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佛教思想略论

时间:2020-09-13 15:35:4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西游记》佛教思想略论

  摘 要:《西游记》作为明朝中叶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佛教思想在其中的体现尤为突出。本文重点分析心性学说、救度观念、地域观念等佛教思想与教义在《西游记》中的体现。

  关键词:佛教思想;西游记;

  一、引言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因其雅俗共赏的性质,不仅在中国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

  佛教传到中国后,在流传过程中对中国文化影响甚大,并与中国的儒道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成分。在文学方面,佛教的影响也很深。本文就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佛教影响,做较为深入的探讨。“西游”故事是因玄奖远赴印度求取佛经的历史事件而起,但在其流传过程中,却经历了一个渐渐远离历史事实的趋势,在发展中也采纳了不少不同时代其他文化、其他宗教的思想,并加上小说家自己的理解和见识。因此可以说,“西游”故事的发展过程始终与佛教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二、《西游记》中佛教思想的体现

  (一)《西游记》中佛教的心性学说得到了充分演绎

  让我们回到“西游记”中,主人公孙悟空的人生道路,则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读过《西游记》,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前七回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同十三回以后去西天取经路上的孙悟空是不同的。在作者看来 ,前七回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好比是“善心”迷失,“贪欲”膨胀了人心,而人心是个无底洞,这正是所谓“欲壑难填”。但“贪欲”恶性膨胀的结果,必然给自己带来灾祸。这种与后期孙悟空作比照的佛教“向善”思想,虽不能为我们轻易苟同,特别是抹杀了做为反叛者的孙悟空的那种彻底的大无畏的造反精神。但作者确实在于阐发佛家“放心”的一统教义,其用心是良苦的。

  (二)《西游记》中贯穿了佛教的救度观念

  《朴通事谚解》所载平话本《西游记》的相关残文说:“昔释迦牟尼佛,在西天灵山雷音寺,撰成经律论三藏金经,须送东土,解度群迷。”这里的“解度群迷”,表现的就是佛教的救度观念。到了百回本《西游记》,现实的功利目的和救度目的被完美地结合起来。地府崔判官就曾对唐太宗说:“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莫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这里“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正是将佛教的'救度目的和世俗的功利目的完美结合的最好注脚。第十二回观音对唐僧说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正是为了能取得这救度世人的三藏真经,唐僧师徒才“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前往西天取经。正因为取经有着这样普渡世人的宏大目标,才使取经具有了崇高的意义。

  (三)《西游记》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罪恶源于心中”

  佛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其实,人的一生当中,罪恶也许是来自一时之贪念。人性本善,一切的纷繁杂事都源于人们的看法而已。

  唐僧和三大徒弟,罪孽的产生只是当初的一念之差,一切其实都来源于自己心中的魔鬼,心中的魔鬼消失了,自己也就解脱了。

  例如猪八戒,色心起的时候,一切都是罪恶,例如第10回《试禅心八戒撞天婚》由黎山老母、观音、普贤和文殊四位菩萨变的

  美女对于师徒的引诱,就只有八戒的心魔在主宰,一念之差,差点要堕入轮回。但是当妩媚的“白骨精”的时候,八戒却是毫不犹豫地挥棒相向,尽管美色却是不曾动摇的。所以,这就体现了心魔的存亡其实在于自己的内心。心明如镜,那么一切都不会犯错的了。纵观整个《西游记》,大多数出现的妖怪都是因为一时的心魔升起,而给别人造成的麻烦与痛苦。但是,最后也遵循了佛家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理念。恶与善,其实就一念之差。

  唐僧之所以不辞辛苦去取经,是因为他相信佛法无边,相信佛法可以拯救世人。在路上的种种现象其实就是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生活的无知与沉沦,这也就是吴承恩看到的社会弊端。他希望,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可以将整个社会道德带领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西游记》佛教思想的积极作用。

  (四)《西游记》的地狱观念,主要就是佛教的地狱观念

  在《西游记》中,地狱一共出现过五次:第一次是孙悟空被勾死人勾进地狱;第二次是唐太宗入冥;第三次是刘全阴间进瓜果;第四次是真假美猴王到地狱分辨真假;第五次是孙悟空到地狱取回寇员外的生魂。其中对地狱描写最为全面而又最为形象的,便是唐太宗入冥故事。在作者笔下,唐太宗来到阴间,先是见到“一座城,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入城顺着街道“行不数里,见一座碧瓦楼台”,正是阎王办公之处森罗宝殿。唐太宗在森罗殿经过询问之后,便历游地府:先是来到“幽冥背阴山”,过了阴山,“又经历了许多衙门,然后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过了十八层地狱,便是三座桥梁,之后是阴司“奈河桥”。过了奈何桥,便是枉死城。最后,唐太宗由六道轮回重回阳世。作品就借唐太宗之眼,对地狱进行了形象的描绘。《西游记》流露出的地狱观念继承了佛典中对地狱环境、鬼神活动等方面具体的描写而又有所变化,在形象可感的生动叙说中展示了地狱的可怖,宣扬了佛教教义,起到惩创人心的警示作用。

  三、小结

  《西游记》对佛教既有建构和赞美,又有解构和批判。作品中并没有去刻意地宣扬佛教,否则他就不会解构自己已经架构起来的佛教世界和佛教观念。从作者的创作目的来说,作者只是想借助取经这个佛教故事,塑造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形象,揭示表现在他们身上的种种优点和缺陷、可爱与可悲、奋斗与无奈;并通过这个故事体系的构建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包括自己对社会、对政治、对人生、对事业的看法,从而给人以某种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炳建.佛国梵天的架构与解构――《西游记》佛教思想论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5:1-8.

  [2]牟海超.从唐僧师徒的皈依路看《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J].文学教育(上),2011,02:82-83.

  [3]宋珂君.指归宗教的英雄气息与自由精神――《西游记》的主题倾向及其佛教文化渊源辨析之一[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06:48-52.

【《西游记》佛教思想略论】相关文章:

1.略论孔孟的管理道德思想

2.《大宋宣和遗事》中的佛教思想与天命观

3.佛教祝寿贺词

4.禅语佛教句子

5.佛教修行禅语

6.用哲学思想解读《西游记》

7.略论思想政治工作艺术教育论文

8.高中思想品德教学自主学习指导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