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论文

时间:2020-08-26 15:16:57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论文

  1 引言

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论文

  2008 年国家发改委《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 12 类紧缺人才之一,人才缺口高达 600 余万人。

  为满足用人需要,国内开展物流专业院校从 2008 年的 292个增长为 2012 年的 475 个。尽管物流专业一次就业率较高,但大量专业人才择业时转行,而物流企业工作人员却是大量非物流专业人士。另一方面,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和教育部卓越计划对物流工程专业"双能"和"双师"提出明确要求,即"企业走入课堂,学生进入企业".目前,国内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行业背景鲜明,例如武汉理工大学港口物流、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长安大学道路运输、上海海事大学海事航运、北京交通大学物资流通等,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紧密结合。但是,高校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体系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鸿沟,毕业生眼高手低。究其本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严重,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双能)。

  因此,在"工程专业认证"和"卓越计划"背景下,如何与企业协同发展,构建和谐"双师"环境,探索物流工程"双能"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物流工程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武汉理工大学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涉及课程体系设计、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和实验室建设,总路线如图 1 所示,取得了一些显着成绩。本文将结合本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工程认证和卓越计划,对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目的是探索物流工程专业"双师双能"要求下的课程体系改革,实现卓越能力达成;研究以实践为导向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和利益统一,形成"双师"教学体系健康发展的良性机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物流工程专业"双能"人才培养和专业持续发展,以及工程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推动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改革。

  2 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及其实施方法

  教育部分别于 2007 年和 2011 年开始实施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计划。2013 年 6 月,中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 21 个成员。在以上背景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面临国家教育工程专业认证和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双重认证要求。因此,我校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及其课程体系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美国 ABET 标准[1]、国家教育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教育部卓越计划标准和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指委标准。

  目前,一些教师结合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状[2 - 3],通过调研和分析,认识到课程体系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等问题的具体解答[4].所以,课程体系合理设计是关系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双师双能"物流工程卓越人才有效培养的基础条件,涉及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

  2. 1 物流工程国家专业认证下的"双师双能"课程体系设计

  以"国家专业教育认证"和"卓越计划"为抓手,分析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达成能力之间的关联,构建能力达成矩阵;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按照时间维度和养成维度,设计"双师双能"教学体系模式,为物流工程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课程体系支撑。此外,还要分析高校、企业合作的协同创新动机,以"资源共享、协同培养"为导向,通过项目实践导引,从社会用人需求角度,形成企业、高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课程目标的机制,动态修订课程体系,实现项目资源共享,构建和谐双师环境,为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2. 2 基于主体性和反思型的"阶梯渐进、同步实践"教学模式

  以"团队合作、思维创新"为目标,设计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结合"阶梯渐进、同步实践"教学理论,制定主体性教学目标,设计主体性教学内容及其策略,构建主体性教学评估考核程序,增加了现场模拟和团队协作机会,突出了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创新思考。此处,主体性教学注重的是学习、思考、过程、联想等要素,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而不是"学会如何去记忆",培养的是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情景演绎、工程实践"为目标,设计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反思型教学模式,在主体性教学下的课堂讲授、案例研究与练习基础上,结合"阶梯渐进、同步实践"教学理论,设计实践案例及其情景演绎,凝练课本显性知识,反思实践隐性知识,通过行动,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此处,反思型教学注重开放式、启发式教学等要素,通过与传统教学要素的结合,实现双师教学下的显性课本知识与隐性实践知识的联系,培养的是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我院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多门核心课程(物流工程、运筹学、计算机控制技术、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自动化系统设计及应用)进行了课改,十二五期间将建设 5 ~10 门省级或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培养 5 名校精品名师;此外,学院近 3 年已聘用了 30 多位企业兼职教师和 10 多位国外兼职教授,涉及物流装备、物流自动化、港口物流、物联网等多个领域,他们全程参与到了本科培养计划的修订,负责或参与了企业实训、毕业实习、生产实习、认知实习、课程设计、毕业答辩等实践教学环节,部分理论教学工作也由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以上部分成果《面向行业的物流工程专业综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验》也获得了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3 校企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双赢培养模式与实验室建设

  随着卓越计划和国家工程认证的开展,对高等学校卓越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达成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指标要求,例如:卓越计划要求毕业生达成"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国家工程专业认证要求毕业生达成"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要求毕业生达成"具备从事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设计、企业物流业务运作管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物流信息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系统运作管理等基本工作与实践能力".显然,这些能力的培养与达成,需要为学生提供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条件,这离不开校企协作办学。

  当前,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在于双方出发点不同,无法达成利益共享,即双赢。部分原因如下:企业重视盈利,不愿意花费太多精力培养人才,而是所得即所用;高校忽视企业盈利的需求,片面强调人才的实践,对企业生产造成干扰;双方缺乏合作办学的基础和平台,尤其是科研引导,无法将双方利益和人才需求有机融合;双方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导致企业基层技术人员抵触或应付;双方单位缺乏明确的协议,无法有效规范双方的权责,校企无法可持续合作发展。

  鉴于以上条件的约束,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探索了一条校企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步骤如下:①大力推进科研项目的开展,密切联系科研项目较多的企业,通过项目开展和人才输送,扩大校企的合作,增强双方认知;②在前期项目合作基础上,为企业在职人员进行人才培养,通过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摸清企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技术,梳理适合本科实践的内容和方向,为后续本科联合培养进行前期探索和调研;③双方洽谈,联合申报国家工程实践中心或共建产学研基地,签署具有权责分明的协议,保障双方权益,联合购置设备,满足双方研发与工程实践的需求,并共享资源;④以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为抓手,双方人员联合攻关与协同合作,并引入本科生参与,能力优异的,优先保障就业与签约;⑤定期互访,通过交流和座谈,了解存在的问题,例如: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手段、人员配置、考核机制等,促进校企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在以上过程中,双方成立专门的组织体系,例如我院与河南卫华、中铁科工联合成立的两个国家工程教育中心,就由企业与学校联合组成,设主任一名,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设副主任两名,由企业与学校各派一人担任;其他管理成员由企业人员与学校老师担任。培养阶段采用"3 +1"的模式,即在校内课程学习阶段为 3 年,在企业学习和实践 1 年。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工程技术特色,我院以物流工程技术的装卸设备和自动化为关键主线,制定了物流自动化方向和物流装备方向培养计划,即"1 +1"工程模式。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互相聘用双方人员,形成双师队伍,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每年均向河南卫华、中铁科工输送毕业生,满足了企业用人需求;也联合攻关了一批物流装备、物流自动化等方面的难题,研发了克令吊、抓斗挖泥船、新型减速器、轻量化起重机等一批产品,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真正达到了双方的共赢。此外,双方近 2 年累计投入近 600万,购置了相关设备,并建设了校内和校外实验室,通过设备共享,来满足研发、工程实验的需求。以上极大丰富了我校实验室建设。在以上基础条件下,2013 ~ 2015 年我校物流工程卓越专业班级分别在河南卫华、中铁科工进行了企业实训,开展了嵌入式系统开发训练、工业控制总线实验、远程监控系统实验、电气安装实作训练、大吨位设备电子系统集成训练、无线网络组网实验、工控组态软件训练、电气工艺设计训练、主流厂家控制器和传感器调试训练、直流电机伺服系统训练。

  4 结语

  在工程专业国家认证和教育部卓越计划背景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结合"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探索了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该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在物流学院和国家工程实践中心进行了试点,利用课堂教学、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物流工程卓越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研究的理论成果适用于物流管理与工程大类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创新,亦可推广到卓越工程师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后续研究将引入课程体系阻抗辨识方法,探究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的短板,满足培养模式持续改进和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毕家驹。 美国 ABET 的工程专业鉴定新进展[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5.

  [2] 李涛。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教育,2012,6.

  [3]韩晓燕,张彦通,王伟。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

  [4]李红梅,江志斌,郑益慧。 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

【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论文】相关文章:

1.面向卓越工程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2.物流企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论文

3.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

4.浅谈材料热处理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论文

5.双创教育与高校体育舞蹈论文

6.土木工程培养模式论文

7.电气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论文

8.职教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