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的德育论文

时间:2020-09-03 10:01:22 护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护理学的德育论文

  道德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明确的,就是建构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德性。 而要建构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德性,离开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自觉,是不可能完成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护理学的德育论文,欢迎阅读。

护理学的德育论文

  护理学的德育论文一

  护理职业道德是调整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护理人员相互之间、护理人员和社会之间以及护理人员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护士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与健康,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尤显重要。临床实习是护生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时期既是培养护理学专业技能的重要时期,也是护理职业道德养成的关键阶段。

  实习生一方面接受带教老师专业技术的传帮带,另一方面还要更多地接受实习基地医院文化的熏陶、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实践。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是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服务的商业化日趋明显,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何有效地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是护士队伍建设的一项新课题。

  1、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

  1.1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脱离

  目前国内有关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学校里,并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而社会实践才是学生们认识社会、了解职业范畴,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和医院,才有可能真正实践职业道德,增加职业责任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护士。

  1.2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性

  如果只从认识水平来评价,具有一定学历和知识文化层次的大专学生,经过学校的专业化培训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平。但是,如果将其实际的道德职业行为作为评价标准,则有部分实习护生在职业道德认识与职业道德行为之间出现了反差。

  1.3医院选人育人存在重貌轻德、重才轻德的现象

  如医院在从实习生中挑选准护士时,将面试作为第一环节,主要挑选外形好、会表达的学生,第二环节便是理论和操作考试,从过了面试关的学生中挑考试成绩优良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而偏偏忽视了学生的职业思想道德的考察。在育人方面,重技术、轻医德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带教老师中,一些临床老师认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在学校完成,医院则是要教学生如何掌握护理技术,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对实习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行、理想追求不在意、不要求。

  2、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的原因

  2.1教育因素

  一方面,受教育形式的影响,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局限在课堂和课本,教学方法死板,与现实脱离。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德育工作马虎应付,工作不注意方法,深入学生不够,没有深入细致了解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些都是造成部分学生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下降的原因旧。

  2.2社会因素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利益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容易诱发人们自私、自我、拜金的思想,造成大学生思想的倾斜。同时,一些客观存在的明哲保身等社会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使得部分大学生道德感、正义感麻木或缺失,造成了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下降旧。

  2.3环境因素

  医院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文明建设。医院里少数素质不高的护士影响了整体护理队伍,其中

  2.4个人因素

  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护理工作低人一等,没有把护理工作作为奋斗的终身事业,她们有的入学动机不纯,选择护理专业是出于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等各种其他原因。入学后,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得一些学生受其他专业的影响,心理不平衡。

  3、临床护理实习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有效路径代

  3.1将职业道德表现列入实习生考核内容

  德育实习计划与护理技能实习计划同时进行,两项实习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培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服务的职业操守。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在每科实习结束时进行评定,由老师、其他医护人员和患者三方对学生从思想医德、劳动纪律、尊师互助、业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推荐毕业分配等的重要依据。职业道德考核不及格者,及时给予教育指导,在转入下一科室时继续观察,直至合格。

  3.2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选拔带教老师时必须将职业品德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指标。作为带教老师应做到既传知识、带技术,又传医德、带作风,帮助学生在护理实践中提高医德认识,培养医德情感和医德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护士形象。

  护理学的德育论文二

  精神科病房中患者缺乏自知力,发病期缺乏自我行为控制和照护能力,对治疗不合作,在病态支配下,自我伤害、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时有发生。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做好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特殊治疗的护理、异常精神和行为的护理[3].本文观察精神科护士开展伦理道德教育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 2013 年、2014 年在衡水市精神病医院工作护士 98 名,工作时间≥1 年,对调查知情同意。

  男性 23 名,女性 75 名; 年龄 23~50 岁,平均( 29.07±3.24) 岁; 主管护师及以上 21 名( 21.42%) ,护师 19名( 19.39%) ,护士 58 名( 59.18%) ; 文化程度: 中专12 名 ( 12. 24%) ,大专 38 名 ( 38. 78%) ,本科 48 名( 48.98%) .护龄: 1 年以上 12 名( 12.24%) ,3 年以上 23 名( 23.47%) ,5 年以上 37 名( 37.76%) ,10 年以上 26 名( 26.53%) .已婚 52 名( 53.06%) ,未婚46 名( 46.94%) .

  2014 年开展普通授课教学,包括护理伦理学课程学习,并举办知识竞赛、传统三字经教学,编制了《精神科护士三字经》。医院创立了精神科护士 QQ群、精神科护士微信公众平台。以此为媒介,根据医院工作现状,同步传输医院护理工作通知、工作精神、励志格言等为护理工作提供风向标及行为准则。

  开展护理礼仪培训,礼仪与文明规范同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外形素养。积极推介本院先进护理集体和护理个人,使良好护理道德风尚得以发扬和推广,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通过对 2014 年与 2013年护理人员技术档案中各项指标分析,比较教育前后伦理道德教育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2 结果。

  2.1 护士个人质量考核测评比较 抽查 98 名护士技术档案中 2014 年与 2013 年本院自编护士个人质量考核测评表,2014 年各项评分指标与 2013 年比均明显升高,有明显差异( P<0.05) ,见表 1.

  2.2 护士执业风险统计分析、责任护士患者满意度、护士职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抽查 98 名护士技术档案中 2014 年与 2013 年护士执业风险统计、责任护士患者满意度调查、护士职业满意度调查结果,2014 年比 2013 年在护理风险发生减少,责任护士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职业满意度提高,有明显差异( P<0.05) ,见表 2.

  3 讨论。

  护理伦理( Nursing Ethics) 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基本原理,以护理道德为研究对象,探究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协调护理领域各方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科学[2].护理道德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活动中应具有的品德,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护理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护理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完善,护理道德源于护理实践,因此护理道德同护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同样发展完善的过程[3].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对护理伦理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工作任务繁重,要做好基础护理,掌握各种精神疾病的护理、各种精神症状的护理常规、精神科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及各种应急预案的流程。护理精神科患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益,做好安全防护,保守患者的隐私,刻苦钻研业务,对待患者正直无私。精神科病房工作中尤其能体现慎独精神,面对精神科病房大多无陪护的现状,面对无自知力的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做好护理伦理道德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可见,通过在 2014 年开展护理伦理道德教育,医院各项护理管理指标显着改善,护理人员技术档案中护理个人质量考核测评各项因子制度执行情况、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护理礼仪测评、护理安全管理、责任制护理、护理培训等与 2013 年相比均改善显着。表明精神科护士开展伦理道德教育可有效降低护士执业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病房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戴晓婧。护士对护理工作中伦理问题的认知评估表的初步编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 12) : 84.

  [2] 林菊英。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7.

  [3] 姜小鹰。护理伦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8.

【护理学的德育论文】相关文章:

1.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

2.德育论文格式

3.德育论文答辩

4.关于德育论文的答辩稿

5.医学生的德育论文

6.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7.英语教学德育论文

8.初中政治课堂德育论文

9.德育论文-英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