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创作管窥南朝文人的兼济情怀和忧患意识

  论文关键词:创作南朝文人  兼济情怀  忧患意识

  论文摘要:南朝文学虽从整体来看主观情感和特质获得普遍突显,但传统儒学思想和意识也必然影响到文学创作。在南朝文学作品中,我们时常可感受到文人们心中那强烈兼济之志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他们无法掌控政权的快速更迭,与忠君相比,他们更倾向于用誓死报国的热情和对民生苦难的忧患来体现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意识产生和彰显时期,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扬,对文学本身的关注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现象。但文学的存在与发展是极其复杂的,不能孤立地存在于之外,与、、等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南朝文学虽从整体来看主观情感和审美特质获得普遍突显,但传统儒学思想和伦理意识也必然影响到文学创作。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梳理,具体考察兼济情怀和优患意识在南朝文学中的彰显。

  1南朝文人兼济情怀的袒露

    南朝文人的兼济情怀大多表现在他们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作品中。南朝边塞题材的作品多在文人拟乐府诗中以《效古)拟古》、(古意》这样的面目出现,也有部分诗人是在酬唱赠答中即事名篇,如萧子云《赠吴均诗》、裴子野《答张贞成皋诗》等。据当代学者,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创作过边塞诗的诗人共计64人,创作总数达162首,其中以梁陈两代为多①。可见,在南朝,尤其是梁陈两代,边塞诗的创作己蔚为风气。当然,无论从作家人数、作品数量还是质量上看,南朝边塞诗均无法和唐朝相比,但南朝部分诗人大胆的尝试,已经使南朝边塞诗成为唐代边塞诗兴盛的前奏。南朝边塞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事,表达征人思乡离别之苦,寄寓作者誓死报国、收复中原之志。

    备受思想熏陶的南朝文人,其最高理想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南朝对北朝的战争胜少而败多,偏安一隅的江南领地日益锐减,国都建康岌岌可危。因此,南朝不少文人强烈地期望着驱逐人主中原的异族,收复已经失去的半壁河山②。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兼济之志充分体现在边塞诗中,尤以鲍照和吴均为代表。鲍照和吴均都属于“才秀人微”之人,他们自负才学、汲汲功业,然而出身的寒微使他们在那“士庶天隔”社会里颇受歧视,备受打击。出色的文学才能又使他们常借边塞诗一隅来表达“兼济”报国之志。如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拟古诗八首》(其三)、《代东武行》;吴均《人关》、《胡无人行》、《边城将诗四首》、《古意诗二首》等。我们不妨以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和吴均《人关》为例管窥他们的报国热情:

        羽徽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萧鼓流汉思,放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婿,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疡。—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①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梁·吴均《入关》

   鲍照并无边塞生活经验,只在军队当过文官,《代出自蓟北门行》一诗可能是他以宋魏在元嘉二十七年爆发的战争为背景,参考前代边塞诗的描写,再通过自己的想象写成的。他在诗中强调,只有在时局危难之时才可看出臣子的气节,只有在世事混乱之中才能识别忠良;投躯献身报效君主,即使战死,身为国疡也心甘情愿!可见他对祖国的热爱,收复中原的决心。鲍照一生怀才不遇,此诗寄寓了他的慷慨不平。吴均曾跟随萧宏的军队到过北伐前线,是一位有过边塞军事生活体验的诗人。《人关》开始极力渲染战事的紧急,民族的危亡,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和鲍照一样,我们从吴均的诗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誓死报国的热情。

[1]   

从文学创作管窥南朝文人的兼济情怀和忧患意识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