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0-08-31 19:58:04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对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思考

摘要: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存在的问题:追求热闹,问题过多,走向“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好教,不是为教学服务;过于追求眼前的成绩,不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拓展性、探究性问题,发现型、创造型问题等开放性问题比例太少;总考虑优秀的学生等。
 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原则:问题要明确、清晰、突出重点;问题要适时;问题不宜太多;设计问题要面向全班同学;问题要有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策略:优化问题的形式:“趣问”;优化问题的切入点:“巧问”;优化问题的发式:“曲问”;优化问题的内容:“精问”。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有效设计问题的原则  有效设计问题的策略

对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探究是个体围绕着问题或任务进行的一种探索活动。因此,“问题”是探究的起点。“问题”是探究活动得以产生的最基本前提,也是探究的核心。探究的实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和发现。从本省选用的化学教材的微观结构看,教材栏目丰富多彩,如“你知道吗”、“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等,都尝试将问题引入教学。赵凯华教授在第四届全国中学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好的老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赵教授认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法没有说到点上,培养“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取决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强烈,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设计问题进行启发。因此,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有效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能力,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为扎实地搞好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笔者对高一年级的部分学生中对教师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进行了调查:(1)有20.8%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少或极少提问,这说明许多教师上课自己讲自己的,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存在满堂灌现象。还有47.4%的学生认为问题太多,造成学生穷于应付教师的问题,没有自己整理知识的时间。(2)43.1%教师设计的问题大部分太简单,答案往往不问而知,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教师更是明知故问,显然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老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还有21.6%的学生认为问题太难,不能由此及彼,产生联想,百思不得其解,为处理几个问题老师排除万难,甚至还是解不开,学生更是启而不发,这两者均造成课堂效率极低。(3)56.8%看出教师只习惯叫好学生回答,很显然他们的答案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错误,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时候更是如此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则成了旁观者,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认为能叫差生回答的只有13.3%,这极大的打击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29.0%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问题有启发性,而46.2%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问题没有启发性,设计的问题不能使学生产生新的疑问,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没有多大帮助。结果表明: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为了追求热闹,提问过多,走向“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为了教师好教,不是为教学服务;过于追求眼前的成绩,不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拓展性、探究性问题,发现型、创造型问题等开放性问题比例太少;总考虑优秀的学生等。面对教师对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设计问题的状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教学应以通过有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能力、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所以根据学生现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其提问能力应该是中学化学教学不可忽视的任务之一,也是实施探究教学的重要内容。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设计问题让学生既能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则成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明确、清晰、突出重点。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应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知识应注意从多角度、多侧面设计问题,力求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主要的知识,即问题要突出重点。对于教学中的难点也应加大提问的力度,设置多种水平的问题,使问题从不同的方向逼近难点,从而化解难点。如学习“乙”知识时,加成反应是重点之一,对此应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以加深学生的认识:①乙加成反应中键的断裂和形成情况如何?②反应前后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③有机物饱和程度前后有何变化?④加成反应有何特征?⑤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⑥如何判断加成反应?⑦乙与溴的加成反应有何应用(分离鉴别CH4与C2H4)?再如,有机物的结构知识抽象难懂(如烃的结构)。为此可设置一定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如就烃的结构要提出如下问题:①在乙分子中6个原子处于什么关系,相邻键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②在丙分子中有几个原子共平面,相邻键之间的夹角约是多少度?复习阶段还可提出:在什么物质中还有键之间的夹角为120O的情况?在下面的分子中可能有几个原子共平面?H3C-C≡C-CH=CH-C2H5
 2、问题要适时。问题该作铺垫时就铺垫,该作归纳时归纳,要把握最佳时机,使之能化解难点、深化认识,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学习“苯”知识时,可先向学生出示苯的分子式,设计问题:C6H6若为链烃,其结构式如何?学生此时可写出:H3C-C≡C-C≡C-CH3 CH2=CH-C≡C-CH=CH2 等多种形式。此时,再让学生分析上述烃能否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明确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应适时地提问:苯(C6H6)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是为什么?这就逼近了苯分子的结构: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3、问题不宜太多。一堂课如果有太多的问题,让学生长时间地处在思考中,学生就会厌倦、懈怠、生成的质量就会明显下降。要给学生足够的练习、讨论时间,多设计一些问中有练、练中有问的题型,提问与练习两者互相融合。
如学习“苯的同系物”的概念时可提供如下四个问题就够了:(1)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2)苯的同系物与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什么?符合这一通式的是否都是苯的同系物吗?(4)列举一些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判断是否是苯的同系物?
 4、设计问题要面向全班同学。“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然而,有不少教师往往喜欢提问少数“尖子”学生,而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总是怕他们答不出或答不正确而避开他们,“尖子生”成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常客”。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参与,而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导致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每况愈下,所有这些都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中等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并注意用适当的语言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听,如“现在请××同学来回答,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回答得是否正确和完整,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使人人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责任。
 5、问题要有层次性。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如在学习“原电池”的知识时,用去掉带钮扣电池的音乐贺卡与插着Zn片和 Cu片的柠檬相接后发出音乐声,以实验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出原电池定义后,以学生演示实验解释原理,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程序进行讨论:(1)、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锌和铜哪个更容易失电子?(3)、氢离子在哪得到电子,这些电子是谁失去的?(4)、实验中的电流是怎样产生的?(5)、电流和电子流动的方向?(6)、设计并动手组装原电池,写出体会?为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原电池原理,利用微机软件模拟原电池原理讲解,在由静到动,由微观到宏观,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中,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整个原电池闭合回路的形成过程。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决,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
 6、要学会有效评价。有效问题总是和有效评价紧密相连的。有效问题离不开有效评价,不要使用“好极了”或者“你真棒”等等这种程序化的、毫无意义的评价,真正有效的评价应该是真实而真诚的,做老师的应该尽力澄清、综合处理、扩展、修改、提升或评价学生的回答。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策略
 1、课堂问题的形式:“趣问”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设计问题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要故意用偏、难、怪的题目使他们感到难堪。优化课堂问题首先教师要从生活、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构成提问序列,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使学生喜闻乐答,让学生有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受,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如在学习“SO2的漂白性”时,可借助多媒体投影两副银耳的图片:一副是洁白的银耳,另一副略带黄色。然后,设计问题:同学们,假使你买银耳,你买哪一种?在学生的热烈交流中提出SO2具有漂白性。
 2、课堂问题的切入点:“巧问”
 “浅”是提问的大忌。“有疑而问”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浅显的问题往往问而无疑,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是互动地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怎么也懂不了。只有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做到巧问,只有巧的问题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丰富联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课堂教学中。如在学习《化学键》知识时,化学键的定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课堂上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字典中“键”字的原意是什么?学生查字典得出结论:指在安在车轴上管住车轮不脱离车轴的铁棍。此时,可再设计问题:物质内的铁棍是什么?学生受到启发马上联系到化学键的定义。
 3、课堂问题的发式:“曲问”
 “直”是直问,直截了当,单刀直入,这样的问题不拐弯抹角,但是,按照常规思路正面直接发问,往往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曲”是指问题答案不能浅显直露,而应该让学生通过仔细思考才能发现。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所谓“曲问”,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所谓“直问”就是一味正面进攻,不会迂回包抄。曲问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直问则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如在学习“甘油的吸湿性”时,课堂上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我们现在使用的粉笔是无尘的,它可以自身有效的防止粉尘的产生,为什么这种无尘粉笔能防止粉尘的产生呢?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可能有些困难,这是教师可以稍作点拨:我门打扫讲台上的灰尘时候为什么要洒水呢?,学生受到启发联系到洒水是防尘的,因此得到答案:无尘粉笔能防止粉尘的原因是粉笔中加了适量的甘油,同时得出“甘油具有吸湿性的性质”。
 4、课堂问题的内容:“精问”
 “碎”是提问设计的通病。教师设计的提问太多太杂,将导致课堂教学外紧内松,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松松垮垮。“满堂问”其实就是“满堂灌”的另一种翻版,这是表面上的互动,形式上的互动,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负担。“精”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避免繁杂琐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优化,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如在学习“NH3的喷泉实验”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NH3能做成喷泉实验的原因是什么?(2)在这个实验中把NH3换成CO2能否做成喷泉实验?若不成怎样改才能做成喷泉实验?(3)气体能做成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当然,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教师必须针对每堂课的具体特点,根据自身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
 课堂问题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惑,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设计出有效问题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课堂问题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问题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上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问题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古希腊的一位学者说:“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问题正是这种星星之火。
 参考文献
 1、《教育新理念》  袁振国主编    教育出版社   2004年11月用简体中文出版
 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设教学设计.长春》  吴俊明,倪志刚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中学教育实践研究》  叶卫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 张汉昌、赵菡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5、《最佳课堂教学案例》    余艳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和研究》  施良方、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提问题》  赵承忠  湖北教育   2002(2)

【对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思考】相关文章: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论文

2.如何有效招聘中端人才问题分析

3.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策略论文

4.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优秀论文

5.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教育论文

6.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论文

7.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教育论文

8.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路向的若干思考论文

9.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