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0-10-05 09:25:37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兴趣所引起的。在不少人误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科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把教学功夫主要下在传授课本内容,加强训练习题,反复纠错总结上,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按部就班地解题,动手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强,更谈不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1、积极创造生动活泼、激情洋溢的教学活动环境,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紧紧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问抢答”、“小组对抗竞赛”、“动手、动脑、动心”等活动,通过创设情景,巧妙构思,以新颖、出乎意料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刺激学生,让学生在跌宕起伏的过程中激发求知欲望,提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一节时,我请同学们在作课前预习时,结合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设计制作两种不同的图案:一种是轴对称的一个图形、另一种是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课堂教学时,每个小组一边整理概念的要点,一边按照概念要点对小组成员的作品进行评比,选取出最佳“作品”,代表小组参加班级最佳作品的评选。由于有过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体验,同学们在讨论轴对称图形与两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这两种情况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时,拿着自己动手制作的两个图案进行比较,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一一找出它们的相同处和不同点。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理解上产生“共鸣”的机会多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上来了,课堂上的气氛更加热烈宽松,学生不仅有获取成功的快感,而且还会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又如,几何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充满神秘色彩的学科,一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对学习几何有畏惧情绪。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热情呢?我在组织第一节几何学的教学时,将同学们每两人组成一组,让他们围绕着下列问题:

  什么是几何学?

  几何学的发展情况。

  (3)世界历史上有哪些数学家在几何学研究上有过杰出的贡献?

  (4)谁是第一个把国外有关几何学的研究带到我国的?

  上网查找有关几何学的资料,并制成演讲稿,在全班演讲。开始我对他们能否达到我设计的教学要求有些担心,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很快过去了,第二节课开始了,同学们一组一组开始演讲。我坐在他们中间,听着一个个科学家动人的故事,看着一幕幕精彩的演示卡片,我和他们一起激动、一起喝彩,反而把评选最佳课件的事丢在了脑后。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合适的机会,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给他们一些能够感受成功的体验,对增进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我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有意留出空间,让同学们通过思考和讨论,对相关概念、新旧知识点进行连接和对比。一个个同学的表述和修正过程,也是他们对每个知识点重新认识的过程。通过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发现、问题的分析到解决,在把学习过的知识串连起来的过程中,各个知识点的异同点也清晰展示出来了,这本身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去进行尝试、猜想和归纳。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通过研究,解决了问题的过程。例如在讲解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时,我在黑板上写下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和正方形,让同学们思考后进行有条件的连接,课堂上讨论热烈,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讨论上,不断修改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和概括能力的时机,课堂效果特别好。

  3、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吸引学生努力完成课程学习的助跑器和润滑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能够使学生首先接受教师,进而乐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护,得到的是学生从心里产生出来的对教师的亲近、信任和感激,久而久之,尊师之情油然而生。

  二、要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相互发展的学习氛围,通过让学生来说、来听、来改、来评,最后获取正确的答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讲授新课《等腰三角形》时,我先设计了一个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网页,安装在学生的电脑学习机上。上课时,通过几何画板上图案的动画演示来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定理。同学们一边操作,一边归纳要点。当时设计等腰三角形顶角上的顶点在底边垂直平分线上作上下移动,观察顶角与底角的大小变化的演示时,没有考虑到将顶角与底角度数的变化动态显示出来。同学们操作时发觉顶角和底角的角度变化不够直观,有同学提出,几何画板上有角度大小显示的工具,设置一下就行了。“这个提议不错,我们大家试试看”我根据这位同学的提议,让大家动手加上这个设置。一试,效果非常好,顶角上的顶点一动,顶角和底角的度数变化马上显示出来了。我马上当众表扬了这位学生,他非常得意。又如,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这一节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运用几何画板的动画作用,先让同学们画一任意的三角形,然后画出其中的一条边的中线、高和这条边所对的角的角平分线。同学们很快发现一个任意三角形一般有三条中线、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接下来,我请同学们做一个实验,将B点沿BC方向移动,使AB=BC。这时,一个一般的三角形慢慢变成了等腰三角形,有同学发现,BC 边上的中线、高和它所对角的平分线也在移动,它们慢慢地靠近起来,变成一条线:“啊,这就是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