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09 11:19:36 建筑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精选21篇)

  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不少相关行业的发展,相关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智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精选21篇)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

  【摘 要】智能建筑的发展,是标志现代建筑产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结合实际,简述智能建筑的概念及目标,分析智能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应策略,对智能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自己的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入智能建筑理念,它是指根据用户所的需求,对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四个基本方面进行最优化组合,进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目前,它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周期,但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将日益多元、综合化,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一、智能建筑的目标

  1、建筑功能自动化运作

  建筑物的运作包含了水、电力、空调、通讯等多种功能系统。它们每一个又有着各自的特色,比如水,它又可以分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生产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对于建筑物来说,要对这些实现自动控制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说,智能的概念是代替人来做出最适合的方案并完成其功能。

  2、建筑物的节能运作

  降低建筑物设备的能耗是智能建筑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提高可靠性,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自动化通信

  利用各种传递手段,如电信网络、卫星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络等为建筑物提供现代化信息传输的设施,是现在信息时代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自动化安全保卫

  利用摄像、各种感触探测器等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通过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

  二、智能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未达到智能建筑的发展

  “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的攻关课题在“七五”期间就被确定下来,但是相关的产品研究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是只依靠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上。没有先进、成熟的理论研究作为指导策略,在实践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的问题,而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

  2、缺少国产化系统集成产品

  在国内智能建筑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旧是国外的几家公司,比如江森自控、朗讯科技等。我国自己还没有一款成熟的系统集成产品,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产品,就没有一定的主动权,很难做出适合本国智能建筑的规划。

  3、缺少专业的智能建筑人才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高科技技术的产物,涉及到计算机、通信、机电设备、安防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人才,但是目前国内这样的人才相当缺乏,在今后的发展中,供需缺口较大。

  三、重视智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1、重视智能建筑的宣传工作

  智能建筑存在虽然有了一定的时间,但很多开发商和消费者对这方面的认识还是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加大对其宣传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智能建筑的认识度,推进其健康发展。

  2、提高集成设计能力,培养智能化系统集成商

  改变集成设计弱的现状,需要市场对系统集成公司进行一定的引导,鼓励科研院所把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采取国外相结合的集成思路,通过消化改变,充分发挥国产计算机系统的优势,提高元器件国产率和质量,形成规模化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商。

  3、培养合格专业的技术人才

  智能建筑是一个新兴产业,针对专业人才缺少的现状,施工单位应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组建一个专业的施工团队,推动智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四、智能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

  1、智能建筑技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建筑相关的IT技术,如电子、自动化、通信、计算机等,新的材料、设备等都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技术要发展,离不开人才,在智能建筑技术刚进入国内时,相关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经过后面几年的发展,智能建筑的技术及相关技术人员数量日益增加,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有关于智能建筑课程,有的甚至开设了一个独立的专业,培养出不用层次的专业人才,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才保障。智能建筑有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并有着可预见性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注入,为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流。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SIEMENS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收购Landis公司,最终凭着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很高市场占有率的技术与产品进入了到智能建筑行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国际著名的技术与产品供应商之一。

  2、智能建筑及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

  第一座“智能大厦”的诞生成就了如今的智能建筑。早期的“智能大厦”就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突显出来的重要性,使得智能建筑范围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充实。在住宅建筑中,大量应用建筑智能化技术,智能、信息、数字化功能的住宅不断涌现打破了“智能建筑”原有定义,成为“智能建筑”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成为人类社会住宅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住宅建设具备着“智能建筑”特点。从自身角度来讲,它们有着独具特色的综合“信息系统”,但从整个城市来讲,它们就是一个个功能齐全的“信息孤岛”。如何更大地发挥信息孤岛的功能和作用,有机的联系起来促进整个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数字化城市”的概念由此而生。换句话说,“数字化城市”就是“智能建筑”的一种扩展,我们可以设想下,如果再将学校、超市、购物中心、社区、医院、银行、娱乐场所等所有智能建筑,通过信息网络连接形成“数字化城市”信息平台之上的“智能建筑”,那么和现代的“智能建筑”将有多大的不同,智能建筑的这些可以预见性前景,代表着极广阔的发展领域。

  3、智能建筑及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不少相关行业的发展,相关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已是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智能建筑的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设备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制冷机组、电梯、变配电、照明等系统与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为智能建筑功能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相关行业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参考文献

  [1]杜道好.浅析智能建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4).

  [2]马健,杨海舰.智能建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2).

  [3]明兴.论高度集成化是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J].科技信,2009(19).

  [4]武运平.简析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城乡建设,2012(09).

  [5]温雯.智能建筑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J].煤炭技术,2011,(02).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从传统的“温饱型”过渡到现在的美观性,即建筑物应该在保证居住安全、舒适的情况下,提高审美价值。将科学技术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创造出很多优秀建筑作品。例如,迪拜的帆船酒店和台北101等建筑,这些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优秀建筑作品,推动了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优化。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能源问题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为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筑设计也进一步进行了优化,绿色建筑和智能化建筑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它们的出现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它具有先进的、符合社会长远发展的设计观念。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业的进步和改革,为人们生活环境和品质的改变带来了很大的动力。所以,绿色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的出现,对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建筑形态艺术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对建筑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建筑物在设计过程对建筑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形象指的是建筑物的客观形象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建筑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形态对人的感染力也是不同的。不同特性的建筑对建筑形式的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学校等办公类的建筑呈现的应该是比较庄严的形象,这类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采用图形对称的方式,给人一种严肃和端庄的感觉:游乐场所之类的建筑应该呈现出舒适、轻松的感觉,所以建筑设计上没有必要采用图形对称的方式。建筑物自身具备一定的韵律,正是这些韵律造就建筑物呈现不同的形态美,一个建筑物的艺术效果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这些韵律关系形成的协调性和简洁。不同建筑之间的韵律能够赋予整个城市的音乐美,为整个城市注入活力,使整个城市都具有较强的艺术形态,提高城市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都得到完善和优化,为了使建筑空间更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征,现代建筑师突破了传统,改变了建筑形式,将绘画的艺术美充分融合在现代建筑中,现代建筑的艺术也开始走向抽象的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结构都实现了优化,建筑的审美价值进一步提高。

  2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实现绿色建筑必须从材料和设计两方面进行考虑,建筑过程中必须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施工中避免建筑材料的浪费。环保型建筑材料应该是耐久性好、不散发或很少有害物质,现代建筑工程中环保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建筑物外表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另一方面,环保型建筑材料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节约能源,有一些材料的生命周期很长,所以只要质量没有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就可以继续使用下去,在建筑工程中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走绿色建筑道路。绿色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建筑设计师都在优化自己的设计方法,保证建筑空间物尽其用,避免建筑空间的浪费。例如,香港一个建筑设计师就在一个30平米的建筑空间中实现了绿色建筑形式,他主要采用的是折叠的方式,房间内所有的空间和家具都是折叠起来的,他可以将墙拉下来当作床,30平米的空间在进行设计之后,实现了对建筑空间利用最大化的目标,这个30平米的建筑空间里有大客厅、大书房、十几个卧室、大型厨房等,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建筑设计师已经将绿色建筑的概念纳入在自己的设计中,绿色建筑发展的前景很好。另一方面,节能设计应该和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在绿色设计中,应该最大限度的使用被动式能源系统,建筑物不要朝向主风向,尽量减少建筑的负荷,在建筑物中要保证南北通透,两面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使用,减少空气中氟利昂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这也是未来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

  3智能化建筑

  建筑智能化也是未来建筑趋势的重要方向,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情况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掘,使绿色建筑能够和智能化建筑有效结合起来。建筑智能化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较大程度的便捷,能够充分满足人满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实现建筑智能化,就必须依据科学技术不断对建筑材料进行研究,提高建筑材料的性能,使建筑材料能够满足建筑智能化的要求,为建筑智能化提供充分的保障。现在已经有一些建筑材料实现了智能化,比如会呼吸的墙体,主要就是说这种建筑材料具有像人一样的呼吸功能,这种墙体可以自行对居住空间释放和吸收水汽、热量,将室内设定在一个合适的生活标准中,为居住者带来舒适、健康的居住感受。智能化建筑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建筑智能化也会慢慢出现并得到推广,推动人类建筑史的发展和进步。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使用功能上,实现建筑艺术化、绿色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师们设计的主流思想。社会的各种因素也引领者建筑走向艺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未来建筑将会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也能够得到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3

  摘要: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节能绿色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建筑行业,消耗巨大的资源与能源,因绿色节能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与推广价值。绿色节能新材料不仅可以起到基本的装饰作用,应用的成本比较低,材料可降解,符合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节能环保材料可以促进社会的长久发展。以下就对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各种建筑绿色节能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优点较多,不仅可以良好的装饰建筑,应用的寿命比较长,这种新材料一般都是可降解的,并且花费的成本较低,使用后还可以在此回收利用,符合节能环保的生态要求,可以促进建筑行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节能新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极大的降低了建筑消耗的资源与能源,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效率,促进了绿色节能建筑的健康发展。以下就在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基础上,对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与研究。

  1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主要种类分析

  1.1绿色可回收的节能新材料

  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之一就是可回收材料,可回收的节能新材料是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以往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选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材料,回收性质比较差,并且钢筋混凝土材料构成的建筑,在拆除时会造成很多的垃圾,这些建筑垃圾不容易处理,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研发出了那个代替传统建筑材料的额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并且一些还具有可回收性质,比如木质材料、玻璃材质、以及小型的钢材质等,这些建筑材料在拆除后可以会后利用,并且材料都有对应的安装技术。可回收的建筑材料符合节能环保的生态要求。

  1.2绿色植物研制的节能新材料

  人们现今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强烈,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一般都坚持节能环保的理念。而绿色植物研发的节能新材料就具有较高的节能环保效果。比如由大豆植物中的蛋白纤维研发出的纤维节能新材料,具有较高的柔韧效果,使用期限较长。

  1.碳素纤维节能建筑新材料

  所谓碳素纤维的节能新材料,实际上就是基体树脂与碳纤维组合材料,通过这两种物质的合成,可以使其具备较好的力学性能,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不仅可以耐腐蚀、高温,还不易膨胀,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碳素纤维作为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可具有自动清洁效果,符合建筑的节能与环保理念。

  1.4抑菌节能建筑新材料

  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抑菌性质的材料。通常建筑材料应用在工程施工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滋生较多的细菌,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生活。而新型的绿色抑菌建筑材料里面含有抑菌成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滋生,具有较高的环保与安全效果。未来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抑菌材料。

  2绿色节能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1绿色节能新材料在屋顶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在屋面施工的时候,一般防水层以及屋面板中间采用的保温材料大多都是吸水性低、容重低、导热系数小,这样才能够满足屋面施工的保温效果。这种保温面层的铺设可以选用范围较广的材料,比如混凝土板(轻骨料)、聚苯乙烯保温板等。在屋顶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顶部材料选用的都是比较松散的材料,比如膨胀状的珍珠岩、玻璃棉等,现场屋面浇筑的材料主要为泡沫塑料或者泡沫混凝土等,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下面,可以切到防护作用,也方便日后的维护与检修。

  2.2绿色节能新材料在建筑墙体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一般建筑墙体施工采用的传统围护结构大多选用的都是无机材料构成的物质,例如水泥砂浆、砖石砌体以及混凝土等。现在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墙体施工为了达到节能保温的功能效果,开始使用绿色节能保温的有机新材料,比如聚苯乙烯构成的泡沫板、模塑等,新型的绿色建筑保温节能新材料具有较高的保温效果,因此多用于建筑的墙体结构中,通过有机新材料与无机材料的应用,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复合性墙体结构。该种新材料应用在保温墙体中,施工的具体工艺除了要求基本墙体的承重与隔音效果外,还要具备保温隔热的效果。现今最新研制出来的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是蜂窝阻燃,该种材料通过煤渣废料与水稻秸秆的混合生产,再加上水泥与粘合剂拌制而成,这种复合墙体采用的节能新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废弃物的污染排放,还具备清洁效果,能量消耗较少,自重轻,使用时不需要较多的水泥钢筋,因此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作用。

  2.3绿色节能新材料在门窗中的施工应用

  建筑物的门窗结构承担着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气体流通与能量交换的作用,因此门窗的节能效果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节能效果。在设计门窗结构时,除了采用具有较高热性能的玻璃材料保证门窗的密封性外,还要重视门窗与玻璃连接处的密封程度,从而提高门窗的节能效果。保证门窗缝隙处的密封程度,才能够降低空气的流通。门窗的节能施工要从材料训责、施工设计等方面着手考虑,无论采取何种施工工艺,都要保证门窗边缘的密封程度,此外还要根据门窗选用的实际材料,来选择合适的密封方法,确保门窗的气密性良好。门窗在安装时要选择一些隔热材料,例如塑料与橡胶等,将其从门窗中断桥出来,避免在安装门窗构件时受到损坏。填封门窗缝隙时要选用聚苯乙烯或者聚酯类的材料,保证门窗的严密性。

  2.4绿色节能新材料在其他施工方面的应用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钢筋等,一般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要重视混凝土的刚度与强度,还要注重钢筋使用的耐久性,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施工年限,达到节能与环保的目标。因此在建设绿色节能建筑时,要选用性质较好的混凝土材料,从而提高建筑的使用期限与耐久性。对建筑施工的钢结构来说,具有成本低、自重轻、强度高的特点,此外,钢结构在拆除后还可以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因此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建筑行业是高耗能行业,因此研发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意义。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就是可回收利用、抑菌、绿色、节能、环保。将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今我国社会科技与经济实力都在进步,而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可以绿色呼吸的建筑更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通过节能新材料以及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达到建筑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外层的薄膜具备降温、环保以及节能的功能作用。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可以带来建筑清新自然的感觉,比如大豆纤维研制的绿色植物纤维,具有发电效果,使用的期限比较长。我国建筑行业针对节能环保目标展开了新材料的研发,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特别是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在墙体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而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朝着太阳能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可回收利用建筑材料、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无害无污染的建筑材料、绿色植物研制的建筑材料。此外随着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各种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也会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因此未来的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将进一步的满足节能、绿色、环保、创新、安全、清洁的要求,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4结束语

  总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就是采用绿色建筑节能的新材料,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满足当下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要充分掌握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类型,了解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发展方向,从而扩大材料的使用范围,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宇英.浅析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J].城市建筑,2015(7):22-26.

  [2]侯建秋.浅析绿色建筑在未来城市建筑中的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4

  1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建筑主体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其建筑主体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其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也降低了建筑主体的舒适度。因此,不断提高建筑主体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加大新的施工工艺的应用力度,从而将建筑工程的风险降到最低,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节约相关的建筑成本。

  2建筑主体新工艺的发展概况

  随着国内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果,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也得以有效提升。现代社会中,新工艺往往包含着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特殊要求其他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工艺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是飞速发展时代的要求,也是一种硬性要求,能够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可以毫不犹豫的说,科技的进步明显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新工艺的诞生则有效实现了技术体系的改善,现代社会中,只有充分保证建筑主体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才能实现建筑施工的自我提升。现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新工艺,不仅可以明显建筑施工效率,还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这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义所在,对于建筑施工而言,也不例外。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建筑工程的使用情况对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更需要新工艺来和新技术不断进行的补充。当前,在我国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体系中,新工艺技术主要包含:基坑支护技术、大型构件安装技术以及新型墙体等方面。除此之后,新工艺还包含一系列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然而无论新工艺的内容是什么,其目的只有一个,便是有效提升我国现代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

  3新工艺在建筑主体施工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中,新工艺在建筑主体施工中的应用能够使施工更加安全,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加速了施工单位的工程建设,同时也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建筑主体在建设中的施工质量。在现代的建筑行业施工建设时,新工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主体施工当中,并且,对建筑主体施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4结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新技术的应用对人类以及社会有十分的作用。应用好新技术不仅会对建筑主体的施工有好的作用,也会对生产发展有好的影响。应用新工艺,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从而也促进了我国建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红英.建筑主体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5(24):89~90.

  [2]周利.解析建筑主体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09):78~79.

  [3]王彦华,李吉.新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及质量问题探析[J].价值工程,2010(21):112~113.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5

  一、绿色建筑概述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简单地说就是一要通风换气;二要搞绿化;三要尽量用绿色资源和可循环再生资源。绿色建筑也可称作生态可持续性建筑,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期满足人类健康地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需要。绿色建筑不仅与减少能源消耗有关,同时还涉及减少淡水消耗、降低材料及资源使用、减少废物、提高空气及灯光质素、处理及保留雨水用以补充地下水、恢复自然环境、减少依赖汽车等等的同类问题。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绿色建筑视建筑活动为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建筑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绿色建筑的发展更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建筑环境营造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为社会稳定提供基础。从事建筑活动的人必须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绿色建筑以生态的观点,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互动发展。建筑活动必须了解和尊重当地的特定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特定的气候特点,特定的人文环境,尽量减少对现有生态和人文环境的破坏。

  绿色建筑鼓励新产品、新技术在建筑各环节的发展和应用,同时更强调采用“简单适合”的技术来满足建筑发展的需要。

  绿色建筑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资源消耗,建筑使用过程中尽可能不产生废料及污染物。最大限度采用可循环、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

  二、城市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在法律法规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颁布的《建筑法》、《节约能源法》是国家法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建筑法》对建筑节能为“支持”、“鼓励”和“提倡”,缺少强制性,对绿色建筑根本就没有提及,没有具体条款来约束。《节约能源法》关于建筑节能的两条规定是近几年来全国得以起步实施建筑节能的根本依据,但这一规定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而且《节约能源法》的罚则部分并未规定这两条的法律责任。

  (二)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目前城市绿色建筑的地方性配套法规的制定是相对滞后的,且多数法规只有强制性的法规要求,没有激励性的经济政策。由于建筑节能的效益首先体现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作为强制性的法规要求本身,国家应该有成套经济激励政策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激励,才可能促使开发者主动实现更高的要求。

  (三)规章及标准缺乏操作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市场的结合度实际成为衡量规章、标准可操作性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标准之所以在这方面仍然有所欠缺,一方面在于我们刚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并不长,缺乏相关的经验;另一方面在于我们的标准制定过程,仍然是一个政府主导的、科研院所专家为主体的过程,缺乏多层次专家的引入。而缺少建筑师的参与就无法提高标准的实用性,没有开发商的意见,市场的要求就很难得到准确把握,消费者、产品供应商等声音缺失同样会成为标准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的重要原因。

  (四)绿色建筑相关信息不对称。目前城市建筑中,缺乏绿色建筑的意识。不仅缺少绿色建筑重要性、相关性知识的宣传普及与系统教育,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全社会绿色建筑意识淡薄,缺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对绿色建筑这种供应方与需求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市场,没有建立有效的手段进行引导、培育和规范。

  三、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

  (一)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1、绿色建筑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绿色建筑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同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建筑行业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改善建筑的质量,同时要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废物,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2、绿色建筑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整个生命支持系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化;保护自然资源,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绿色建筑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也符合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绿色建筑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人的现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展。城市绿色建筑一方面要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提高建筑物的可居住性和安全性,创造社区连通性是建筑项目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必须关注的重点。

  (二)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1、做好宣传,倡导绿色理念。推广绿色建筑首先要倡导绿色理念,向全社会普及绿色建筑的标准概念,提高公众的环保节能意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政府会加大推广的力度,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产品也有动力。

  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发展绿色建筑需要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研究确定发展绿色建筑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制定国家推进实施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制定有机利用市场机制和国家特殊的财政鼓励政策相结合的推广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价格、收费、土地等经济手段,逐步构建推进绿色建筑的产业结构。

  3、加大科技投入。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其探索与研究的道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它的实现必须有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和可靠的技术支持。建立和完善促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发展规划和标准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纳入标准规范。从长期看,科技投入并不是增加造价,而是带给社会进步。

  4、建立激励机制。政府应该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让开发商、消费者都得到相应的实惠。通过政府立法,调整税收,加强绿色住宅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同时政府可以从公共事业项目建设着手,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并且以此为契机,促进生态人本主义在建筑领域的觉醒,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主流,并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宋德萱.建筑环境控制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2]周浩明,张晓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组,为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6

  1 概述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生产成本较低,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缩短了施工工期; 产品质量更好地得到保障,流程化生产使生产过程更容易得到控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大幅度降低了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各种材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使得产生的废料、废水等得到更加有效地控制,一部分结构构件甚至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2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自身存在的问题

  2. 1 技术支撑力有待提升

  目前很多从事装配式建筑的企业在专业性极强的关键技术岗位有断层或存在衔接不上的危机,导致不能满足扩大产能的需求,更不能满足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 1) 从初期设计上讲,新型的预制构件大多需要进行深化设计,而现有的设计院通常不考虑深化设计,或者没有能力做深化设计,而传统的预制构件厂普遍不具备预制构件深化设计能力,缺乏成熟稳定的模块化构件。

  ( 2) 生产过程中的装备资源有待改进,目前尚没有非常成熟的系列化通用模块,在摸索和试验阶段; 模具和配件有待改进,制造模具的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配套情况不一,难以生产高质量的磨具和配件,生产精度和生产效率低下。

  ( 3) 缺乏标准化通用化的预制构件,构件品种规格单一、建筑与结构功能脱节,通用性和互换性不强,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化供应的产品生产体系尚未形成。

  ( 4) 配套产品供应不足,未形成完整产业链。生产、运输、安放预制制构件需要很多配套材料,如吊装配件、预埋件、钢筋套筒、保温连接件、灌浆料、密封胶等。

  2. 2 市场化、商业化发展的条件不成熟

  ( 1) 不成熟的市场机制暂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目前在整个运行机制上讲,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项目管理监督单位、构件生产企业处于条块分割状态,责任界面不清晰。

  ( 2) 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动力受阻。装配整体式住宅市场规模发展不足,项目处于零星运作状态,致使单位产品成本较高,使市场无法拓展,先进企业没有合理的利润。

  ( 3) 商业模式还不稳定,产业升级存在困难。一些有一定规模的相关企业虽也准备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上加大投入,但缺乏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工程支持。

  ( 4) 产业链协调不够,产业链上下步调不一致。预制构件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融合度较低,存在严重的产业链脱节现象。

  2. 3 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装配整体式建筑对设计、生产、安装一体化要求高,这对相关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熟悉设计、施工等环节的工作,适应施工总承包体质下的项目管理模式,才能及时、准确地满足市场要求。

  监理、监督措施未成体系、落实度不高。装配式采用预制构件,要求监理单位采取的驻厂监造、巡回监控的方式,监理的一部分业务从施工现场转到工厂,增加了任务,而目前无相应的技术及经费保障,都很难落实,总体监督检查困难,短时期内监督人员很难适应。

  3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3. 1 市场方向的正确引导 - 政府建设

  ( 1) 传统的市场观念会促使很多使用者认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引导,使公众在内心能够接受这样的新型住宅。

  ( 2) 标准化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以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作为全行业的通用标准,不具备广泛普及性,应该由政府引导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标准。

  ( 3) 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角度出发,应该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保障和财税优惠。

  3. 2 预制构件生产优势 - 施工生产

  ( 1) 缩短工期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在预制外墙板时就预留了墙面安装外窗用时要用的木砖,当主体结构封顶后便可以立即实现外围封闭; 在预制外墙和预制飘窗时候就同时预制完成了保温层及装饰层; 且预留了很多后期使用的孔洞,减少了装饰工程施工中的开洞、安装埋件、墙体开槽等。

  ( 2) 降低工程造价

  由于预制构件都是由生产厂家集中预制,再运到项目工程现场,所以不管是预制件的生产还是施工工地现场的安装都是流水式可复制的劳动过程,工人很容易施工,熟练程度高,从而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

  ( 3) 工程质量提高

  由于集中预制,统一生产装配、精度更高。预制的结构件中对混凝土配合比、砂石料冲洗、砂石料的配和比、钢筋数量因素都能更好的控制。单个结构构件的模板、钢筋及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艺都比传统施工技术的现场浇筑施工方便,所以可使单个构件的质量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工程质量的目的。

  3. 3 项目管理一体化 - 工程管理监督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使得整个施工生产变成了一种相对的管理要求较高的生产模式,对设计、生产、施工提出了一体化要求,同时对工程管理、监督也提出了一体化的要求。这就对工程管理监督单位的能力有了更高的挑战。

  对于整个生产过程而言,要求管理监督部门对规划设计阶段、构件生产制造阶段、营造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都有完备的管理体系、相应生产阶段的管理方案以及在过程中相对统一的控制规范和标准。

  3. 4 项目核心技术的升级 - 科研创新

  建立新型装配式建筑生产管理一体化体系,必须以核心技术的升级 -科研创新为依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根据多层民用建筑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和装配施工的工艺要求,按照力学分析原理正确合理地划分结构构件的组合形式,通过力学计算提出系统的设计模型;

  ( 2) 根据当今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出新型连接结点的形式和具体构造,注重新材料的研究;

  ( 3) 与建筑设备、装修等专业配合,研究总体纳入该工业化体系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难点;

  ( 4) 研究建立工业化生产的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等。

  4 结语

  我国对建筑工业化及新型预制装配式结构尚处在起步阶段,对它的研究还不是很系统和充分,以下几方面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1) 从标准、设计源头解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标准化及模数化问题,这是工业化生产的必然条件,这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及高校研究单位从产业化的战略布局方面,去制定标准推行专业化、工业化生产。

  (2) 尽快编制和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及检测标准,确定配套的设计方法、制作工艺、施工指南及验收标准,以促进技术成熟及推广。

  ( 3) 有关高校、企业应相互合作,共同开发相关技术,做到资源共享,尽快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提高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品质的同时,研发装饰、保温一体化的制作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技术应在保证结构安全性、整体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连接构造,降低施工中不确定性,做到标准统一,可互换互用。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7

  一、世界其他国家在节能建筑方面的作为

  美国一家大学曾设计建造了一种四居室的生态房。它的热能来源于人工散热、阳光及使用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用电依靠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用水是从屋檐流下来经过处理的雨水;粪便和污水则流入一个堆肥坑里,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美国一家建筑公司用回收的垃圾建筑房屋,墙壁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造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

  日本1997年建成了一栋实验型“健康住宅”。除了整个住宅尽可能选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外,墙体还被设计成双重结构,每个房间建有通风口,整个房屋系统的空气采用全热交换器和除湿机进行循环。全热交换器能够有效地回收热量并加以再次利用,其过滤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气中细小的尘埃,从而能够抑制霉菌等过敏生物繁殖。这种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源,节约了能源。

  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斯建造了一座能跟踪阳光的太阳房屋。房屋被安装在一个圆盘底座上,由一个小型太阳能电动机带动一组齿轮。房屋底座在环形轨道上以每分钟转动3cm的速度随太阳旋转。当太阳落山以后,该房屋便反向转动,回到起点位置。它跟踪太阳所消耗的电力仅为房屋太阳能发电功率的1%,而所吸收的太阳能则相当于一般不能转动的太阳能房屋的2倍。

  二、中国建筑能耗基本情况和几本问题

  我国正处于房屋建筑的高峰时期,建筑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可谓前所未有。20xx年,我国城乡建筑竣工面积达20.3亿平方米(其中城镇12.7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但令人忧虑的是,在新竣工的建筑中,节能建筑面积不到1亿平方米,尚不足竣工建筑的5%。至今,在我国城乡既有建筑约400亿平方米中(其中城市约140亿平方米),只有3.2亿平方米房屋是节能建筑,不到全国既有建筑的1%。

  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但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目前却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钢材消耗高出10%至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此外,在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1/3的情况下,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

  我国的建筑能耗量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能源,尤其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耗能。据统计,1994年全国仅住宅建筑能耗在基本上不供热水的情况下为1.54×108t标准煤,占当年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12.27×109t标准煤的12.6%。目前每年城镇建筑仅采暖一项需要耗能1.3×108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5%左右,占采暖区全社会能源消费的20%以上,在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高达当地社会能源消费的50%左右。与此同时,由于建筑供暖燃用大量煤炭等矿物能源,使周围的自然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我国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能源浪费又十分严重。如我国的建筑采暖耗热量:外墙大体上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4~5倍,屋顶为2.5~5.5倍,外窗为1.5~2.2倍;门窗透气性为3~6倍;总耗能是3~4倍。

  三、我国学要发展的重点领域

  1.优化建筑设计

  建筑造型及围护结构形式对建筑物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直接的影响包括建筑物与外环境的换热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等。而这三方面涉及的内容将构成70%以上的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能耗。不同的建筑设计形式会造成能耗的巨大差别。然而,建筑物是个复杂系统,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很难简单地确定建筑设计的优劣。例如,加大外窗面积可改善自然采光,在冬季还可获得太阳能量,但冬季的夜间会增大热量消耗,同时夏季由于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使空调能耗增加。这就需要利用动态热模拟技术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详细的模拟测试和比较。

  2.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和部品

  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部件,以更好地满足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求,甚至可根据变化了外界条件随时改变其物理性能,达到维持室内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这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基础技术和产品。主要涉及的产品有:外墙保温和隔热、屋顶保温和隔热、热物理性能优异的外窗和玻璃幕墙、智能外遮阳装置以及基于相变材料的蓄热型围护结构和基于高分子吸湿材料的调湿型饰面材料。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自主研发和从国外吸收消化的外墙、屋顶保温隔热技术被慢慢的采用。尤其外墙外保温可通风装饰板、通风型屋顶产品、通风遮阳窗帘的使用,都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3.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多种形式。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世界能源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既是一次性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非常洁净的能源。应提倡在建筑中广泛应用。

  4.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包括:通风装置与排风热回收装置与各种泵技术。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强管理,那么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有望发展成为能源节约大国!

  参考文献:

  [1]龙惟定.国内建筑合理用能的现状及展望.能源工程,2001,(02)1-6.

  [2]龙惟定.我国的能源形势和建筑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05).

  [3]白胜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N].中国建设报(中国建材),2003,(108).

  [4]贾怀东.开发节能住宅是企业进化的标志.城市开发,2007,(22).

  [5]刘素萍.建筑节能与围护结构[J].工业建筑,2001,(7):6-7.

  [6]朱伟.房屋建筑节能技术的几点措施[J].甘肃科技,2002,(2):37.

  [7]刘加平.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的利用[J].能源工程,2001,(2):12-15.

  [8]张博.对住宅节能措施的若干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3).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8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的破坏,而当今对住房的大量需求亦对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环境的恶化、能源的竭泽,无不警示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建筑领域更是如此。绿色建筑的兴起和发展,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曙光。绿色建筑利用生态原理为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居住环境,使自然、居所和环境相协调,从而减少投资、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而事实说明,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激励机制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随着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的召开,推广绿色建筑、树立绿色理念、建立生态家园的话题引起人们热议。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即"四节")、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①绿色建筑主要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都仔细考虑了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同时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绿色建筑作为建设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快速的发展起来。

  (二)绿色建筑的提出绿色建筑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组织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世界自然环境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的,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重视地球资源耗竭。此后,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建筑研究逐渐成为国际间关注的建筑议题。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居住环境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建筑必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不可避免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例如土地资源的占用、能源资源的消耗、森林的砍伐;同时在建筑的过程中伴随着其它环境污染,例如噪声、粉尘、辐射等。绿色建筑正是在解决上述的这些环境问题,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对居所内部和外部环境双重要求的情况下产生的。绿色建筑又可称作生态可持续性建筑,就是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可以长时期满足人类健康地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需要。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一建筑一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是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低环境负荷情况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②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障碍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国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存量,现有建筑面积达到440多亿平方米。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对绿色建筑认识不足

  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建筑认识不足,大多数人都未能理解绿色建筑的意义,从而影响人们对绿色建筑深层含义的理解及建造绿色建筑的主动性。要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首先要转变全社会的观念。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

  我国对能源的管理倾向于工业和交通的节能,而对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少之又少,以至于影响人们增加投资去接受绿色建筑的热情。实施合理的经济激励政策,可以更高效率地推广绿色建筑。

  (三)政策法规不健全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许多政策法规不健全,而且没有针对绿色建筑的强制政策,完全依靠市场调节,这使得绿色建筑市场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仅能靠政府鼓励、建筑商自律,这样势必影响到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因此,绿色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四)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无论是对对居室内部环境的舒适性还是对外部环境的优美性都作出严格的要求,而对人们要求的满足,则需要技术的支持。但现在我国科技对建筑业的支持显然达不到要求,从而制约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三、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

  (一)加强绿色建筑宣传力度绿色建筑的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提高绿色意识,树立绿色观念。在目前条件下,我们要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绿色建筑重要性的认识,使全社会尽快接纳绿色建筑、追求绿色建筑。

  (二)建立绿色建筑的有效激励机制绿色建筑激励机制的缺失使得绿色建筑失去调控手段,所以要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确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绿色建筑的生产者首先追求的是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但这就不能兼顾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要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使建筑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即将外部成本和其带来的外部受益转变为生产者的内部成本和收益。③实现这种转变的措施有:1.补贴政策政府可以建立绿色建筑专项资金,一方面对绿色建筑的生产者进行补贴,另一方面对绿色建筑的消费者也进行补贴(这种补贴其实是对绿色建筑产品的生产者进行间接的补贴)。通过这种补贴方式,不仅可以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扩大生产范围;同时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市场需求,两相结合更有效地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2.税收政策

  绿色建筑的税收政策是指政府对绿色建筑的生产者给予税收优惠,减免相关税费,同时对绿色建筑的消费者减免相关物业税;反之,则对非绿色建筑的生产者实行高标准、高强度的税收,对非绿色建筑的消费者提高相关物业税的征收比例。通过这种税收政策鼓励社会接受绿色建筑,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三)完善绿色建筑政策法规

  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进行引导和支持,各地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绿色建筑法规建设,必须抓紧研究绿色建筑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税收、市场准入、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尽快提出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见。制定绿色建筑的认证、评估等体系,形成一套内容配套、体系完整的绿色建筑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四)加大科技投入

  我国建筑企业要在未来的国内外绿色建筑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自已的核心能力。但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总体上科技含量不高,信息化水平低,施工企业大多是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无论是技术装备还是管理水平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建筑企业要注重完善科技装备投人机制,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并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鼓励技术创新,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进程,提高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产品、软件以及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装备能力。绿色建筑的发展还应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各地情况,并以适宜技术为主,因地制宜地推进各种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发展和有机集成。大力推广各类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绿化和提高建筑物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发达国家在绿色建筑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大量的成果,并且在实践中也已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系统地引进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①李华志,苗嘉勇.国内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改革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09.

  ②祖奇根,王世明.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对策.科技创业月刊.2008.

  ③周艳焱,张星.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基建优化.2007.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9

  摘要:城市近郊居住区无疑将成为将来大中型城市最为主要的居住建筑形式,而在当前状况下,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为工程实践提出指导。从对近效住宅区的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近郊区住宅的发展过程及其特质。为将来的近郊居住建筑提供一些控制性意见,并对将来城市近郊居住建筑走向做出一些展望。

  关键词:城市近郊;居住建筑;发展

  1 引言

  据测算,农村未来20年仍将有1.2-1.8亿剩余劳动力,目前进入农村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将近2亿劳动力,总计就是3.8亿农村人口要在今后十几年内大部分逐步脱离土地进入城镇。这将是今后中国多元城镇化道路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引导安置得当既可为大城市发展提供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也可为中小城市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缓解产业升级换代的就业压力。如果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程度能够达到45,那么城市就需要比现在多容28900万人口。

  而当前,城市中心的土地资源已经极其稀缺,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就会有巨大的人口从城市迁徙到郊区,而近郊片区以被国外的经验证明是最适合城市人口居住的片区,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量的居住建筑出现在近郊区域。而现在国内对近郊居住建筑的理论研究还很缺乏,因此,笔者选择近郊居住建筑作为自论题。

  2 城市近郊居住建筑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2.1 与现在的矛盾

  所谓与现在的矛盾,是指在先前较为不方便的环境条件下,对现在居住建筑中的使用者,也就是居民的生活所带来的问题。涉及到交通,经济,教育,文化等范畴,毕竟近郊居住建筑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城市中心的工作个体。此类个体对生活的要求,和近郊的物质文化条件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还是非常强烈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工农混杂,城市与农村建设、用地混杂,商业开发性住宅和个体营造住宅混杂,城市工业和服务业混杂用地权属不一,居住建筑周边的发展过程也需要去重点考虑。建筑是社会的产物,所以建筑的引导对象,或者说建筑的服务对象不能只是为了建筑的所有者,作为一个更有责任心的建筑师,在对建筑群体进行规划的同时,会注意到建筑群体内部人群和外部人群的交流。当然,这种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风险的,有一个限度,超越了这个限度,就可能影响到居住区的私密性。

  虽然这些矛盾在一个时间段内,可以得到解决,但是如何在开发的初期,就尽可能的去解决这样的问题,从而避免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也是我们设计者所应做到的本职。

  2.2 与将来的矛盾

  所谓与将来的矛盾,可能是近郊建筑中最大的问题。作为城市发展的排头兵。近郊建筑,特别是成规模开发的近郊居住建筑片区,对将来城市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个成功开发的大型居住区,很可能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造就出一个新的城市副中心,或者是卫星城。

  在时间的洗涤下,如何保证现在的建筑在将来不会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障碍,这就需要设计者,或者说规划者有着长远的眼光。作为城市中远期的发展、建设用地,如何控制和引导使其不会对将来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真正合理的环境处理模式,应是自然的,低能源消耗,低维护费用,更多的私有的开敞空间,以便让环境和人之间产生更和谐的公生关系。而非单一的服务关系。

  其实,住宅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的是人日常的生活起居。因此对住宅的设计,就是对生活方式的设计。去规划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应该是我们作为一个建筑师去设计居住类建筑的出发点。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只是承担活动的载体罢了。所以对建筑的分析也就是以对行为的分析为起点的分析过程。

  3 城市近郊居住建筑的发展走向

  3.1 人性化

  毫无疑问的,几乎所有的建筑的走向都是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去运作。这也正是我论文题目所需要表达的含义,在所有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人的需求,然后从中反推出功能的需求,这样才能研究出如何去改进现有的设计形式去更好的满足使用者对生活的态度。

  在设计与建造乃至后期的服务过程中,更注重人的感受,为人服务。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价值空间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提高服务。在每一个行业当中,都可以容入服务的意识,这样就会使得社会更关注行为个体的感受。这不只是作为设计行业所应该有的态度,而是整个社会所应有的态度。社会的运做过程,就是在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个体对于生活的要求。劳动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劳动是否为社会所认可。而报着服务社会的态度,在任何行业内,都是值得提倡的。

  在满足基本功能条件的前提下,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更需要注重人在生活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的要求和意愿。而近郊作为一种条件较为宽松的保证。使得这些要求和意愿,更大程度上可以得到实现。从构想的生活模式人手,去设计和规划人在工作以外的生活过程。建筑是容器,生活是水,虽然容器只要可以容纳得下水就可以被称为可用的容器尸但是如何最精简,节约的创造出最多彩的生活方式。正是我所希望引发的思考。

  3.2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

  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与资源环境提供的有限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是一种互动过程。

  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包括:

  (1)可持续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充分发展的经济能为居住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提供永续的支持;

  (3)可持续社会发展,培育和引导建立为所有人们提供认识社会、交流文化以及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机会;

  (4)公平的社区管理体系,确保所有的居民在社区服务以及对政策的发言权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到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居住区予以相应的关注与努力,以不同的发展战略应对不同的居住区。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

  3.3 公共交通便捷化

  城市近郊居住建筑的发展最大的阻力在于交通。毕竟城市近郊居住建筑最大的服务对象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工作的人口。而此类人对近郊居住建筑最大的不满在于每天往返于居住地和工作地点的交通时间及交通费用的投入。对于城市近郊而言,市政道路体系已经是非常完善,毕竟对一个城市的开发而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是走在城市开发的最前列,因为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扩建或改建,都比在城市初期对其的基础投入,要困难许多。

  3.4 居住区规模化

  自从出现了近郊区住宅,近郊住宅的规模化发展趋势已经日趋明显。为了保证自己提供的居住建筑产品在服务配套设施上的完备,为了保证自己的住宅建筑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便利,各个开发商都愿意在同一片区域内尽可能大的进行规划和统一开发,只有成规模的开发和建设,才能保证其建筑产品的配套及服务设施的完备。而几个相临近的大型居住项目的开发,在经济上带动了一个城市片区的发展,就是所谓的地块人气的上升。从而带来大片的利润空间。

  3.5 居住片区城镇化

  很简单的去解释城镇化,当一个地块成规模化发展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个消费中心,也就是为了大规模的居住建筑群体而产生的配套服务设施的聚居地。大型居住片区的生活消费的主要中心。而居住区的城镇化发展也是最好的解决居住区规模化带来的弊端的解决方案。规模化居住区(区域人居)暴露了不少的问题。为顺应潮流并积极引导规范住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优良人居环境和新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最终人人享有美好家园。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0

  调查研究表明,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建筑快速增加,同时,随着我国各大发达城市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造型新颖、功能齐全的地标性建筑纷纷拔地而起,推动了我国建筑结构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当今社会,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的建筑材料和相关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期,由于目前国内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建筑业已经和环保行业密切联系到一起了,因而,发展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已经成为了建筑材料的主要发展趋势,这样有利于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

  1.1建筑材料的使用造成了能源的消耗及环境污染

  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领域所使用的资源以及能源越来越多,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建筑领域所消耗的建筑材料的数量非常可观,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原材料的消耗量,例如沙、石、铁矿石以及粘土类原材料等等,这些原材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木材的大量使用也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在材料的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也同时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等等都是污染源。

  1.2建筑材料对健康的影响

  现在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建筑材料释放的甲醛等有机物及放射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关注,据研究发现,人们在装修房子时所使用的装饰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也有重要的危害,建筑材料释放的甲醛等有机物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在一下三个方面比较突出:第一,刺激人体的皮肤,造成呼吸困难等问题;第二,危害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下降等等;第三,通过对呼吸道造成炎症从而使人力的免疫力下降。而建筑材料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又会造成癌症及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2、当前建筑材料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建材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和现代化的目标相对比的话,我国建筑材料总体的面貌比较落后的现实依旧没有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因此,改变过度依赖资源、能源和污染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还是我国全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严肃而重大的课题,我国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和其他的国家相比我们处于明显的劣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变得越来越不可调和,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受到能源、资源以及环境的严重制约,传统的建材生产方式不仅能源的利用率低,并且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与我国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保型社会是不相适宜的。然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建筑材料市场的竞争都在不断的加剧,给建筑材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可再生资源,必须不断的开发节能技术和推广节能设备,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不断的研究生态化建筑材料。

  3、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3.1发展新型节能型绿色建筑材料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材料行业一直采用了粗放型的传统生产模式,在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开发,而不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在利用生态环境进行生产时,往往不重视对环境的改善,从而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建筑材料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节能,节能建筑材料是发展节能建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改善了使用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又有利于我国建设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大力促进节能型建筑材料的研发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急切要求。

  3.2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如果材料的耐久性不够好的话就会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受到影响,更严重的结果是: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因此,我国应该鼓励耐久性材料的研发工作,建筑物中使用耐久性比较强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保养费用,还会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水平。

  3.3提高建筑材料的性能

  第一,研发节约能源的墙体材料;我国过去的墙体材料所消耗的能源特别多,严重污染了环境,影响了身体健康,为了响应节约资源的号召,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用节能环保型的墙体材料是研发节能型材料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浪费资源的问题,还可以使墙体更加美观,使整体的环境变得更优雅。第二,开发防水、防火等建筑功能的材料;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使建筑物变的越来越密集,而且还使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电气化和燃气化的发展速度也特别快,这样建筑物内就存在了很多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其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发展能够防止火灾蔓延的建筑材料是一个非常迫切和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三,研发新型路面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城市道路、人行道、广场等的建设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由于城市中的建筑物十分的密集,导致了路面的透气性比较差,这样路面就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因此,开发具有透气性、透水性以及排水性的路面材料十分的重要,这种新型的材料可以调节土壤的湿度,将雨水导入低下,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延长路面材料的使用寿命。

  4、结语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适应建筑工程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响应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号召,使用低能耗、多功能、少污染、可循环再生的材料将是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这样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资源有效利用等综合效益与一体,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和人类的发展需要。面对我国恶化的环境问题,促进绿色建材的研发和使用,转变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未来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发展环保型建筑材料就是一项很好的举措。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1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促进了整体经济事业的快速崛起,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特别是对于住的方面而言,人们往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能遮风避雨,还要求美观、实用、有档次。传统建筑物的建筑与结构形式,甚至是建筑物的安全性,主要受到了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品种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对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都实施了严格的监控。因此,建筑材料行业也需要制定高标准,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尽最大努力去满足人们的要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 新型建筑材料的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是一种种类繁多的,很容易区别于传统的砂石、砖瓦、灰膏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但大体上利用的还是原有的材料。

  大部分新型建筑材料在其品质、质量方面都有很高的提升,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简便施工的方法、缩短施工的工期。有的新型建筑材料可以只利用现有的煤灰、废石等废弃物制作,完全的节省资源、节省使用的耕地面积、有效的保护环境; 有的新型建筑材料还能被做成各种形状、涂上各种颜色,尽可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如强度高、重量轻、节能、绿色环保、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和运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我国城乡居民的环境,同时为我国的节能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2 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

  2.1 复合化

  将有机与无机材料、无机与无机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的新型建筑材料,就体现出了新型建筑材料的复合化这一特点。在相对特殊的制造条件下,利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工艺,使得材料的优良性更为集中,从而得到性能更优秀、功能更强大的复合型材料。

  2.2 功能的提升

  越来越高的建筑材料工艺水平,对材料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单一功能的传统材料向多功能的新型材料的发展便是在这一趋势下诞生的。现代建筑的施工水平,不仅仅要求材料能够满足人们的一般需求,还需要具备一些防火、防霉、防菌、灭菌的效果。提高建筑材料的科技水平和质量能大大的降低材料的浪费,实现可重复利用性,减少建筑垃圾。

  2.3 节能、绿化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自从新世纪以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并将其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质量和环保功能是需要共同提高的。新型材料首先要具备很好的功能性,其次对人体的健康是没有任何害处,对环境也不会产生任何的不良影响。尽可能的采用一些能满足使用功能、耐久性的天然材料作为原料,在制作过程中也要采用低耗、无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至于产品设计方面,应以多功能化、益于身体健康为前提,构筑一个便捷、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

  3 新型建筑材料的类型

  3.1 装饰材料

  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方法不相同的新型建筑材料,会造就不同的性能和功能。就装饰材料的整个发展历程而言,重点主要体现在层出不穷的花色种类构成上。我国现有的装饰材料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产品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因为就花色品种一项作为区别,已存在超过 4000 个品种。同时,这些装饰材料完全可以利用废弃物,以改善建筑面貌为目的,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等方式提高建筑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新型装饰材料的发展。

  3.2 保温材料

  我国幅员辽阔,保温的原材料分布不均,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均衡,在考虑选用保温材料时,各地区的要求不一样。但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重点在于节能功能,如矿物棉、泡沫塑料、硅酸钙绝热制品、膨胀珍珠岩等为主的品种。使用新型保温材料更新替换掉传统的保温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损耗,大大的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就我国而言,每年要消耗 50 亿资源、23 亿吨标准煤来生产各种建筑材料,如果墙体材料保存不当,还会损失 12 亿吨标准煤的热量,与此同时,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入大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保温材料技术的应用,能很好的缓解这一现状。但我国这一技术起步较晚,设备配置等还不完善,各单位在这一领域的开发投入也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的推广、应用。

  3.3 防水材料

  我国的建筑防水材料目前主要拥有五大类产品,分别是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这些产品的出现,使得我国完全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天下的落后局面。本文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代表来表现新型建筑材料的防水性,如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是一种表面呈现出塑料薄膜样的材料,具有一些传统的延展性、防水性能,与此同时,它的防火、防风性能也很好,当遇到火灾蔓延时,它只会熔化而不会燃烧,很好的增加了建筑的安全性。聚四氟乙烯的透光性能也很优良,太阳光可以充分的穿透薄膜体,它还可以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所产生的热量,来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和亮度,效果相当于一个太阳能板。当前我国的防水材料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一种种类繁多、产品规格齐全、档次配套充分、工艺装备良好的工业体系。

  3.4 建筑板材

  我国的新型建筑板材有几十种,其中产量最大、应用最为普遍的三种是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纸面石膏板、无石棉硅钙板。这三种板材采用的是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制作工艺,致使其性能和功用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比较适用于作内外墙板,其原料是低碱水泥和耐碱玻璃纤维等; 纸面石膏板适用于作内墙板和吊顶板,其主要原料是护面纸和石膏; 无石棉硅钙板的原料是硅钙材料,它除了可以作内外墙板以外,还可以用在和房屋结合在一起的家具上。这三种板都利用的是非金属材料制作,同时他们也可以作为原始板材,加上一定比例的保温、防渗、防火等功能的材料,再利用已有的复合技术,生产出一些更轻、更优越的新型墙体材料。

  4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型建筑材料业完成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业中的新经济增长点。新型建材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已完整形成了新型建材的流通网络,行业已快速成熟起来了。国内的生产厂家已经可以生产大部分国外的建筑材料,并符合国际标准,特别是一些宾馆的建筑材料。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装饰材料保障了我国城乡人们的居住环境,同时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其向低物耗、低能耗、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就我国目前的建材行业而言,应大力推广新型建材,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手段设计材料,并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再联系国内实际的行业情况,尽可能的少利用自然资源,多利用废弃物作原料,研发出更先进、更符合实际的新技术、新材料,进一步加快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进入 21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时刻关注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施工的运用。选用新型合理工程材料可直接降低工程的投资,且可降低项目整体维护费用。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2

  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各个行业都欣欣向荣,建筑行业更是突飞猛进,我国建筑方面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是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消防安全隐患。为了消除建筑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保障建筑本身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如何选用合适的建筑防火材料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火灾隐患、延缓火势的蔓延时间就成为了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消除建筑中的消防安全隐患为出发点,重点分析了目前常见的新型的建筑防火材料的特性,尤其是新型的复合性防火材料的特性及发展方向。

  1 新型的建筑防火材料重要性分析

  新型的建筑防火材料与传统的建筑防火材料相比,有着更好的耐火特性和耐候特性,并且具有无毒轻质的特点,隔热性能、保温性能和吸声性能都更加出色。新型的建筑防火材料多是采用轻质复合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轻质复合材料重量更轻,体积更小,同时抗冲击强度与抗拉强度大大增高。这种轻质复合材料耐冷热性能好,受到环境气温的影响小,高温环境下不易燃烧。这种新型的建筑防火材料如果能够广泛的投入使用,必然会大大的降低建筑火灾的发生几率,有效的保证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也能够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一部分的新型建筑防火材料,但是这些还远不能满足目前建筑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相关行业更加重视发展新型建筑防火材料,提升新型建筑防火材料的整体性能,重视新型防火材料的质量监督,降低新型防火材料的生产成本,增加新型防火材料的应用范围。

  2 新型的建筑防火材料的种类

  2. 1 新型轻质复合材料

  ( 1) 石膏。石膏因为具有保温、隔热、耐火、吸声、轻质等特点,在建筑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石膏制品是典型的轻质复合材料,石膏制品的原理是通过硬化无机质材料( 石膏) 得到二水石膏,这种二水石膏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水,当火灾发生时,结晶水能吸收大量热能,同时形成水蒸气气幕,有效的阻止火势蔓延。更可贵的是,这种二水石膏在脱水后仍然能防止火灾发生扩大。无水石膏在遇水之后能够迅速凝结硬化,体积膨胀,还会产生较大的空隙,更好的阻隔火势蔓延。由于石膏制品这些优秀的防火特性,在建筑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的墙体和吊顶中。

  ( 2) 天然纤维。天然纤维因为其良好的阻燃性,也是被广泛应用的新型防火材料。天然纤维无毒无色、透明无异味,经常与其他建筑施工材料混合使用。天然纤维在与其他建筑材料混合使用时,阻燃性能还会得到增强,更大程度上减小了火灾发生的几率。但是这也要求建筑施工中要严把质量关,防火材料必须达到建筑施工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人身和建筑安全。

  ( 3) 钢丝网夹芯复合板材。钢丝网夹芯复合板是用混凝土作面层和结构层或者以轻质板材为覆面板,轻质保温材料作芯材所构成的复合板材。钢丝网夹芯复合板材由于所用的芯材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板材: 以聚苯乙烯泡沫为芯材的钢丝网架泡沫塑料夹芯板,这种板材有很好的阻燃性能; 以半硬质岩棉板为芯材的钢丝网架岩棉夹芯板,这种板材主要运用在建筑物墙体中,减薄墙体厚度,减轻墙体重量。

  2. 2 新型轻质无机防火材料

  ( 1) 岩棉和矿渣棉。将天然岩石在高温环境下锻造成岩棉和矿渣棉,利用天然岩石导热系数低、无燃点、抗温缩性能强和熔点高的特性,成为新兴建筑防火材料中被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岩棉和矿渣棉有防火、吸音、隔热隔音、保温等特点,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成为一道建筑结构中天然的防火屏障。而且岩棉、矿渣棉的成本低、造价低,相比其他材料更加环保,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岩棉、矿渣棉都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2) 硅酸钙。硅酸钙是一种新型的不燃材料,硅酸钙的稳定性、耐火性和耐热性相比其他的建筑防火材料,都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硅酸钙板是以高标准的水泥为基体材料,添加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同时加入天然纤维增加强性,形成新的轻质防火材料板材。硅酸钙板由于其优势明显的防火性能,经常被用在公用、民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隔墙和吊顶中。

  ( 3) 硅酸铝纤维。硅酸铝纤维是一种新型的轻质耐火材料,又被成为陶瓷棉。这种硅酸铝纤维的原材料是天然焦宝石制成的棉丝状无机纤维,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耐火材料,优点是导热性低、抗压性高。由于其轻质的特点,搬运方便,施工量小,能被反复利用。硅酸铝纤维在建筑施工中经常被用于防火门、吊顶和玻璃木窗的隔热层中,起到隔热防火的作用。

  2. 3 新型砌砖和板材

  ( 1) 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板材。加气混凝土又被称为发气混凝土,因为其质量轻、吸音效果好、保温性能好等优点,是目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新型建筑防火材料。加气混凝土的原料是含钙材料、含硅材料和发气剂等,主要作用是砌块和条板两种,既能用保温材料,又可以做承重墙体。

  ( 2) 粉煤灰墙体材料。粉煤灰墙体材料的原料是利用火力发电厂中废弃的工业固体,也可以是燃煤电厂的烟气中的细微烟灰等火山灰质材料,粉煤灰墙体材料可分为小型的空心砌砖和灰砌砖,主要用于建筑物填充制品、混凝土修路和农业精细作用中。前者的主要制成原料为粉煤灰、水泥等,详细又可以分成有承重、非承重民用砌块两种,在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粉煤灰砌块主要原料为石膏、石灰、粉煤灰等,主要在工业、建筑墙体等方面进行应用。

  3 新型防火材料的发展趋势

  3. 1 防火板材的发展随着全社会对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人们对板材的环保要求逐渐增高,未来的趋势主要为板材无机化及轻质化。

  3. 2 阻燃材料的发展通过阻燃的材料来实现高分子材料于现代建筑中的使用。阻燃高分子材料目前受到了来自阻燃标准和环保法规的双重挑战,故而阻燃材料若要使用必须符合这两个要求。

  3. 3 防火涂料的发展阻燃剂作为防火涂料的重要组成,未来的趋势是合理配置多个阻燃剂,共同发挥作用; 开发高效、全面的脱水成炭催化剂和发泡剂; 膨胀型和非膨胀型的防火涂料互相结合; 提高防火材料的性能; 无机无卤膨胀型的防火涂料。

  3. 4 绿色防火材料的发展绿色防火材料技术主要是运用的可循环的材料或者是可再生的资源,如洁净阻燃的技术,此类技术能够满足阻燃材料的低烟、低毒及无污染性,研制后将使建筑防火材料的防火性大大提高,从而降低起火几率,也能够为火场的疏散逃生提供有利条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建筑防火材料因其良好的特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居民人身健康和建筑消防安全,必须重视新型防火材料的科学合理选择,将火灾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3

  前言

  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不仅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施工技术,而且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还需要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使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与检测的标准相符,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1 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建筑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则会在降低成本上下足功夫。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往往会在建筑材料上做文章,以次充好,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施工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能够与相关的检测标准要求相符。另外,部分施工企业在购置完大量的建筑材料后,由于保管不利,存在材料积压及风吹日晒的情况,从而使材料性能产生变化,对材料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需要进行焊接才能使用,焊接的质量则会对钢筋的质量和受力情况带来较大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做好材料检测工作,利用先进的材料检测技术,及时发现不合格材料并对其进行替换,这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则起到非常积极的意义。

  2 建筑材料检测方法

  2.1 水泥检测方法

  水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在水泥进场时需要做好验收工作。检测人员需要针对水泥的品种、出厂日期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对水泥的相关性能进行检测,确保能够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的水泥存在颜色异常及超出出厂日期一定时间以上的情况,则需要做好复检工作,当复检结果达到质量合格标准要求时,则可以继续进行使用,对于达不到合格要求的水泥,则需要更换质量合格的水泥。在对水泥进行验收检测过程中,需要按照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及同一批号的水泥进行检查,对于袋装水泥每一批抽查的重量以不超过 200 吨为宜。

  2.2 钢筋检测方法

  对于进场的钢筋需要做好验收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建筑材料的标准对进场的钢筋性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钢筋才能才能留在现场,而不合格的钢筋则需要对其进行返厂进行处理,在对钢筋进行验收时,需要对其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行检查,做好钢筋的取样工作。在取样时需要根据钢筋批量和规格的不同进行,通常情况会以 50 吨作为一个批次,取样需要分为抗拉试件和冷弯试件两种,在实验室内进行拉但试件和弯曲试检验,而且还要确保试件的长度需要与相关的要求相符。而且在取样过程中,需要从钢筋的端头处进行截取相应长订的钢筋然后对其进行检测。

  2.3 墙体材料检测方法

  对墙体材料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砖以及砌块的生产方式,对墙体主要的原料和外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检查。对于蒸压灰砂砖的抽样检查主要是以 10 万块作为一个批次,如果一个批次不满 10 万块的时候,也需要按照一个批次进行检查。但是至少不能少于 2 万块。对于蒸压灰砂砖检测的样品需要从尺寸上的偏差进行分析,如果尺寸上的偏差符合相关的标准的话,对蒸压灰砂砖的样品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15 块左右的砂砖。其中 10 块砂砖作为抗压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的检验,另外 5 块留作备用。对于烧结多孔砖的抽样检查主要是将 5 万块烧结多孔砖作为一个批次,如果不足 5 万块的应该按照一个批次进行检测,对于烧结多孔砖的强度检验,首先应该从外观和尺寸偏差方面进行检测,如果外观和尺寸上都合格的话应该抽取合格的样品 15 块进行强度检测,抽取 10 块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荷重的检测,剩下 5 块留作备用。

  3 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精度和误差处理

  在对建筑材料精度进行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试件方式来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每种材料的精度试件标准都各有不同,但对于检测时所用的试件,则需要其在尺寸和形态上都要与规定的标准要求相符,确保试件的标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件标准以边长为 14cm 的正方体为主,由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会受到试件强度值的影响,所以需要确保混凝土试件要具有较好的平整度,避免出现偏心受压的情况而导致强度下降。

  在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如材料匀质性。操作人员操作水平、设备仪器及环境条件等都会对检测结果带来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误差。所以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有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从而有效的降低或是避免检测结果误差的发生。通常情况下在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结果误差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平行检测的误差。所谓的平行检测的误差就是采用同一种方法,同一个检测样品和同一种仪器进行分段检测的时候,结果会出现误差。由于建筑材料的自身的特性,在我国有关的建筑材料检测标准方面是允许一定的误差的存在。二是同组试件之间出现的误差。导致这种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上的失误,或是操作技术掌握不熟练,从而导致语差的产生。三是再现性误差。这种误差是在对同一个材料和同一种样品利用不同设备进行检测过程中而出现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对所有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是允许的误差,在平行检测误差和同组试件误差中,再现性误差所产生的误差最大。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筑材料具有不可或缺性,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面明会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关的检测要求进行重点关注,实现对检测误差的有效控制,有效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作为建筑工程检测人员,需要在检测工作中要严把建筑材料的质量关,确保材料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还需要不断的补充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进一步对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进行完善,有效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为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4

  在建筑工程中各种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都叫作建筑材料。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建筑材料的管理也随之变得尤为重要。合理管理建筑材料,不但能降低建筑工程成本,还能提高建筑质量,使企业在建筑市场占有领先地位。本文就提高企业质量,降低企业经济成本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1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装饰和专用三种材料。结构材料是指木材、水泥、金属等材料; 装饰材料分为涂料、镀层、油漆等材料; 专用材料按性能又分为防水、防火、隔音等材料。

  不同的建筑材料,其使用方法和性能都不相同。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对整个建筑工程至关重要。此外,建筑材料的费用在建筑工程中达到了 60% ,这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成本,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管理和费用要两者兼顾。例如: 近几年,与世界接轨的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其物质基础,贯穿了整个工程,与之相关的费用占了一半以上。任何一项建筑工程要想节约成本,必须在保证其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控制好材料成本。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建筑材料人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机会,施工单位可以依靠他们设计施工的进程和方法,这将打破原有的传统工程造价模式,节省下一笔可观的施工设计费用。

  建筑材料由最早开始的石材、水泥,发展为钢筋混凝土,一直到现在的创新型墙体材料; 建筑材料由原始的笨重型到现在的轻质型,由耗能型到环保型; 建筑材料从单一材料到复合材料,从装饰材料到多功能材料,都是建筑工程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2 建筑材料管理

  2. 1 施工前材料的供给采购

  在施工前期,根据建筑工程的图纸、进度以及风格,各个部门要制定出一个紧密的采购计划,确保其准确性和完善性,为施工备料做好辅助工作。此外根据时间的进度制定出相应的材料供给计划,制定计划时要核算整个工程。与此同时,把材料名称、计量单位、供应时间等数据做成记录表格。最后做好库存的存储工作,做到材料的供给和消耗相平衡。

  (1) 选择好采购对象。生产商和供货商分别是建筑材料的来源,选择好生产商和供货商是确保材料质量的关键。生产商: 首先审核其生产手续是否齐全; 然后考察其经营理念、生产方式以及销售业绩等情况; 最后检查其是否含有国家或行业的质量认证,以及材料质量的等级划分。另外,可以从建筑行业获得相关更详细、更准确的信息,一般通过行业认可的产品,生产商和供货商的信誉,其产品价格和质量也都能得到保证。

  (2) 严格控制采购价格。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造价,所以采购员要考虑到材料的进价、运输和管理费用。在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采购程序来进行,不得违规操作。要加强防范招标采购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让司法部门介入调查,保证采购价格的真实性,做到透明化、公开化。

  2. 2 施工过程材料的监管

  (1) 材料分门别类。建筑工地所存放的材料多种多样,比如混凝土按胶凝材料就可以分为无机胶凝混凝土和有机胶结构混凝土,也可以按表观密度来区分其类别; 又如砂石,其使用质量要求非常高,因此要按密度、数量、规格以及颗粒大小分门别类。

  (2) 材料存储。施工周期的长短决定了所使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因此材料的存放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存放材料得当,也是一个节约资金的关键。如果材料存放的过多,会导致资金的浪费; 如果材料存储过少,就会造成施工进度缓慢。因此,集中储备是存放材料的最好方法,可以使材料的数量得到有效地控制。建筑材料按规定应存放在相应的库房中,以防雨水、暴晒、潮湿等原因,使材料的寿命使用率减短。对于种类繁多的个别材料,应该做好标记,以免施工时用错材料,影响工程质量。

  (3) 材料发放。材料的发放管理,是控制材料滥用、浪费的有效手段。应该完善发放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发放程序。对于不同时期的材料使用情况,应建立材料分批发放计划。对于容易损坏或是已经维修好的材料,应采用以旧换新的发放方式,如果发放过程中出现丢失等情况,必须对其进行折价赔偿,以减少材料的损耗。对于已下发的材料,应该进行使用情况的追踪了解,以防材料的浪费。与此同时,发料员应该记录详细的发放档案,加强监督材料的使用情况。

  (4) 材料的使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材料的领取、使用、损耗等记录,以防建筑材料的浪费和丢失。在发放材料的过程中,要落实每一笔材料的发放时间,明确材料的领取人,做好详细的记录。另外,材料的损耗也是浪费建筑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该要严格按照建筑材料规定的使用量,记录好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损耗率,全程监管整个施工的建筑材料,以防过度浪费。

  2. 3 材料价格管理

  (1) 根据市场信息,控制材料价格。建筑成本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造价,而同一种类的建材,质量差异会导致市场价格的波动。因此,工作人员要利用可行的渠道全方面的了解有关材料价格的动向。与此同时,为了维持工程在短期内价格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应用清单计价的方式来降低价格的波动。

  (2) 合理安排材料运输。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合理安排运输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就会导致建筑材料的成本高出预算,从而使建筑成本提高。因此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尽可能的选择离施工单位相比较进的供应商,以此来降低运输过程中的人力和财力的损耗。

  3 建筑材料管理措施

  3. 1 落实建材管理的法律法规

  施工单位要全面了解有关建筑材料的法律法规,明确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材料采购流程,控制采购的价格。

  3. 2 科学化管理建材

  在建筑施工时,最大的浪费因素是建筑材料的损耗,它约占建筑成本的 40%,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预算内,控制好材料的损坏,是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关键。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提升,科学化的管理建筑材料是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比如为了更容易、更快捷地了解到材料的消耗量、材料的成本以及材料的运输等情况,可以采用统计资料的管理方式,这能达到很好的管理作用和效果。

  时刻关注市场的最新消息,掌握建筑材料价格的动态,尽可能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以低成本的采购价购买材料。对于建筑材料的运输、存储以及发放,应采用集中式管理,而对于建材赔偿制度,则使用科学化的管理来提高建材管理质量。

  3. 3 提高管理素质

  要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就要建立一个建材管理部门,对建材的采购、运输、存储以及发放进行全面的监管,负责建材的查收、库房管理、材料使用情况等,确保建材的数量、种类以及质量等达到施工单位的要求,符合施工单位的进度,以防材料的浪费。

  建材人员的管理素质,是确保建材管理部门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缺乏建筑材料管理部门素质的培养,建材管理部门业务能力较差,管理系统简陋,缺乏技术、科学的管理,管理人员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没有计划,以致成本的浪费和损耗。因此,提高建筑材料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素质,是完善建筑体系的基础,也是确保建材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

  4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否达标,成本是否合理,建筑材料作为其物质基础,是一个重要因素。建筑材料的使用管理,成本控制、运输安排、存储发放等都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安排的重点,其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保证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5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建筑室内环境舒适程度,但是,现阶段,能源利用效率还不是很高,存在一定浪费问题。怎样更加合理的存储和利用能源,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属于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在建筑节能中应用相变储能材料,能够达到降耗节能的目的。

  1 相变储能材料基本内涵

  1. 1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实际上是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建筑材料自身的结构或者相态变化,来激发潜热性能,在改变环境温度的时候,从外部环境中释放和存储热量,从而达到保温作用热功能复合材料,简称为PCM.通过这种材料的相变潜热性能来达到利用和存储能量的目的,对于研究和发现节能环保材料具有很大作用,是近几年和未来能源发展和利用方面的主要方向。

  1. 2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特点

  依据存储能量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种,储热材料和储冷材料。依据存储能量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类: 化学反应储能、显热储能、潜热储能。

  化学反应储能由于技术比较复杂,因此不是十分适用。显热储能由于具有不停变化的自身温度,因此,不能合理控制温度,没有很大的实际运用价值。但是,潜热储能不仅设计灵活、装置简单、使用方便以及体积比较小,还具有比较高的储能密度,能够充分降低对于建筑的需求,以便于能够非常灵活的运用。所以,在上述储能材料中,潜热储能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同时也是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2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

  2. 1 相变蓄能围护结构材料制作方法

  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相变材料,制作成相变储能维护结构主要包括三种方法: 第一,浸泡法。也就是说利用浸泡的方式在建筑基体中融入相变材料,例如,混凝土试块、石膏墙板等,主要特点就是工艺比较简单,方便于把传统材料变为相变材料。第二,直接混合方式。也就是直接混合建筑材料和相变材料,例如,在半流动性硅石细粉中加入相变材料,然后直接混入到建筑材料中,主要特点就是性质均匀,工艺简单,比较容易形成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结构,以便于符合各种需求。第三,掺加能量微球法。也就是说利用纳米复合技术或者微胶囊技术来把相变材料变为能量微球,然后在建筑集体中加入能量微球,从而得到相变储能材料。

  (1) 建筑保温隔热材料中的应用相变储能材料。依据相变材料的原理,可以把相变材料加入到保温隔热材料中,以此形成节能高效的建筑隔热保温材料。在 1996 年的时候,德国莱比锡材料研究中心的人员在微胶囊中应用相变材料,然后形成微囊型相变材料。在充分分析耐久性,有弹性、下轻质纤维膜材料以及防震性能以后,需要在纤维膜材料中加入微胶囊相变材料,从而可以得到隔热保温建筑材料。经过分析和研究以后可以发现,把 40g 微胶囊相变材料加入到每平米膜材料以后,综合保温性能可以适当的增加四倍左右; 在每平米加入 90g 以后,能够增加大约八倍的综合保温性能,所以,研究提出,在增加膜材料储热能力的时候,使用微胶囊相变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保温性能,从而起到降低损耗、改变室内建筑环境的目的。美国俄亥俄州戴顿大学在 1999 年的时候,成功研制出固液共晶相变材料应用到建筑保温中,温度在 23. 3℃左右。现阶段,我国武汉理工大学把少量相变材料运用到隔热保温材料中,以此来形成隔热保温围护材料,运用到节能建筑外围结构上,这种相变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改变材料热稳定性,增加储热能力以及增加热惰性,还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粘结能力、强度以及耐久性。节能建筑中的高效节能材料对于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具有一定要求,想要保障具有一定的储热能力和保温性能的主要关键就是在研究中不断找到双重作用的经济、稳定以及可行的平衡点,以此形成的建筑围护结构能够充分符合实际需求。

  (2) 相变储能混凝土的应用。在大体积混凝土中运用相变材料,能够得到可以使用在大体积水工混凝土中的相变储能混凝土。这种材料主要使用的就是等温相变过程、储能密度大的相变材料,基本基体为混凝土,加入相变材料的智能混凝土,研究能够合理调节温度功能的混凝土。在建筑节能中使用这种相变混凝土材料,相比较普通混凝土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热容。相变材料应用到水泥混凝土中,能够在碱性环境中保持稳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耐久性,以此作为外墙体材料,不仅无需在混凝土内部使用相应的冷却水管来降低温度,还可以很大程度迅速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对于室内稳定温度具有很大作用,可以适当的简化工艺和改变热舒适度,以便于能够降低造价。

  3 未来相变储能材料发展方向

  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相变储能材料还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今后主要方向发展主要有: 第一,进一步选择一些更具有环保价值的材料,例如能够再生的衍生物和脂肪酸,发展钢架可以适应相变焓、相变温度以及在能够长期过程中具有稳定化学性质的材料,不断改变导热性。

  第二,发展强化换热方法,不断更改换热器结构,把不同相变温度的材料布置在热流导体流动方向。第三,分析相变材料的封装材料和工艺,增加相变储能材料的防火性、导热性以及机械性能。可以适当的结合导热系数比较高的复合材料,具有越高相变频率,效果就越好。第四,分析实用性工程,模拟不同情况下墙体实际参数,计算出相应的墙体储热效率,从而确保能够得出不同墙体动态特性找到经济合理的材料和温度,有效降低成本,逐渐实现工业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物质文化,还需要精神文化,保证具有一定舒适度。在建筑中最关键的就是技能技术,相变储能材料应用到建筑节能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节能降耗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6

  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也是住房大国,我们国家走的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留下活路,我们现在做什么都讲究节能,当然在建筑材料方面我们也要用新型节能材料建造,在我们国家推广和应用新型节能材料也非常的有必要,采用新型节能材料对我们国家在建筑领域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做到使用的新型节能的建筑材料才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根本。

  1 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我们口中所说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其实指的是在材料的制造过程中能够节能、节约土地、废物利用和保护环境,这种类型的材料能够改善建筑功能,在材料制作和使用的过程里面能够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现在全世界的能源不是很宽裕,人口也越来越多,那么我们的居住节能环境就成了建筑工程必须攻克的一个难题。未来的节能设计,预计主要在玻璃、照明系统等地方体现出节能,比如在设计窗户的时候,采用的玻璃一般是双层的,可以防尘、防止噪音传递、可以防寒避暑,可以吸收太阳能等功能; 照明系统,荧光灯、卤素灯、LED 灯都是现在用的比较广泛的节能照明灯具,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利用光的折射照入室内达到照明功能。

  2 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分类

  我们现在大力的推崇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现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是节能领域的一个重点,利用的主要的新型节能材料主要有节能门窗和玻璃、新型墙面材料、防水密封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等等,接下来我们一一介绍。

  2. 1 节能门窗和玻璃

  在建筑节能中,门窗和玻璃的节能大概占了整个建筑节能的百分之四十左右,门窗和玻璃是整个建筑最能传热和导热的一个部位,大概是墙体失热损失的五六倍。

  2. 2 新型墙面材料

  墙面材料是整个建筑材料最重要的部分,墙面材料大概占了整个建筑材料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并且墙面的能量损耗占了整个建筑物的能量损耗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新型墙面材料其实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砖块,有掺废料粘土砖、粘土空心砖和非粘土砖、建筑砌块等; 一个是板,有复合板材、轻质板材等。

  2. 3 防水密封材料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对防水密封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防水材料的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以及跟建筑行业相关的行业所需要的重要的功能材料,也是建筑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4 保温隔热材料

  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保温隔热的材料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强大的变化。特别是泡沫保温隔热材料,从 2001 年的百分之二十一到 2005 年的百分之三十七,虽然纤维类保温隔热材料在近几年产量增长了,但是在市场占得比例没有太大的变化,反而是硬质类保温隔热材料的产品在市场的占有量下降了。保温隔热材料一般是用来在墙体或者屋顶保温隔热,还有用来热工设备的保温隔热,热力管道的保温隔热,冷藏室的保温隔热,冷藏设备的保温隔热,我们用来制造保温隔热的成分一般有石棉、膨胀珍珠岩、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玻璃棉等等无机材料以及窗用绝热薄膜、泡沫塑料等等有机材料。

  3 新型节能材料在建筑施工当中的应用

  3. 1 节能门窗和玻璃节能材料在建筑施工当中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的的发展中,节能门窗和玻璃的应用成了一种时尚的潮流和趋势,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的部分就是门窗和玻璃幕墙,门窗和玻璃幕墙是室内与外界交流的敏感活跃的一个部分,他可以进行热量的交换、热量的传导。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家每年将近有二十亿平方米的房屋建成,但是真正上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的还不到百分之十,在所有已经建成的房屋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耗能非常高的建筑。

  为什么有些房屋能够达到标准但是大部分房屋却不能达到节能标准,其实是建筑结构的保温隔热没有做好,特别是门窗。有数据显示,门窗玻璃的耗能占了整个建筑耗能的百分之三十五,这个比例是多么恐怖,所以说新型节能的玻璃应用到这上面来是非常好的。目前我们国家主要的节能玻璃类型有真空玻璃、镀膜玻璃、中空玻璃、带薄膜型玻璃等等。现代的建筑为了增加采光面,越来越多的建筑都采用全玻璃幕墙作为墙壁,这样反而使得热损失占到整个建筑热损失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所以应该要把玻璃的隔热性和保温做好,使用新型节能玻璃和门窗降低热损失。

  3. 2 新型节能墙面材料在建筑施工当中的应用

  为了保证室内的美观,在使用墙面材料时不要选择有明显凹凸不平痕迹的材料,而且还要考虑到室内建筑的防火等级,所以要采用保温和隔热性能非常好的新型节能墙面材料,来降低室内热量的散失。新型节能墙面材料又叫轻质隔断墙体,在采用新型节能墙面材料的地方,在需要严格的控制热量传导到的地方,在不需要严格的控制热量传导到的地方采用新型节能墙面材料加入保温材料,例如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隔墙加入保温材料,这样能够降低热量散失的程度。

  3. 3 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施工当中的应用

  在我们国家的大型公共场所中,大部分都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墙,这样很大的浪费了热量,所以在以后的建筑中要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强的、透光率高的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拿我们的首都北京做例子,北京南站主战的房顶用的是太阳能广电板,大概占百分之五十的采光面积,总的发电量达到了三百二十千瓦。虽然说大面积的玻璃可以增加房屋的采光度,可以达到省电的目的,但是如果把大面积的普通玻璃换成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的玻璃,就像是把普通玻璃换成太阳能电板玻璃一样,不仅仅可以增加房屋的采光度,还能够利用太阳能发电,这样才是达到了真正的节能减排,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大量推广这类材料,希望在以后的建筑中能够看到大量的这种类型的材料。

  4 其他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

  在上面说到了节能的门窗玻璃材料,新型节能墙面材料还有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不仅仅只有这些材料可以改善建筑的节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地的建筑风格,我们还可以大力的推用太阳能,比如说太阳能吸收热量进行发电,太阳能进行光热转换制冷,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节约能源; 可以推用地热能,当然利用地热能只是针对某些地区,在特定的时间利用地热给建筑供热节约能源; 可以推用风能,利用机器把风能转化成热能,也可以为建筑提供热能。无论是什么能量,我们都应该大力的推用,以人类可以消费的能力进行推广,降低建筑的能耗。

  5 总结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明白走可持续性这条道路才能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随着人口的变化增长,建筑行业的节能技术也将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我们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新型节能材料的特点就是低能耗、再利用、少污染、保护环境等作用,能够利用环保的材料制作成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也将会成为今后发展和研究的重点,利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为我们居住的地方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建设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7

  摘要:科学地分析了国外建筑的各种流派及其美学思潮的演变发展,并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适用性、当代建筑的积极意义等方面对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创作之路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建筑理论,审美心理,设计思想,建筑创作

  近几年,我国建筑发展缓慢,除经济原因以外,不重视理论探索,忽视新科学的引进也不无关系,人们注重形式却忽略形式科学的研究,继承传统却缺乏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体系的勇气与决心。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许多新思潮大量涌入,由于一时搞不清来龙去脉,失去了应有的鉴别、判断能力,于是模仿抄袭之风盛行。如此看来,要繁荣创作,研究、借鉴和批判性地吸收国外当代建筑创作理论,破除陈旧的审美模式,更新人们的创作观念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这种必要性会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改善、技术条件的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显得愈来愈重要。

  1西方建筑理论及审美的演变

  20世纪西方建筑经历过两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新建筑运动的崛起,大约发生在20世纪初叶,作为这一运动的结果,便是国际式现代建筑风格普遍流行;另一次则是20世纪中叶的后现代建筑,它尽管褒贬不一,但对于现代建筑的冲击是巨大的,再要使现代建筑恢复到以往的那种纯净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1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产生于19世纪中叶,受到18世纪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的影响,现代建筑把创作观念牢固地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并把理性精神贯穿于它的美学体系和艺术手段中。它把社会进步作为建筑设计的最高价值,体现出“价值的合理性”并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手段作为目标的追求方法,体现了“实践的合理性”。

  功能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灵魂和主要的美学依据。现代建筑先驱——沙里文明确地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同时现代主义建筑师在设计中,追求建筑与城市发挥最大的实用功效和经济效益,轻视人类的感情、历史文化、地方风俗等因素。但是,由于物质功能具有超越文化和地区特色的特点,以致随着这种方法广泛流传,便不可避免地产生千篇一律的“国际式建筑风格”。

  1.2结构主义设计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种文化均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西方文化技术并非万能,民族文化与地方性开始成为建筑师思考的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强调精神功能、象征功能、意义、结构和文化内涵等倾向越来越明显。精神功能作为一个新的审美标准逐步取代了物质功能的地位。

  结构主义设计理论是当代影响颇为广泛的设计思潮,后现代、晚期现代和结构主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它的影响。建筑作为人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产物,它确实包含有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艺术等多方面对立统一的内容。因此结构主义理论强调从各个角度考虑建筑的关系,比现代主义功能和技术至上的观念更具有进步意义。

  1.3当代建筑审美意识的演变

  从美学与艺术发展史看,人类从早期单一的“美”的范畴,逐步扩展到崇高、质朴、高贵、秀雅,再扩展到悲剧、喜剧、怪诞、滑稽、荒谬、丑等,审美范畴的扩展代表着人类审美文化的进步。当代建筑的审美演变,实际上是建筑审美文化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等因素推动下的进一步发展,既有“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的成分,也包括对“丑、怪、滑稽、幽默”等非正统性审美范畴的扩展。艺术社会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社会里,人们追求平衡、和谐和安定。而在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社会里,人们便不再满足于那种追求,而倾向于追求不平衡、非和谐,以满足精神上的刺激。西方当代建筑的审美演变在某种程度上正反映出这种审美趋势,他们的创作观念已突破现有的经典美学的范畴。用和谐统一的美学原则无法解释巴黎维莱特公园的建筑布局,用功能主义的设计概念,难于评价埃森曼诸多近作的艺术成就,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一片破败景象,已看不到建筑的完美。正常人眼里拙劣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却被评为“优秀城市规划荣誉奖”。这些表明人们在解决了生活的基本需求以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和情感的满足。而建筑师也在为追求更为符合现代功能以及创造更符合当代人情感要求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同时通过各种新技术和新结构的运用,去提高建筑的艺术表现力,以满足人们新的审美需求。

  2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

  2.1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影响

  注重和谐、讲究中庸,是我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基调。千百年以来,“和谐统一”构成中华民族各种艺术的美学准则,宁静舒缓、均衡稳定始终贯穿于我国的建筑风格,虽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华夏建筑艺术,奠定了东方文化独特的地位,但与西方建筑文化发展相比,因我国的只求完善、不思变革、否异求同、甘作中庸的美学观念,使传统建筑缺乏内在更新机制。长期以来单一的文化价值趋向和盲目排外的心理,产生了继承传统问题上的狭隘、片面和手法上的单一性,以及创新中的表现化倾向,从而极大地妨碍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窒息了创作生机。

  2.2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适用性

  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还比较落后,从现实出发,现代建筑讲究实效、追求经济效益、体现技术理性的设计思想仍可以借鉴和吸收。从我国目前的居住状况来看,住宅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和一般性公共建筑这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仍是人们重点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人们要从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出发,把功能合理作为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因地制宜,采用最合理的建造方式与建造技术,坚持节约资金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追求与人民生活水准相称、生活内容相符的朴素之美。另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筑,要强调其社会责任,不能违背公众的审美需求,用怪诞离奇的建筑形式去哗众取宠,追求个人表现。现阶段,“经济理性”仍是人们建筑美学的重要标准,“功能合理”仍是人们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仍是人们的追求目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照搬现代主义的创作模式,更不意味要全盘否定审美演变的积极意义。必须看到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在变革,一种模式、一种风格,急功近利的简建筑设计在我国已行不通,这也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审美观发生变化所决定的。我国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内地和边远地区形成不同的现代化进程,也将产生不同的审美需求。千篇一律的创作模式已受到公众的批评,人们迫切需求建筑包含更多的文化含义,反映地域与民族特点,体现时代精神。这些都要求人们不能固守僵化的审美模式,必须勇于探索创新。

  2.3当代建筑的积极意义

  在当代中国,审美意识正出现超前的种种迹象,尽管大城市中不少人仍身居陋室,“量”的矛盾仍然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其审美情趣已悄然改变,“新潮文学”、“无主题音乐”、“流行服装”——公众似乎远远跑到了建筑师的前面。建筑作为一种存续期较长的艺术,如果仅立足于目前的实用经济,缺乏战略目光,进行急进了近功式的设计,一旦“量”得到满足,就会遭到公众的指责,造成另一种浪费。因此,积极主动地借鉴、吸收当代建筑思潮中合理进步的成分,无疑可以推动我国的建筑事业向前发展,这种吸收与借鉴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它可以促使传统观念的变革。建筑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包含各种复杂因素,它必须满足建筑技术与材料、气候环境、文化风俗、心理情感等各方面要求。

  从建筑角度来看,无疑要求它体现更多的理性原则,而从使用者角度来讲,却希望它能容纳更多文化与情感等非理性成分,只有克服了封闭、内向而保守的心理和求稳、怕变、不思进取、缺乏挑战的性格,实现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的全面现代化,才能使人们勇于创新,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现代化道路。因此,学习外国建筑创作经验并不在于模仿其手法,抄袭其外形,更重要的是探索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8

  [摘要]本文就建筑智能技术的发展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国内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所包括的内容,以及建筑电气节能的途径。

  [关键词]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 电气节能

  随着“智能建筑”开始在我国出现,对电气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设备或系统的控制,逐渐走向由专业的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并向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开放其通信协议,达到系统间的互联和互通。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会议及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集成等十几个子系统。

  一、国内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所包括的内容

  1.建筑设备监控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结合,建筑设备监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

  (1)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应用软件的开发平台与工具、现场总线的应用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在对控制网络的组网技术、实时网络操作系统、可靠性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出现了以太控制网络。

  (3)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成为控制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各种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日益成熟。

  (4)各种控制网络的新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计算机领域的OPC技术、Web技术、TCP/IP已逐渐融合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大大推动了建筑设备监控技术的发展。

  2.安全防范技术

  安全防范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入侵报警、通道控制(门禁)、巡更、对讲、周界防越等子系统。安防系统从最初的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发展到如今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极大地提高了安全防范的严密性、可靠性和实时性,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也从以往的模拟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整个安全防范系统也朝着系统规模化、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3.通信网络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和电话通信网络等,前两者作为智能建筑宽带骨干网集中了几乎全部的信息应用和信息管理资源,连接了几乎全部的用户站点。

  4.综合布线技术

  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中数据、语音以及多媒体通信的基础平台,自该项技术进入我国市场以来,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给国内的智能建筑市场带来了一种新理念、新技术,并立即在建筑行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各类智能建筑所广泛采用。

  5.系统集成技术

  系统集成,利用开放的协议以达到各相关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和信息共享,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提高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并达到了节能和节省人力的目的,这就是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系统集成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建筑使用功能和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手段,集成的内容不是多多益善,而应根据使用和管理的需要,在技术成熟、系统可靠、投资合理、管理高效等前提下,按需集成。

  6.住宅小区智能化

  20世纪90年代受国际智能住宅及电子屋理念的影响,建筑智能化技术逐渐延伸到住宅小区,全国各地设计院均将住宅智能化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住宅给智能化提供了平台,而智能化又是住宅设计中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的领域。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兼顾各层次居民使用的便利性,并处理好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关系、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关系、功能配置与合理投资的关系。安全防范系统从一个个独立的安防子系统发展为家庭与小区、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综合安防体系。

  信息通信方面由单一的宽带接人方式发展为多运营商可选方式,宽带接入网络由xD—SL、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等向组建小区计算机局域网方向发展,小区居民可享用的信息通信服务从单一的宽带Internet接人服务向小区局域网上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延伸。机电设备自动监控、水电气表远传抄送、音视频系统、物业管理信息化等系统的应用,使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家居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小区居民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信息时代为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和精彩,使家庭办公、网络生活等概念成为现实。

  在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的消耗也就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因此,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焦点。

  二、建筑电气节能的途径

  1.减少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

  减少线路上的能量损耗,减少线路上的能耗必须引起设计重视。线路上的电流是不能改变的,要减少线路损耗,只有减小线路电阻。减小导线长度。增大导线截面。

  2.照明部分的节能

  (1)采用高效光源。

  (2)建筑物尽量利用自然采光。靠近室外部分的建筑面积,应将门窗开大,采用透光率较好的玻璃门窗,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光的目的。凡是可以利用自然光的这部分的照明,可采用按照度标准检测现场照度,进行灯光自动调节。

  3.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

  (1)减少电机轻载和空载运行。

  (2)节能方式是采用软起动器。软起动器设备是按起动时间逐步调节可控硅的导通角,以控制电压的变化。

  民用建筑的节能潜力很大,应在设计中精心考虑。但是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上,应具体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从技术、经济上进行比较后,再选定节能设备,以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19

  一、我国当前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1、我国当前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从我们建筑经济的总体来说,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占据有主导地位,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自身具备的一些特点及方向。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存在的经济较为激烈。因此只有国有建筑经济能够在市场上有所退出,才能使得私有建筑经济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对于民营建筑企业来说,在这些年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了,并且占据有超出了国有经济占据的市场份额。

  2、公有建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于许多的公有建筑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存在将国有资产进行重组而转向给私人的现象,然后将那些获得利润较大的工程都交给这些企业来进行,使得一些公有财产出现了私人化。其次对于一些国有建筑企业来说,管理者为了对自己利益的满足,不顾企业的自身发展,使得企业在竞争与发展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最后就是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一些个人行为,他们钻体制的空子,来以国有企业的名义完成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

  3、私有建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市场环境及观念这两个方面的控制,对于这些私有建筑企业来说,有人认为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没能够找准方向,不能够对其自身的发展做到准确定位。在私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对市场进行争夺,存在彼此之间相互打击的现象。又因为私有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其存在的这些混乱行为,势必会使建筑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并且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民营建筑经济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的存在。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私有建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市场环境较为恶劣,在工程招标及市场投入的时候,民营企业都会存在着一系列的限制,其次就是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的法律及组织机构来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使得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受不到保护,使得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市场环境及体制的阻碍。最后就是对于民营建筑企业本身来说,因为其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家族管理现象较为严重,而家族式管理的模式,会造成企业在壮大之后,会在一些决策中存在个人化的现象,使得最终的决策存在误差,导致建筑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二、对我们建筑行业存在的现状及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1、要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得建筑企业的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让其成为建筑经济的主要动力。在目前的一系列改革过程中,需要将私营建筑经济的水平进行提高,让我国的建筑经济能够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另外需要对我国的国有建筑经济进行一定的控制,对于存在的国有建筑经济,可以以参股或者出售的方式,来在建筑市场中慢慢的退出,让建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变得更加稳定。2、国家应该对与私有建筑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进行落实要想让私有建筑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其能够在建筑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出台与落实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政策,并且还要加强法制建设,为私有建筑企业制定有利于私有建筑企业发展优惠措施。改变传统观点,破除对私有建筑经济的歧视,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社会环境。3、对我们建筑行业中私有建筑经济存在管理缺点进行克服对于我国民营建筑企业来说,因为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做到更加的规范,从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对于这些民营建筑企业来说,需要在日后发展的过程中,做到管理上的规范化,并且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市场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并且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管理,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要对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进行清除,向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形式进行过渡,对产权制度进行优化,从而完成对企业实力的增长。

  三、总结

  从我国的建筑经济现状来看,对于私有建筑经济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日趋成熟,在建筑经济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其所有制进行改革,对国有建筑经济的结构进行整改。让企业资产能够得到有效的整合,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让建筑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顺畅。使得建筑经济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2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新型材料被应用在了建筑装饰设计当中,使建筑装饰设计的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建筑材料的这种发展,不但提升了建筑装饰设计风格的完善性,同时还推动了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而建筑装饰设计领域的发展,会对建筑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建筑材料的发展进行讨论,了解建筑材料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具体影响,并对建筑材料未来发展在装饰设计方面的影响加以探讨和描述,希望能够对两者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材料发展;建筑装饰设计;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建筑装饰设计就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经过结合以后得出的产物,其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是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当前建设装饰设计当中的风格,主要是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而成的,简单的说,就是在装饰设计当中融入现代技术,而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新概念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对建筑装饰设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建筑装饰设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因此,有必要针对建筑材料发展的相关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

  1建筑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的主要影响

  1.1现代材料发展

  所谓现代建筑材料,主要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之后获得的结果,它是社会与科技高度融合的直观表现,按照装饰材料自身的属性,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自然属性材料。包括自然生长植物、石材以及泥土等;

  ②合成材料。包括化纤类材料、石膏、乳胶漆以及人工板材和石材等;

  ③绿色属性材料。包括抗菌涂料、石英纤维墙体装饰物以及绿色塑料门窗等;

  ④智能型材料及复合型材料。包括风能控制系统、太阳能作用系统等。

  在对材料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材料自身的属性进行综合的考虑,还要对材料功能加以明确,确保材料的应用能够提升建筑装饰设计的美观性和经济性。各种建筑材料的诞生,主要是以人们的建筑装饰需求为前提的,在实际需求影响下,衍生出了功能各异的建筑材料。在早期阶段,由于人们需求较为单一,所以建筑材料在种类方面也比较贫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实现了大融合,多元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从而逐渐衍生出了各种功能的建筑材料。

  而在不同材料影响下,又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设计风格,设计环节逐渐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人们在建筑装饰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使人类生活空间中的个性化越来越突出,有效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对建筑装饰的绿色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在建筑装饰设计当中形成了硬性指标,在这种指标影响下,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对低碳环保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的考虑,以此来避免建筑装饰对人们身体健康以及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当前建筑装饰设计中,太阳能属于典型的无公害能源类材料,在建筑市场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不仅能够保证能源消耗期间的节能环保,还能进行不断的再生,是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能源材料之一。

  1.2推动了建筑风格与审美需求融合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中的精神享受越来越重视,所以,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往往会对一些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材料进行选择,希望能够通过装饰材料对自身的独特风格以及审美观念加以突出,从而获得相应的精神享受,例如,对高科技建筑材料加以应用,能够对建筑装饰设计的高科技含量加以表达,而对木材材料进行使用,可以在建筑当中体现原生态设计理念,同时也能凸显怀旧风;将金属材料应用在装饰设计中,能够体现人们的独特偏好,加上与其他物质进行综合利用,能够使人们的视觉获得多重享受。

  1.3实现了建筑空间与材料的整合

  (1)在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应用的建筑材料在造型以及颜色等方面必须要适合所在的空间结构,应该根据结构特点对装饰元素进行选择,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

  (2)建筑材料的种类不同,给人们带来的感官享受也不尽相同,只有将具体空间结构作为基础,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才能使建筑装饰材料的各项信息得到有效的体现,从而将设计理念表达不来,使设计材料本身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1.4建筑设计与材料美学特点

  (1)现代建筑在装饰设计方面比较注重新旧材料的有效融合,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提升建筑空间的艺术感和科技感,使用户在品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

  (2)随着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工艺理念在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要求在对材料进行加工时,使新材料能够具备传统材料的质感,并减少材料应用的环保问题,使低成本带来的独特装饰风格得到完美的体现,这对于材料的创新应用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只有将艺术和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使装饰设计获得更高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1.5绿色材料影响

  所谓的绿色建筑材料,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节能减排思想在建筑领域有效渗透之后的结果,而这也是未来建筑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方面的表现形式以及设计思路进行了有效开拓,例如,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光环境设计内容,对太阳能产品、光导纤维以及先进玻璃产品进行有效的应用,不但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传统建筑在节能方面的能源消耗。又如,在对建筑室内墙体进行装饰设计的过程中,大量应用硅藻泥材料,其不仅能够对建筑墙面进行有效的保护和装饰,还能消除室内甲醛,满足了建筑装饰设计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需求。

  1.6节能环保材料影响

  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节能环保型材料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其中较为典型的材料有以下几种。即导管产品、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太阳能产品、阳光控制膜玻璃以及遮阳产品等,能够在建筑物的走廊乃至地下室当中引入自然光,减少照明消耗,通过硅藻泥、贝壳粉等材料的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同时还能对生活垃圾以及吸烟产生的以为进行吸附和分解,具有良好的室内优化作用。而合成新石料主要是由天然石的尾矿、废渣或废料经过加工形成的,在价格方面要低于天然石,但却能将天然石料当中的缺陷有效改良,不易出现裂缝而且造型更加灵活,具有辐射低、耐久性强的特点,属于较为常见的绿色装饰材料。

  1.7新型材料影响

  随着生态环保型材料的发展,此类材料已经可以进行清洁生产,而且产品生态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能够作为再生资源进行使用,而对于建筑装饰设计而言,对常规能源进行节约使用是其实现生态发展的重要方向。利用现代科技研发的保温墙体、调光玻璃、热反射玻璃以及吸热玻璃等新材料在性能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此外,节能型构件及产品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使节约常规能源的设计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建筑装饰设计当中,室内植物是非常重要的装饰手段,而植物本身能够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同时还具有清除空气当中细菌、苯以及甲醛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室内环境的健康性,其生态美学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对扩大绿化,实现室内与室外绿化环境的高度融合是设计的重点所在,目前,较为常见的设计方法包括,室内无土栽培、防水处理以及腐植土生成等技术,为建筑装饰中的绿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障,而在建筑装饰过程中实现多层次的绿化设计,不仅能够对地面绿化进行补充,还可以将建筑内部绿化与自然采光和通风结合起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2建筑材料未来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

  2.1绿色装饰材料发展

  绿色材料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能够满足生态环境保护,适合人类生存、具有健康环保特性的新型建筑材料,这种材料的优势和是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在对材料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会对废料垃圾以及废渣进行大量的使用,将其作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能够使自然资源的消耗有效降低;

  ②在生产材料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可再生性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且生产工艺能源消耗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能够对生态平衡加以维持;

  ③采用清洁性的生产技术对材料进行生产,避免材料应用以后对建筑内容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④材料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明显的多功能特性。

  2.2装饰材料的未来发展特点

  对于建筑领域而言,除了要对绿色环保型材料进行发展之外,还要注重复合型材料的发展,如透明混凝土、木塑材料以及纸塑材料等等,通过对多种材料进行复核,使这些材料的优点能够得到有效的融合,从而改善材料单一的问题,使建筑装饰需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还要对智能材料的发展保持重视,通过系统协调材料的有效运用,在环境、地点以及时间的影响下发挥作用,使人们在建筑装饰方面的多样性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参考文献

  [1]李天雷.浅谈建筑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8,7(1):58.

  [2]林琳.浅谈建筑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J].建筑建材装饰,2017,5(22):3~4.

  [3]卢家山.刍议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J].中国房地产业,2018,3(11):193.

  [4]胡媛媛.分析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8,2(9):106.

  [5]邓祥利.谈建筑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J].房地产导刊,2018,7(29):209.

  [6]华谢丹.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影响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9):708.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篇21

  摘要:住宅设计的开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作为一种使用建筑,简单的住宅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原因在于人们对居住的环境有了更好的期待和追求,智能化的楼宇设计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智能化将建筑内的服务设施和楼宇的安全设施联系在一起,由此实现楼宇设计的智能化,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为人们提供舒适且便利的生活环境,应用智能技术在楼宇设计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物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现代建筑;网络技术

  1楼宇智能化的概念及发展

  1.1楼宇智能化的概念

  楼宇智能化主要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结合建筑物内部的技术,例如,通信技术、消防技术和监控技术的统一,由此实现建筑物内部设施的统一管理,利用高新技术实现楼宇设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由此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1.2楼宇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1)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就目前来看,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已经成为智能楼宇设计的主要方向,原因在于人们注重提升生活品质,需要更多人性化的服务来支撑楼宇设计,加之对于楼宇设计要求的精细,因此智能化的楼宇设计需要综合以上两点,不断提升设计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是最终目的。

  (2)多元化智能楼宇设计在开始建设的初级阶段,其各方面的功能设计十分不完善,但在设计进行过程中,功能设计更加完善,当前多元化的特征已经成为智能楼宇设计的显著标志,初始阶段的智能楼宇设计只是简单的为人们提供智能服务,当前的智能楼宇设计在实现基础智能管理的过程中还注重为人们提供很多人性化服务。

  2楼宇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楼宇智能化的发展,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智能楼宇建设的目标主要有三点,第一,为居住者提供安全舒适且便利的优质服务;第二,建立起先进的综合管理模式;第三,注重节约能耗,降低建筑的成本花销,以上目标的实现和楼宇智能技术的应用状况有关。

  2.1BAS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系统

  BAS系统是智能楼宇设计技术中的核心,其在智能化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电器设备,BAS系统能够直接对智能楼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故障发生的状况实施监督,一旦发现故障产生会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抢修。由于BAS系统会根据外部环境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自行调控,能够为人们提供十分舒适的环境温度。此外,BAS系统还可以良好管理楼宇内部的照明系统和通风系统,保证人们无时无刻处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BAS系统的整体结构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管理层、自动化层和现场层。该系统的核心结构是管理层,其对整个系统实施监控,通过每一个计算机的终端来实施数据的交换,自动华层主要是对管理层指令的一种监测。

  2.2安保系统

  安保系统是继BAS系统之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基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生活需求,安全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智能楼宇中的安保系统主要通过先进的电子技术和BAS系统对楼宇的内部环境实施监控,由此来保障人们生活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智能楼宇的安保系统能够对居住空间实施全天候的全方位监控,还能将监控画面保存,方便查看。门禁系统主要针对智能楼宇内部的车辆和人员进行识别,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门禁系统能够实现对讲、遥控器和计算机的构成处理。一旦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门禁系统监督的范围只有,系统能够完成身份识别,监视器的人员能够良好识别图像信息,然后能通过设备将监督的画面直接传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实现信息和内部存储的信息对比,对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如果身份认证通过,通过遥控发布允许进入的指令。防盗系统能够十分高效的针对楼宇设计的内部环境实施监控,辅助以报警的警铃,一旦突发状况产生,报警系统就会根据系统程序开始报警。监控系统是最常见的一种安保系统,其出现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地方,例如,宾馆、停车场、住宅小区等地方都存在监控。监控系统的安装能够全天候的对楼宇附近的环境和内部人员动向、车辆动向实施监督,利用高清摄像头将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实施监控,将监控记录都保存在设备硬盘中,方便以后的查看。

  2.3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的设计对我国人口密度的重要性很高,智能楼宇的应用最多的地方就是宾馆,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由此可见,就智能楼宇的设计来说,消防系统的设计是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智能楼宇设计中的消防系统设计主要采取的是计算机远程监控和报警的方式,其中还安装了闭式自动灭火装置,针对楼宇内部环境实施监控,主要监控的对象是烟雾的浓度,一旦发生烟雾浓度符合火灾发生条件的时候,消防系统就会将火灾发生的地点信息传送到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就会发生警报,由此通知整个楼宇内部的人员开始疏散,一旦烟雾的浓度上升到关键点,闭式自动灭火装置就会开始自动灭火,为消防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缓解火灾的蔓延范围。由此可见,智能楼宇设计中的消防系统设计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智能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消防系统的稳定性。

  2.4声频系统

  声频系统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常见的失物招领、寻人启事和火灾报警等过程都需要声频系统的支撑,此外,音频系统能够在人们紧张的时候为人们播放轻松优雅的歌曲,能够良好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舒缓工作压力,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片刻的安静。结语: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智能化楼宇的设计集合了多项技术,例如,通信技术、消防技术、安全技术等,作为高科技建筑的一种,智能楼宇的设计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住房需求,实现住宅设计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提升了建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节约了很多劳动力,能促进人们实现理想生活。

【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精选21篇)】相关文章:

国际贸易实务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论文03-17

浅谈港口机械制造未来发展趋势08-15

浅谈财务会计发展趋势论文03-24

浅谈历史意志研究论文07-04

浅谈工程力学发展趋势与理论研究10-09

浅谈物流的客户服务研究论文07-23

浅谈关税会计处理研究论文06-30

浅谈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论文06-16

浅谈史学研究入门及论文写作论文09-20

当代财务会计发展趋势研究的论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