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国内市场规模对出口贸易分析论文

时间:2020-06-29 12:15:44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和印度国内市场规模对出口贸易分析论文

  引言

中国和印度国内市场规模对出口贸易分析论文

  Krugman(1980)借助模型推导发现本地市场效应现象的存在,即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前提下,那些拥有较大国内市场的国家将成为净出口国。中国和印度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同时两国近些年经济发展增速较快,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平均经济发展增速,这使得两国各自的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中国,2010年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并逐渐逼近全球第一美国。因此,笔者拟选取法国、英国和德国来比较研究中印两国对上述三国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

  围绕本地市场效应进行的研究有很多,然而将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印对比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却是寥寥无几,较为典型的为范爱军和刘馨遥(2011)对中印工业制成品对美国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相较于现有研究,笔者将中印的双边贸易伙伴国进一步拓展为英国、法国和德国。

  研究方法概述

  (一)实证模型

  此方程反映了两国的贸易状况取决于两国间的市场规模和要素禀赋,其中,lnYi-lnYj反映两国相对市场规模,lnyi-lnyj反映两国相对要素禀赋,因此β1a-β3a体现了两国贸易中市场规模作用的效果,β2a-β4a则体现了要素禀赋作用的效果。当β1a-β3a>0时,两国贸易中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反之,则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

  依据联合国SITC2标准的商品分类,工业制成品主要为SITC5、6、7、8、9类商品,依次为化学和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产品和未分类的其它商品。由于9类即未分类的其它商品的数据不完整,且不具有代表性,故笔者将其剔除,不予考虑。实证模型中中印与英法德的双边贸易数据均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Comtrade),各个国家GDP以及人均GDP数据均来自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另外,对于部分年份贸易数据存在缺失的商品类别,在实证研究时予以剔除。最后,上述所有数据的采集区间为2000-2013年。

  实证结果与分析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对比中印两国的本地市场效应情况,故在此仅罗列有关本地市场效应的运算结果部分即β1a-β3a。

  (一)对英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

  从表1中可看出,中英双边贸易中,共有21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的β1a-β3a为正值且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依据系数值的大小,从大至小依次为85类鞋类产品;75类办公设备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84类服装及服装辅件、饰物;81类卫生、管道、供热、照明灯具及配件;76类通信设备、音频复制录制设备;83类旅行用品、提包及类似用品;63类软木、木及软木制品;64类纸、纸板、纸制品、纸板制品;66类未列明的非金属矿物制品;82类家具及其部件;67类钢铁;62类未列明橡胶制品;65类纺纱、纺织物、未列明人工纺织物和有关纺织产品;51类有机化学品;77类电气机械、仪器和用具及零件;89类未列明的杂项制品;55类精油和香水材料、卫厕和清洁配制品;69类未列明的金属制品;52类无机化学品;74类一般机械设备及零部件和88类摄影设备和供应品、光学产品、手表等。很显然,中国与英国在上述21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的双边贸易中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即中国可通过扩张国内的市场规模来促进本国上述21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的对英出口,其中85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最大,88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最小。

  至于印度,在印英双边贸易中,共有3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的β1a-β3a为正值且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依据系数值的大小,从大至小依次为79类其他交通设备;54类医药产品和63类软木、木及软木制品,本地市场效应系数分别为3.27、1.86和1.63。很显然,印度与英国在上述3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的双边贸易中,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即印度可通过扩张国内的市场规模来促进本国上述3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的对英出口,其中79类商品的出口促进作用最大,54类商品次之,63类商品最小。

  综合来看,在工业制成品的对英贸易中,中国的本地市场效应现象十分突出,而印度相差很多,仅有3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另外,中印在63类商品的对英贸易中都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现象,其中,中国63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为1.68,而印度为1.63,这也预示着随着印度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在该类商品对英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会受到印度的负面冲击。

  (二)对法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

  从表2中可看出,在中法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中国有15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依据本地市场效应系数值的大小,从大至小依次为76类通信设备、音频复制录制设备;85类鞋类产品;75类办公设备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81类卫生、管道、供热、照明灯具及配件;63类软木、木及软木制品;82类家具及其部件;52类无机化学品;64类纸、纸板、纸制品、纸板制品;66类未列明的非金属矿物制品;84类服装及服装辅件、饰物;65类纺纱、纺织物、未列明人工纺织物和有关纺织产品;68类有色金属;77类电气机械、仪器和用具及零件;71类发电机械设备和72类个别工业专用机械。这些反映出中国可通过扩张国内的市场规模来促进本国上述15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的对法出口,其中76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最大,72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最小。

  在印法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印度有5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依据本地市场效应系数值的大小,从大至小依次为88类摄影设备和供应品、光学产品、手表等;76类通信设备、音频复制录制设备;82类家具及其部件;63类软木、木及软木制品和54类医药产品。这些反映出印度可通过扩张国内的市场规模来促进本国上述5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的对法出口,其中88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最大,54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最小。

  综合来看,在与法国的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中国工业制成品的本地市场效应比印度更具有普遍性。另外,中印在63、76和82类商品的对法贸易中都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现象,其中,中国63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为1.40,小于印度的2.18;中国76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为2.55,小于印度的3.68;中国82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为1.34,小于印度的3.24,因此,在这三个种类商品的对法贸易中,印度对中国的本地市场效应形成巨大威胁。

  (三)对德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

  从表3中可看出,在中德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中国有11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依据本地市场效应系数值的大小,从大至小依次为84类服装及服装辅件、饰物;75类办公设备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85类鞋类产品;64类纸、纸板、纸制品、纸板制品;82类家具及其部件;63类软木、木及软木制品;81类卫生、管道、供热、照明灯具及配件;76类通信设备、音频复制录制设备;89类未列明的杂项制品;66类未列明的非金属矿物制品和83类旅行用品、提包及类似用品。这些反映出中国可通过扩张国内的市场规模来促进本国上述11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的对德出口,其中84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最大,83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最小。

  在印德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印度有5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依据本地市场效应系数值的大小,从大至小依次为88类摄影设备和供应品、光学产品、手表等;79类其他交通设备;81类卫生、管道、供热、照明灯具及配件;55类精油和香水材料、卫厕和清洁配制品和58类人造合成树脂和塑料材料、纤维素酯类等。这些反映出印度可通过扩张国内的市场规模来促进本国上述5个种类的工业制成品的对德出口,其中88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最大,58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最小。

  综合来看,在与德国的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中国工业制成品的本地市场效应比印度更具有普遍性。另外,中印在81类商品的对德贸易中都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现象,其中,中国81类商品的本地市场效应系数为1.01,小于印度的2.02,因此,在该类商品的对德贸易中,印度对中国的本地市场效应形成巨大威胁。

  结论与启示

  本文借鉴Schumacher的实证模型对中印两国与英、法、德三国的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发现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在与英、法、德三国的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相较于印度,中国的本地市场效应更具普遍性。在与这三国的双边贸易中,中国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工业制成品的种类数分别为21、15和11个,而印度则分别为3、5和5个,明显比中国逊色不少。

  第二,在与英、法、德三国的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中印两国本地市场效应之间的相互干扰对中国的影响较小,而对印度的影响较大。因为在与英、法、德三国的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中印两国同时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工业制成品的种类数分别为1、3和1个,而这相对于中国两位数以上的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工业制成品种类数,就显得小了不少,而相对于印度,则是一个不小的数值。

  第三,在中印两国同时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工业制成品中,印度本地市场效应系数高于中国的工业制成品种类数较多。具体体现为在与英、法、德三国的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中印两国同时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工业制成品的种类数分别为1、3和1个,而印度本地市场效应系数高于中国的工业制成品种类数分别为0、3和1个。

  第四,在与英、法、德三国的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中,相较于印度,中国的本地市场效应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部分工业制成品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与否不因贸易国的改变而轻易发生变化。具体体现为中国与上述三国的双边贸易都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工业制成品种类数为8个,而印度为0个。

  基于上述结论可知:现阶段,中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国内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机会,扩大相应类别商品对英、法、德三国的出口,而长期内,个别商品类别的本地市场效应会受到印度的冲击,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其它非国内市场因素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中国和印度国内市场规模对出口贸易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融资对国内股价波动的分析

2.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论文

3.中国技术哲学:历史现状和趋势分析论文

4.中国内审和西方内审的区别

5.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论文

6.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7.对目前中国ASP市场的分析

8.国内哲学史课程革新实效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