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论文题目

时间:2022-07-26 11:55:24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古代文学史论文题目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文学史论文题目,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代文学史论文题目

  1、以《墨子》为例分析古代汉语中的“所”字结构

  2、《马氏文通》中韵律影响句法现象研究

  3、“道”的文化阐释

  4、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及规律——以《论语》为例

  5、关于古代汉语绪论的几个问题

  6、主观化与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双重身份

  7、从拉丁语到古汉语——汉译《几何原本》卷一“界说”的翻译分析

  8、诗语、框架与海外经验——张斯桂《使东诗录》浅论

  9、评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的编排

  10、当代文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11、《世说新语》中程度补语的句法和词性研究

  12、浅析第三人称代词在汉魏以来的发展

  13、成语、俗语——学习文言文的新途径

  14、浅析《马氏文通》对“先置”现象的研究

  15、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全球化发展

  16、如何培养我校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17、古代汉语“远+N”和“N+远”构式的语义与句法历时对比研究

  18、《论语》同义词辨析

  19、古诗文吟诵的历史传统与规则要领

  20、古代汉语字间关系考察——以“薄”与“迫”“箔”“簿”三字关系为例

  21、粤方言中的文言字词

  22、浅析“以”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23、基于语料库的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

  24、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研究

  25、始于古代日本的汉语翻译文化

  26、谈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在古典文献阅读中的作用

  27、郭锡良本《古代汉语》文选中通假字音韵特点研究

  28、浅析“些”的古今用法和变迁

  29、浅析古代汉语中代词的研究状况

  30、试论古代汉语中“个”“个”“个”的用法及其流变

  31、王力《古代汉语》注“通”注“同”字研究

  32、汉语在古代越南的传播与汉越语言的接触研究

  33、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

  34、综论古代汉语中名词和动词作状语

  3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假设连接词研究初探

  36、论古典诗词中的“拟形”修辞

  37、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比较研究

  38、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

  39、《世说新语》名词做状语现象浅析

  40、清末民初标题词汇研究

  41、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

  42、《黄帝内经》医学术语词义研究

  43、从“日”的语音变化看中原与周边民族神话的关系

  44、关中方言与古代汉语关系探析——大荔方言古语古义疏证

  45、现代汉字中不能纳入六书或三书的情况分析

  46、评唐兰先生的象形一定是独体字说

  47、关于“形声”名义的理解

  48、《说文》假借观分析

  49、现代简化字中古非繁简字关系类型分析

  50、《异体字整理表》中古非异体字关系类型分析

  51、同形字与一般假借字的关系

  52、《说文解字》的学术渊源与创新

  53、汉字字典部首演变历史

  54、通假现象的原因及性质

  55、中学语文教材注释术语“同”和“通”的使用情况

  56、汉字形体演变对字形结构分析的影响

  57、论成语意义的引申趋势

  5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59、古汉语述宾结构的语义关系

  60、古汉语“于”和“於”字比较研究

  61、古汉语被动句表示方法的疑难问题

  62、汉字的文化意蕴例说

  63、古汉语人称代词比较研究

  64、先秦“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65、从《七略》六分发到《隋书·经籍志》四分发的演变

  66、《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图书分类法的异同

  67、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志目录出现的原因

  68、关于伪书定义的思考

  69、家谱在学术研究上的价值

  70、《昭明文选》的体例及其特点

  71、清代私家藏书兴盛的原因

  72、《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与子部儒家类的分类区别

  73、郑珍郑智同父子《说文》研究综述

  74、莫友芝与影山草堂藏书

  75、例庶昌与《古逸藏书》

  76、严可均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77、《诗经》句首语气词的统计及归类

  78、《诗经》句末语气词的统计及归类

  79、王念孙的训诂学成就综述

  80、郑玄的训诂学成就综述

  81、《颜氏家训》训诂方法述评

  82、《经义述闻》训诂方法述评

  83、《汉语大字典》词语误释举例

  84、《左传》《史记》异文语言浅析

  85、《世说新语》“某词语”简释

  86、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87、许慎六书说论评

  88、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89、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90、“‘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9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9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9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94、形声字起源试论

  9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96、《说文》省声研究

  97、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98、浅谈抒情文学的意境

  99、通俗文学漫谈

  100、儒道文学观之比较

  101、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而绮靡”的逻辑发展

  102、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论概述

  拓展: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苏州派:

  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它以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等。他们彼此交往密切、经常合作写剧,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他们都来自社会的中下层,大多毕生从事戏剧创作,多写关注现实的政治剧和时事剧,他们既精通音律,又熟悉演艺优人,其剧作适合搬上舞台演出,具有较强的市民色彩。

  宋诗派:

  道光、咸丰之际,诗体也发生了变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学宋”。所谓“宋”与“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学宋”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这一诗派发展分三个时期;道光、咸丰之际为第一期,程恩泽等首倡,何绍基等为重要人物;咸丰、同治之际为第二期,曾国藩为其首领;光绪、宣统至民初为第三期,“同光体”为其代表。民国以膈,论者称这一诗派为“宋诗派”,或“宋诗运动”。

  四大奇书:

  从清代开始,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摩小说和世情小说;实际上,它们又是南宋时期说话艺术中主要四家的延续和发展:即《三国演义》是讲史小说的发展,《水浒传》是说铁骑儿的发展,《西游记》是说经小说的发展,《金瓶梅》则是小说家小说的发展。

  “三体”诗: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三派:一是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是李、姚铉和王禹,他们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闲适唱和诗;二是西昆体,代表人物是杨亿、钱惟演和刘筠,他们倡导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三是晚唐体,代表人物是林逋等,他们推崇贾岛、姚合,多写闲情逸趣。宋初“三体”诗,即指三个诗派。

  神韵说:

  清代前期,诗坛权威人物王士祯重视文学独立的艺术价值,从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和明代严羽的`“妙悟”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中寻找诗歌的真谛所在,提出了影响一代诗人的“神韵说”。“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更多地关注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意境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排闲解愁的消遣娱乐功能。为此,竭力提倡唐代王、孟、韦、柳一派的诗风,作品也以描写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怀为主,但缺乏真情实感是其主要毛病。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析

  新小说:

  是相对于“旧小说”而言的,专门指拥护“小说界革命”的作者创作的各种类型、各种面貌的小说作品。其涵义有二:一是“使小说新”,即刷新小说,一新小说之面貌,一;一是指新面貌的、新样式的新质小。前者是“小说界革命”的任务之一,后者即是小说界革命的直接产物和主要结果。“新小说”五花八门,品类繁多,文白杂陈,雅俗共存,风格各异,显示了一代文人空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中以政治小说、谴责小说和科学小说最为引人注目。

  辛派词人:

  指的是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既包括早于辛弃疾的南渡初期作家张元、颖孝祥等,也包括和辛弃疾同时或后于辛弃疾在作词方面追步辛弃疾的作家陈亮、刘过等人。他们都以浓郁有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词风,共同促成了苏、辛词派的形成,成为词史上一笔富贵的精神财富,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形式派:

  是清初传奇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以李渔为代表。他们将讲求戏曲的娱乐功能和写作技巧作为最高目标。李渔的戏剧理论精僻地揭示了戏剧艺术的内部规律,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系统化的标志,而他的剧本创作很好地体现了其戏剧理论。

  阳湖派:

  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又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人,故被称为“阳湖派”。他们有散文理论方面有两点不同:一是取法六经语孟和唐宋八大家之外,兼取子史百家;二是把骈文笔法引入古文,使散文具有博雅工丽之特点。

  永嘉四灵:

  指的是南宋后期永嘉的四位诗人,即徐玑,号灵渊;徐照,安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他们都是永嘉人,字号中又都有一个“灵”字,诗风又极为相近,故谓之“永嘉四灵”。他们都是由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视为同一诗派,谓之四灵诗派。

  易安体: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词艺术成就很高,她能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化俗为雅,清新工巧;其词既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而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非怆的格调;其词既具有女性的细腻柔丽,又有不让须眉的贞刚气质,于温婉中有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出刚健、洒脱和俊爽,无脂粉气、无闺阁气,与一般流行的香软词风大异其趣,也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婉约词,这种别树一帜的词风,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古代文学史论文题目】相关文章:

古代文学史论文08-26

外国文学史论文题目10-06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08-30

最新古代文学论文题目08-30

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思考05-03

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思考09-20

试论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11-06

古代文学史研究性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2-02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