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应用研究

时间:2020-10-02 19:16:14 护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应用研究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证型及主要的临床症状选用中医护理方案中的中医护理技术对病人进行辨证施护,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应用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应用研究

  胃脘痛是我国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以胃脘疼痛、胃脘胀满、嗳气反酸、纳呆为主要临床症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从常见证候要点、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难点、护理效果评价等方面予以明确。我院脾胃科运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中的.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对胃脘痛病人进行护理,并与常规护理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脾胃科治疗的胃脘痛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1岁~67岁,平均43.6岁。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6岁~65岁,平均44.6岁。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用药、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情志护理。观察组进行辨证施护。①辨证分型[1,2]:肝胃气滞证8例,症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肝胃郁热证8例,症见胃脘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脾胃虚寒证5例,症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脾胃湿热证4例,症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胃络瘀阻证31滞;脾胃气虚证2例,症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②按照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中的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措施对病人进行护理。针对病人的主要症状采取的辨证施护方法包括活动指导、饮食/水、深呼吸/肌肉放松、体位、排便指导、情志护理、腹部按摩、口腔清洁等。主要选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包括穴位贴敷、耳穴贴压、艾灸、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等。

  1.2.2观察指标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胃脘痛的疗效评价指标。按症状改善率=(护理前总积分-护理后总积分)/护理前总积分×100%,评价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痊愈(好):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较好):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4%;有效(一般):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疗效指数30%~69%;无效(差):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中医学认为,胃脘痛主要是由长期饮食不节、寒湿内侵、七情刺激、劳倦内伤[3],致使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水湿运化障碍,阻滞为瘀、郁而化热、胃失和降所致。护士应根据病人的证型及主要的临床症状选用中医护理方案中的中医护理技术对病人进行辨证施护,同时进行饮食、生活起居、情志护理上的指导。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措施及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淑萍。胃脘痛的辨证施护[J].全科护理,2012,10(5A):1183.

  [2]皮大鸿,潘东洪。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10B):3658-3659.

  [3]汤万好,韦贞决,陈燕群。隔姜灸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4,12(27):2529-2530.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应用研究】相关文章:

1.中医如何护理病人

2.中医护理简历

3.如何做好护理减轻癌痛

4.中医护理简历模板

5.中医护理简历范文

6.如何深化中医科整体护理

7.中医护理痛经方法介绍

8.浅谈中医护理的评估

9.女性腰痛中医的按摩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