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优化探索论文

时间:2020-06-20 10:54:53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优化探索论文

  一、对新建专升本院校古代文学课程优化的几点思考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优化探索论文

  诸多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针对新时期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予以细致分析,诸多的关注和研究皆立足于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观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的优化,尤其重视课堂教学这一创造价值的过程,力求让这门传统的经典课程的教学实践更接近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新建专升本院校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新问题,在借鉴其他高校的课程优化经验基础上,可做以下几点思考:

  1.如何在课时相对少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课堂讲解与课后引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考虑讲解内容的精选和学生课下自学内容的引导。课堂讲解内容在基本遵循教材内容顺序的基础上,予以相对灵活处理,或做比较性知识展示,或做分类式知识传授,在精讲内容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课后自学内容,以保障教、学双向沟通的有效和高效。

  2.如何将传统知识传递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以更广泛的知识传递方法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研读层面的兴趣?在保持传统教学内容的传递途径的优势同时,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甚至飞信、QQ等,增强教学的直观化、情景化、形象性及生动性,构筑一个多元互动的网状教学结构,形成一种开放性、灵活性的教与学的状态。把传统文化中最贴近心灵需求和强化人文关怀、最有生机和魅力的内容通过更广泛的途径和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传递和解读出来。

  3.如何保障知识传授主体业务能力的不间断提升?知识传授主体理应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做知识传承教授与经典研读引领的结合教学,能够担当学生研读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达到以上目标,一则教师可充分利用参加学术研讨会、出外访学进修、攻读学位等方式促进专业研读能力的提升,二则教师可尝试以古代文学课为基础,开设相关专业选修课,如此则可以以古代文学课为面,做“面”的拓宽工作,以专业选修课为点,做“点”的深化工作。

  4.如何加强学生课后学习的自主性?大学课堂面对的是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且有一定的时间可供学生自行掌控,因而大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对已有知识的传递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方法的传授和引导。给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则能力的培养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二、古代文学课程优化的可行性方案

  我们不妨试一试以下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为古代文学课程优化尽一点心力。

  1.增加古代文学课课时。新的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应该允许做更利于教学的合理修订,可重点考虑在新的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增加古代文学课课时,加强对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把握,以利于做细致地讲解。在增加课时的基础上,做好课堂教学内容选取的优化工作和课下学习内容的引导、督促和检查。

  2.合理分配文学史与作品选教与学的比重。以对作品的掌握带动对文学史的了解,力图避免出现教授和学习本末倒置的状况,力求以作品为中心,精读加泛读,让学生在切实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的前提下,在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的积累上,了解文学史发展线索和主要作家风格,进而循序渐进地增强辨析鉴赏能力,避免学生因不了解作品或者对作品了解不够而忽视古代文学课的价值。

  3.联袂古代汉语、古代文论、古代文化知识等相关课程。基于这一系列课程部分内容上的相同、相近和相关,将其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联系,以促进教学效果。

  4.增设诵读课。让学生在聆听和吟诵中感受经典之美,改观“只学习,不读书”现象。学生之所以不读书,一则懒惰,不去读;二则没时间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学习效果由量转为质的重要保障,应该将读书积累放在前提性的地位。如霍松林先生在2002年“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上所强调:“熟读好书,古代文学中的名著名篇都能背诵。伴随博览、熟读、背诵而来的,首先是识解的高远和品德、情操方面的潜移默化,其次是对于诗词骈散等各种文体的娴熟和运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刘鹤岩博士甚至将“熟读”经典作品列在高校古代文学课教学方法改革四个方法中的第一个。可以参考英语阅读课的设置,一周设一到两节课的经典诵读时间,使诵读从无到有,从制度化到常态化。为学生选择诵读书目,配合督促措施,以保障诵读的实际和有效实施。要求须严格,检查要落实,并且可以通过适当开展竞赛的方式督促诵读。

  5.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虽然学生对古代文化典籍接触得比较早,但是数量和深度都非常有限,导致即使是中文系的学生也存在与传统文化典籍的疏离、陌生状态。普遍的浮躁之风使得很少有学生能够静心于读点典籍,更不论通过阅读来体会人生。古代文学课一般从第一学期就开设,此时期正是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的迷茫和懵懂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导机会,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使之由阅读逐渐转向研读。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作品还可以为后期开设的古代汉语、古代文论、古典文献等课程打基础、做准备。

  6.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及网络资源和网络空间。在承继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增加新的教学手段,注重知识传授和引导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古代文学课大量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内容。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深度、追求美感、追求高效的过程。传统的课堂讲授并非皆沉闷、枯燥,只要内容、方法运用得好,一样会有充实、生动的课堂。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会令课堂更形象、更生动。课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课时压缩与内容异常繁复之间的矛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惠而不费的网络资源和网络空间,建立长效机制的网络平台和文本资料库,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校园之外,实现非实时的研讨交流,让现代信息技术为古代文学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7.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在这一方面,湖南科技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把课堂考试延伸到课外的考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局限于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积累和参与讨论、质疑、研读等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都纳入考核的范围。不能过于相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应该充分深刻地认识和预料到学生的惰性,从而严格掌控考核。

  8.注重现代化文献检索途径的传授,以加强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很多学生直至做毕业论文时仍然不知道最有效的资料搜集途径和方法,在知识查找异常迅捷、资料搜集异常便利的时代,知识的传授不再以量的丰富和密度的浓重取胜,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充分及时地利用便捷的查询工具和有效的查询方法。

  9.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以专题教学的方式加强古代文学知识的传授。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读领域,开设专家、专著、专史性质的专题课,注重专题性和学术性。高校中选修课的研究色彩一般是比较浓厚的,一者可促进教师的研读深度,二则可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10.增设本专业学术性较强的系列学术报告。让学生在听取学术报告过程中感受学术的魅力和借鉴学习方法,教师不仅做知识的中转站,更要做学习方法的传递者。学习方法的传授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学会的,这需要老师的多次示范。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新建专升本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优化确实需要细细考虑并认真实施,我们亟需通过课程优化尤其是丰富教学手段和加强阅读来实现古代文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求知的快感。通过教师的中介作用,激发起学生与古代文学课的共鸣和呼应。力求让学生通过古代文学课的学习达到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修养的目标,实现知识向能力和素质的转化。我们亟需通过课程优化,在保持学科优势、突出课程特点基础上,让古代文学课更有效地担负解读经典、传承文化的任务,更进一步体现出古代文学课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具有的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文学的形象性、情感性与审美性特征、教育功能体现出来,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无穷魅力展示出来。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优化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论文

2.探索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的论文

3.高校药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探索论文

4.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5.古代文学作品冲突探索论文

6.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思路论文

7.古代文学课程改革途径论文

8.数字媒体技术高校网络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探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