当压力、让其行动起来,并让课堂活跃起来,迫使其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对完成任务的过程与结果进行综合考核。

  二、“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一)依托岗位,以项目为载体设置课程内容

  本课程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要求及具体岗位要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首先对学生就业的职业领域和岗位进行了分析,确定本课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为编织工程量清单、定额工程量计算,根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开发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选取教学内容为;(1)施工图识读巩固;(2)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3)清单列项方法;(4)清单工程量的计算方法;(5)清单对应的定额列项方法;(6)定额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同时,根据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按照工程造价文件编制的工作程序,以2个典型实际工程项目课堂项目及实操项目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序化,将其置于(1)建筑面积计算(2)土石方与地基工程列项与算量(3)砌筑工程列项与算量(4)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列项与算量(5)金属结构、木结构、门窗工程列项与算量(6)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工程列项与算量(7)装饰工程列项与算量7个学习型工作任务中,每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又分成清单与定额列项与算量两个子任务。其中,课堂项目由教师在课堂上引导逐一完成其7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实现施工图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操项目则在课堂项目后的学期末以综合实训的形式对前期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与巩固。从而真正做到知识掌握、技能培养与素质拓展相统一,将理论知识与岗位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建筑工程实际项目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上岗就能胜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团队的构建

  1806年,学习团队的理念从英国传人美国,受到很多美国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推崇并被广泛应用,斯蒂芬、罗宾斯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控制的学习团队成员数量为5-8人。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每个班级分成8-9组,以5-6人为一组形成学习团队,以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课堂项目学习型工作任务。学习团队的组成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

  1、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这门课程对建筑类各专业的重要性,想要学好课程的共同愿景能够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增加推动力,团队成员可以互相鼓励、彼此监督共同进行学习。

  2、学习团队以优、中、差的同学搭配,从而发挥每个人最大优势分享团队的资源,好带差,共同进步。

  3、对于团队中有贡献的学生,学习有很大进步的学生,教师采用动态评价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

  4、团队之间存在的竞争让学生体会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组员的学习负责,促使团队成员共同付出努力,培养团队精神。

  5、组与组之间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互评,作为教师考核小组成员的依据。

  (三)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根据教学内容将课堂项目按照学习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课程的安排以完成项目每个学习型工作任务或工作任务的子任务为目标,同时将工程造价岗位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融入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自学能力相对较差,课堂上需以引导文的形式引导学生整理思路,逐步完成工作任务。

  以课堂项目砌筑工程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子任务清单列项与算量为例,教师提供学生引导文,分为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两部分。准备阶段为:收集资料-根据图纸提取砌筑工程部位、做法-进行清单列项-查找清单规则。实施阶段为:整理计算顺序-各墙体单元数据信息提取-各墙体单元工程量计算-各清单项目工程量汇总。在准备阶段学生通过详读施工图、查阅清单规范及教材、咨询教师分组完成课前阶段任务,并以组为单位展示成果。教师通过分析学生成果并借助图片、动画、施工视频及施工现场认识实践等有针对性的展示子任务中分项工程的构造形式、与周边构件的关系及施工工艺,帮助学生完善准备阶段,并引入单构件的计算过渡至实施阶段。实施阶段过程为:学生继续根据教师提供的引导分组逐步整理计量思路、明确计算顺序、提取计算所需数据信息、完成本工作任务,教师在学生工作过程中根据操作情况给予指导,并进行过程考核。

  为使课堂项目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算量的能力,课堂项目完成后的实操项目则由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适当指导,其过程成绩及成果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内。

  三、小结

  “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在以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课程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前提下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模式,其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课程教学过程即为岗位工作过程,学生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学习,并以小组分工、过程评价等手段驱动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实现课程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钻研与探索知识的能力。为《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课程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占锋.“4321”项目化教学设计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应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3-55.

  [2]辜东莲.工学结合课程有效教学的学习目标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6):63-66.

  [3]张强,欧阳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透过案例学造价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4):11-14.

  [4]刘洋.大学学习型小组的理论构建与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10(14):84-86.

【高职《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课程教学模式探析】相关文章:

1.高职《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2.基于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3.高职经济管理类课程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4.高职大专《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的改革探析

5.论高职院校珠算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6.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7.《行政法学》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的论文

8.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税收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