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作室制课程体系

时间:2020-09-08 15:48:12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构建工作室制课程体系

  学生通过对不同工作室的艺术风格、教学方式和教师情况进行了解,选择进入自己喜欢的工作室,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教师将自己的审美观念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内心理性,通过独特的创作风格、授课方式以及人格魅力,使学生获得对艺术的领悟;通过指导学生创作实践,提供优秀的创作范本,体现教学的趣味与格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工作室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对课堂教学指导要具有针对性,通过严谨治学、勤奋创作,探寻有价值的教学主题。工作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平台,是教师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实景工作设计和学生进行实践创作的基地。

  1、搭建相互关联、网络状分

  工作室制起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的作坊制,包豪斯倡导技术与艺术结合,提倡艺术家、企业家与技术人员的合作,主张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包豪斯强调:艺术是教不会的,不过工艺和手工技巧是能教会的。“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包豪斯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艺术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掌握各种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使教学成果直接以作品方式展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鉴包豪斯工作坊和现代企业、公司等的成功经验,结合现代艺术教育的特点,以工作室为基本框架构建相互关联、网络分布的3级教学实践平台。1级平台:学校总体协调控制、促进院校之间和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艺术创作研究所负责人的选拔任命等,国内外其他艺术院校为工作室提供交流合作环境及可借鉴的经验,学校可安排企业(公司)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进入艺术创作研究所,补充师资力量。2级平台:艺术院系的师生是工作室的主要力量,艺术创作研究所实现对外服务,同时为工作室的人才引进提供便利。3级平台:学生社团是开展各项科技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工作室由教师负责,以实际课题为教学内容,研究方向独立,同时注重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便于整合教学资源,统筹安排师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建设等,实现优势互补,增进专业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团队。工作室若学员充足,可划分为若干小组,开展教学活动。

  2、构建工作室制课程体系

  2.1工作室制项目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专业技术领域所需的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职业型、任务化的项目课程体系,主要由3个阶段和多个项目课程模块构成。第1阶段,基于岗位要求,在校内进行基础课程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第2阶段,基于工作过程,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围绕工作任务,以虚拟项目为载体,使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动态联系,进行职业素质、岗位技能知识学习与岗位技能训练。第3阶段,以真实项目为引导、典型作品为载体,在任务驱动下进行生产实训,教师以企业设计师身份参与管理和指导学生,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与实际生产过程,定期轮岗,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项目教学内容虽然分阶段,但在不同阶段或不同项目教学中,均通过不同的专业工作室教学,进行职业素质养成和能力培养,由合而分,由分而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2.2教学内容体现针对性

  课程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载体。在项目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主动适应市场对高素质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强化职业工作意识,根据工作岗位要求,重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发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项目课程,探索职业岗位能力形成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教学内容侧重培养技能型、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理论课程着重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并设置具有实践应用、模拟仿真、实战项目等开发性质的课程,将工作室的项目教学任务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对于实训课程,学生可根据行业与市场的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内容,进行分析、讲解、讨论、设计和制作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工作室的实践性,根据每个实际项目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将市场、产业的最新讯息融入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教学过程始终保持新鲜活力。

  2.3教学安排突出灵活性

  工作室教学大纲的制定应留有一定的空间和可塑性,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研究方向的要求可加以细化,但教学内容、授课时数应宽松,并按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时数。因为工作室制教学过程中会受到时间、环境、突发事件和临时计划等影响。允许突破学期、教学周、课程内容章节、课堂等,用项目、成果的完成程度量化学习内容和时间。教师可根据项目内容对应的专业知识点和完成时间,设计安排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折算出相应的学时与学分。可随时融入新兴的边缘学科或行业需求信息,跨专业方向进行学习与实践,拓展学生选修的自由度。

  3、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聘请行家、专家来校讲学,担任工作室指导教师,加强对校外指导教师的聘任与管理,理顺与校内教师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对现有教师进行选拔、重点培养,通过国内外考察进修,掌握艺术前沿技术和资讯;鼓励教师到企事业顶岗或挂职煅炼,丰富社会实践阅历。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教改和工作室项目,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鼓励工作室教师到社会上兼职,承接项目,整合社会教学资源,为工作室教学服务。加强同类院校的师资互动交流,优势互补,建设具有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建设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公共技能实训室是培养学生表现技法的平台,是训练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场所。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与工作室配套的公共技能实训室,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产品造型实训室、摄影实训室、艺术创作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同时,要配备专业资料室、陈列室和展厅等,为师生查阅资料提供方便,还可用于艺术作品展览、学术交流和工作汇报等;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做好校企联合开发实训中心,共同投资进行工作室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工作室要加强自身建设,整合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等现有资源,强化一体化工作室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环境。

  5、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

  工作室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外部条件,鼓励工作室进行特色教学。工作室面对市场开放,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课堂不再只是教室,从而延伸到图书馆、网络乃至市场需求,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缩小了学校与日新月异的社会之间的距离。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自由支配学习时间,不再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结论与事实,可通过主动探索,分析、归纳,满足个性发展所需。灵活、多样的教学安排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工作室教师要制定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自主决定教学形式和方法。学校减少指令性的课程,缩短学习课时数,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支配权,工作室专业课程的范围要不断向外延伸。在课堂上,针对课题或项目组织专题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术上各抒己见,教师不作裁判,只作引导和评价。通过讨论、评价,对热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式和方法,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体验法、案例分析法、方案讨论法、现场教学法、模拟仿真法和项目实战法等,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采取开放式、模块式和案例式教学手段。开放式教学将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模块式教学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划成若干模块,围绕专题进行教学,针对性强,实施效果好;案例式教学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再通过新案例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水平和操作能力。

  工作室以负责人为主,开展教学科研实践活动,采用开放式的工作形式,通过引进校内外设计实践项目,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将设计任务交给一个或多个工作室来完成。在方案设计阶段,负责人依据设计任务的特点、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对应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查找各种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讨论阶段遵循“头脑风暴”法,任何创意不会受到批评,所有灵感均记录以备参考,每个创意都可能启发别人,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的方案汇报,将学生的方案作为备选方案,围绕社会项目和校内项目不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不断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专业设计水平,积累经验,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接触实际项目。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使双方的专业技术能力都能得到提高。相对课堂教学方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具体、详致和明确的学习方向。通过工作室平台,师生之间的关系已转换为师徒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面对面零距离接触,有利于营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得师生之间能够顺利沟通交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通过示范性组织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尤其是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次序、有目的和系统地学习,即将基础内容和动态内容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工作室中的学生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更多时候作为设计师或公司员工参与设计制作生产过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了学生的效率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有效地杜绝了传统教学中缓慢的教学节奏和应付作业的现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使教师除了授课时以教师的身份出现外,还以虚拟企业设计师、设计公司的负责人和创意总监的身份介入学生的项目课程中,参与管理与指导学生学习,工作室教学成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声誉,进而成为学生选择工作室的参考依据,增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其业务能力、综合素质都将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由此将激发工作室之间的良性竞争。以任务为导向,训赛结合。训是在工作室项目任务驱动下进行的职业能力实践训练,赛是具有竞技性的真实项目训练或参与各种设计大赛,训赛结合是基于工作任务过程引进的真实项目或国家、省、市、学校举办的各种作品展和技能竞赛;依托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推进、小组合作的运行机制,在工作室导师的指导下,组成学生合作团队,积极开展各项参赛活动,能使学生充分展示才智,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实现以赛促学的目的。

  6、客观评价教学成果

  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学生提交的作业,收上来的作业经常会雷同,这些作业仅仅是成果,其灵感出处、构思草稿、材料来源、制作手法等环节,教师很难看到全过程,而这些过程恰是设计教学中非常注重的,教师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扩展其习以为常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因此,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不能仅停留在成果上,应以整个过程为主要依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设计思维的过程化和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化,教学课程项目来源于社会,对作品的评价将结合市场因素来进行,评价更加客观。

  7、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与管理

  7.1工作室的运行模式教师承接项目后,从学生中挑选成员,带领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和综合训练,进行专业知识传授、职业认知和就业指导等。对教学计划设置有项目开发性质的课程,教师将工作室项目内容贯穿于到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一言堂”到“群言堂”的教学形式,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对于与课程结合的模拟项目,由专兼职教师从企业筛选,建立设计任务训练库,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教学任务。

  7.2工作室的管理模式由工作室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对项目课程教学管理、绩效评估、奖惩等进行细化、完善和修订,为工作室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对工作室的工作目标进行年度考核和聘期综合考核,考核优秀的工作室给予一定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室责令其整改,直至撤销。

【构建工作室制课程体系】相关文章:

1.跨专业构建ERP课程体系的探讨

2.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构建论文

3.高校书法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4.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构建论文

5.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

6.岗位群的高职国贸专业链式课程体系构建

7.物流企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论文

8.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9.基于创新素养培育构建校本课程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