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情感教学模式解析论文

时间:2020-12-11 09:42:39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古代文学情感教学模式解析论文

  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把情感共鸣引进课堂,是克服中国当代情感教育缺失和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情感式教学法”强调以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是在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和自信的前提下,将自信教育、演讲式的授课方式、情境式、讨论式教学法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在充满情感和自信的精神状态下进行学习探索,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古代文学情感教学模式解析论文

  “情感式教学法”的构想与实施,是以一系列的心理学原理为科学依据的。一是情绪体验和情绪感染原理。教师饱满的情感构成了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这也正是将此种教学方式命名为“情感式教学法”的最主要原因。二是心理互换原理。换位思考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不竭动力,也是“情感式教学法”坚持的基本原理。三是自信激发原理。每个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有充分的自信而对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自信教育就成为了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情感式教学法也是符合关学要求的。因为审关,特别是占典文学教学这个集中的审关活动,是以情感而不是理智与外界打交道的,这是占典文学教学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注入强烈或者纯真的感情才能在关之海里沉醉。

  1 古代文学情感教学的指导思想

  当前人学专科层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背诵等缺憾,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进行了古代文学课堂“情感式教学法”的探索。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古代文学情感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减负增效,提高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2古代文学情感课堂的模式

  情感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情感”,难点在于“唤情”,“移情”,只有找准激发“情”之点,才能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的情感教学模式,力求实现从“动情”到“抒情”再到“移情”的这么一个过程“披文以入情,循路而入境”。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潜在的情感被唤醒,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即“未成曲调先有情”了。

  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探索了以下的模式。

  2. 1引入课堂

  巧设情境,以境生情—感知文本、导入情感、激发情趣,进入角色。

  引入课堂要快。教学之初通过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进行情境创设有以下类型:故事传说导入法、热门话题导入法、乡土古代文学导入法、联想对比导入法、典故诗词导入法、图片材料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歌曲影视导入法等,特别重要的是疑问悬念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解题并设疑激趣,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课堂引入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所用方法和材料要与所学内容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同时又是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2)方法要灵活多变,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切不可千篇一律;(3)设计的原则:境、情、趣、疑,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情感;(4)课堂引入时间一般要控制在3分钟以内,根据内容的不同选取最佳途径切入主题; (5)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时在课堂之初也设置一个情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做点评,引导学生用本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点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情境里带着情感、带着问题来学习。

  2. 2自主感知文本、教师引导、交流生成创新

  (1)如果文本层次较多,可以引导学生理清脉络,在此基础上朗读、理解、感悟,学生更深的情感才会“寻路而出”;在初读文本的过程中感知情感,融入情感,即“见文生情”,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即“初读悟情”

  (2)如果课文结构简单,可以通过老师有感情的范读把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听读的同学在想象和深思中逐渐对作者的深层情感产生共鸣,初步体会到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深情。在与文本初步对话后,还可以交流在“读中悟情”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在疑思中理顺情感线索。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时,可引导他们找出并体会文中提示语所蕴含的情感,然后练读,这样就能读出情感;可以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审读文题,读出情趣,读出滋味,也读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并且在情感导读课文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回读课题,内化并回应感情;也可以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把课文中的描写、叙述用自己的感受去融合、想象,由此产生感情并“身临其境”地读。

  (3)情感互动。古代文学情感课堂中的“情感互动”环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古代文学学习过程与情感形成和升华的一步,即:找出古代文学知识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使朦胧的古代文学感知清晰化,形成主观的理解与认识(即:串点成绚。“石本无火,相击而发光。”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情感“灵”起来了,师生间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体验、观点和情感,生成了新的认识,求得了新的发现,实现了智慧共享,使情感课堂更加精彩。这既是一个学生施展才华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展现教育智慧的过程,是师生自我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情感互动的主要方式有组内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主要是师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相机行事,情感点拨,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补充相关的图片和材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更加深刻,实现知识的拓展与情感的升华。情感互动并不是场而上的热热闹闹,而是 ‘思维上的碰撞;也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浅层次的互动,而是一种经过思考的、有深度的交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在上课前,老师要精心预设,只有精心预设,才能驾轻就熟,使情感课堂动而有序。

  情感互动是一个拓展、生成的过程。在情感互动时,老师要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中间来。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其生动直观、交互性强的特点激励学生参与互动。情感互动环节是对老师能否灵活驾驭课堂的一个挑战,因此,老师平时要善学、博学、审思、勤研。下面,是以《离骚》为例的教学设计:

  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人的爱国主义诗人,其英名和诗作千占流芳、万代传诵。

  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民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此句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境界?

  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关心国运,关心民生是他心之所系。但在那个时代里,人民的生活艰难悲惨,不能不使诗人哀叹不已,伤感有加。作为一个儿遭贬抑的封建士人夫,却只能仰天口叹,掩而哭泣。

  第二步:如何理解“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的思想内涵?在后文中,哪些地方还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思想?

  坚守正直,格守高洁,一心向善,九死未悔,这是屈原人格的写照,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这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一文中有最好的注脚,即“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自,而蒙川_之温鳗乎?”

  在后文中,体现作者这种思想的句子还有:“宁流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自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凰”“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先”“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余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

  第三步:引导探讨屈原人格。

  研究屈原,不能不涉及屈原的人格,即其思想、人品、情操和情感的综合。要全而研究屈原的人格,可以结合当今消费主义、有奶便是娘的虚无主义时代特征,分析屈原的愚忠表象后那亘占民存的择善固执的耿耿孤忠圈。

  第四步:从屈原的作品看“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

  立足“楚辞”本身,看楚辞香花香草的绮丽,婉转陈词的楚,追求关人的隐喻勾勒出了浪漫主义的奇诡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全而地了解并掌握其博人精深的艺术魅力。

  3魅力精讲、以声传情、建构体系、情感升华

  魅力精讲时,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讲究以演讲的方式、饱满的情感、有气势的语言来达到唤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日的`。传统使用的讲授法的优点在于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且不受时间的限制,但这种方法缺少信息反馈,容易忽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讲授时间过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运用“演讲手段”的魅力精讲虽然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注入较多的教学内容,但由于采用演讲法,可以有效地克服课堂教学的单调感,并通过学生的人声的自信回答反馈信息,锻炼其能力,产生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演讲法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有热爱而积极的情感,运用生动又有哲理的语言,还有恰当而富有感染力的动作。而教师的热爱而积极的情感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一种积极的心理气氛。这种情感上的“预热”是调动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同学们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成为古代文学情感课堂中的又一人“亮点”回。

  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魅力精讲,可以是慷慨激昂、声情并茂;也可以是巧妙设计、润物无声。总之,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民避短,使课堂更具吸引力。

  魅力精讲的时间不易太长,一般要控制在5分钟之内,语言要精炼、巧妙、深刻、有魅力,既要有知识层而的提炼,也要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占今中外一切优秀的诗篇都饱含着浓郁而深挚的情感。它们所写的不论是爱、是恨、是悲哀、是欢乐,还是愤怒,都是灵的喊叫,生的颤动。例如:

  屈原的《离骚:“民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是多艰”,抒发了忧国忧民的哀惋的情怀。

  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斩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愿望。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宝刀不老,表达了愿为收复中原人地而驰骋杀敌的壮志豪情,并以此喻写、衬托抗金义士的坚强勇武及收复失地的壮志。全诗意境开阔,气魄恢宏,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诗贵真情。这种真情,自然,不应是浮泛的,而应是深厚的,不应是病态的,而应是健康的,不应是卑下的,而应是高尚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论是痛公、悲哀、欢乐、喜悦,都应是在诗人生命的熔炉里锻炼过的真金,都应该是诗人高洁人格的体现。一个真正的诗人总是出以自己真实的体验,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灵魂,甚至不隐藏和掩盖自己的弱点和局限。诗人以自己的人格真诚换取读者真诚的感动。激情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用激情去进行教学诗歌,用激情去学习和传授诗歌,用一种精神百倍的状态、真挚的情感,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把教学中的各个环}J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完成教学的日标,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潜能得以挖掘。要上好诗歌课,必须有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学,再好的教学手段也没有感染力。传统教学之所以而临创新教法激烈的挑战,原因在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滞后落伍,缺乏激情,无法及时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的需求。

  4拓展情怀,自由争论、讨论式结尾

  课堂举例贴近学生的现实,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让学生讨论的方法各抒己见、自由争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取民补短。新课讲授完毕后的讨论,还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掌握乃至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课后拓展应用设计要有一定广度、深度的问题,将课堂教学有机地向课外活动延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一个独特的情感点和情感教育的增民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魅力精讲只是学生情感释放的一个“点”,当学生在意犹未尽之时,可通过活动探究的方式,科学、有效地将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感知生活、感知外界,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良好情趣,提高实践与合作能力,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这种形式的拓展应用,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比如:参观古代文学遗迹、编演古代文学短剧、讲述古代文学故事、撰写古代文学论文、编辑古代文学小报、探寻乡土古代文学、探究古代文学真相、解读古代文学名人等等。

  探讨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及遵循的原则:

  (1)探究活动的内容要与课文内容有联系,不能强拉硬拽。

  (2)不一定每节课都设计探究活动,一次探究的内容也不宜太多、面面俱到。一节课只能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如果探究的内容多了,就会太肤浅,没有深化点。这项内容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一个最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可以是由教师提供几个探究的问题,小组分工或者由学生根据其兴趣和爱好自我选择一组;甚至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程度自定探究的内容。

  (3)探究的结果要及时地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示和评价,这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肯定,也会使之成为激发学生情感的一个新的“情感点”,使学生在自己的探究得到肯定的喜悦中,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探究欲望不断增强。

  总之“情感式教学法”的运用,要求教师具备多方而的良好素质:一是有广博的知识修养,一是有高度的责任感,三是具有良好的师德,四是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有幽默感。此外,教师个人对生活、自然、他人的态度,以及自己是否具有充分的自信,也直接影响到情感的产生。总之,教师要有充沛的感情、纯真的感情,才能引导学生以强烈或者纯真的感情,在占典文学文本的关之海里遨游、沉醉。

【古代文学情感教学模式解析论文】相关文章:

1.解析日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

2.会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3.少教多学教学模式论文

4.网络模式实验教学论文

5.双语教学模式的利与弊论文

6.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论文

7.工业啤酒游戏教学模式论文

8.儿科医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9.生态学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