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主题论文

时间:2020-10-09 12:10:16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管理心理学主题论文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一门学科。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管理心理学主题论文,欢迎大家浏览。

管理心理学主题论文

  管理心理学主题论文一

  摘 要:

  心理学的学科危机终将成为过去。因为, 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临床心理学促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这样的总体趋势表明, 当代心理学, 危机虽然存在, 而前景并不暗淡。人类的精神困惑并没有拖累而是客观上为心理学的开拓创新提供了绝妙的机遇。

  目睹 20 世纪 20 年代学派论战高峰的心理学家以及旁观者们都曾感 到心理学的前途渺茫。1929 年第九届国际心理学代表会议上当提到阵营林立时, 有人说那是 “当代科学的丑事之一” 。[ 1 ] (P385) 70 年代有人认为,“现代心理学史并不是一个科学进步的记录, 而是理智的倒退” ,“整个西方世界已经面临精神崩溃, 心理学的倒退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表现” 。[ 2 ](P29) 临近世纪末更是有人断言, 心理学已经 “解体” 。[ 3 ] (P20)事实果真有那般悲惨吗? 难道确如黎黑所说, 一次 次的危机已经证明了乐观主义的错误? [ 4 ](P398—400)站在新世纪的起点, 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 我们看到: 仅用 “倒退” 、 “解体” 一类的词组何以能够概括心理学演变的基本态势!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始, 各派间就出现了相互吸收、 彼此渗透的局面。 特别是二战之后, 原来一些比较极端的学说受到日益猛烈的抨击, 新的思潮应运而生。这些思潮不再以学派的形式出现, 而是作为一种范式、 潮流或者发展动态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门户对峙、 分道扬镳的势头大为改观, 整合趋势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人类的精神困惑并没有拖累而是客观上为心理学的开拓创新提供了绝妙的机遇。心理学经受了考验, 并且在发展中不断成长。我们相信, 学科危机终将成为过去。 因为, 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临床心理学促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这样的总体趋势表明, 当代心理学, 危机虽然存在, 而前景并不暗淡。

  一、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认知心理学出现于 20 世纪初, 瑞士的皮亚杰(JP iaget)为早期代表。 40 年代末, 由于各门科学的迅猛发展, 产生了科学间横向联系的需要, 这种需要推动了信息论、 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诞生。三论对当代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 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 在知觉、 记忆、 言语和问题解决等领域, 形成了综合的认知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把人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者, 一种具有丰富内在资源、 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 在这些理论看来, 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了。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 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的编码、 储存和操作, 从而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么, 按照哈伯(RN Haber)所说, 要了解认知过程, 就必须进行信息加工分析。 [ 5 ](P349)尼塞(U N eisser) 《认知心理学》 (1967)一书的出版标志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当代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 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方法如计算机模拟等等。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设想是: 如果计算机和人于某种作业中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同, 那么指导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地解释人是怎样完成这一作业的。就是说, 如果用计算机解决了某个复杂问题, 那么计算机的解题程序就可能代表人解决同一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 应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客观地描述人的某些复杂的内部过程, 从而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并且能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 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代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某些传统心理学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但它和传统心理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抛弃了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 即只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但又高度肯定了行为主义对客观方法的重视; 它注意对人类智慧行为的研究, 因而不同于精神分析, 但又承认在人类信息加工中存在着某些无意识的过程, 并用精密的客观方法研究了这些过程; 它不满格式塔心理学某些含糊不清的理论, 但又继承了格式塔在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并进而丰富了这些成果。正因如此, 我们说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狭隘的心理学派别, 而是一种新的运动或者方向, 它的发展代表了当代心理学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略早于认知心理学。 和认知心理学相似的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派, 而是一些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的联合。主要发起人有马斯洛(HAM aslow )、 戈尔德斯坦(KGo ldstein)、 奥尔波特(GW A llpo r t)、霍妮(KHo rney)、 弗洛姆(EF romm ) 和罗杰斯(CRRogers)等等。戈尔德斯坦首先提出机体潜能说和自我实现论。马斯洛将这种学说与其动机理论结合, 提出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境界的需要层次学说, 认为自我实现者才是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人。 罗杰斯的自我论乃是自我实现论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支柱, 认为人有一种内在的 “机体智慧” , 能对那些有利或不利实现自身潜能的经验进行分辨, 促进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人和人关系中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联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主要方法和基本观点两方面都不同于近代传统的实验心理学。 他们继承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传统, 强调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主张以整体分析法取代元素分析法, 以个案研究取代一般规律研究, 或在个案研究基础上进行一般规律研究。就方法来看, 他们恢复了早期人文心理学的传统, 和当代西方盛行的实验倾向并肩而立。就观点来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两大传统心理学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都持异议。 他们以心理学资料论证人的本性, 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 破坏性是环境影响所致, 反对弗洛伊德把破坏性也列为人的本性的看法。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 他们强调人不是一无所有来到世间的,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人是主动的, 有选择的, 能创造的, 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毫无疑问, 人本心理学家批评传统心理学仅仅注意到人性邪恶面的观点是正确的。 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扩大关于健康人研究的心理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对人所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多方面的关注。正如马斯洛在逝世前夕所说, 他的理论比实验室里得来的东西更符合真实生活。[ 6 ] (P470)我们同意, 在实验室和真实生活这两个场景中, 后者才是理论的真正用武之地。 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充分正视人的本质其实就是基于自我中心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自我实现” 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空想。 好在由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和各国更多心理学家的比较普遍的回应, 特别是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 就使他们的杰出贡献, 真正地创造了心理学生气勃勃的 “第三势力” 。

  三、 临床心理学适应了人类精神重塑的客观要求

  临床心理学是适应人类精神支撑的热切需要而得到蓬勃发展的。 历史前进到当代, 人类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力获得了充分的证明。 但是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想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 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 7 ] (P517)的确,人们在创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众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在驾御自然、 征服自然的同时, 却在承受自然界的报复, 面临更大的威胁。尤为严重的是, 20 世纪30年代, 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随后爆发了二次大战, 接着又是几十年的长期冷战。 直至今日,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 政治、 军事、 文化的矛盾冲突彼伏此起、延绵不断, 价值嬗变的节奏不断加快, 信仰危机日益深刻。在此情形下, 虽然 人类对自身生理及其病变的认识已经相当的深入了, 除过癌症、 爱滋病等少数病例, 大多疾病都已在人类的控制和治疗能力之内, 但是, 人类不得不更加关注自我心理的完善发展, 包括健全的认知能力、 适度的情绪反应、 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格结构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至此, 我们对自身认识出现新的质的飞跃的条件终于成熟了: 不仅应该关心身体健康, 而且更应关心心理健康, 并且对后者的重视程度将与日俱增。所以说不幸是产生思想的温床。 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心理学与现实社会缺乏紧密联系, 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严重脱节, 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心理内涵越来越丰富、 精神需求越来越多样, 这就使得心理学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极高期望。因此, 面向社会, 参与生活, 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的力度、广度、 深度和效度, 便成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走向。 教育、工业、军事、司法、环境等等分支都不断有新的成果涌现。

  心理学已不再是纯理论的专业沙龙, 而是向应用化方向飞速发展。应用心理学已涉及到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各种心理问题, 已成为具体的、 可操作的人生指南。特别是临床心理学, 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重塑的客观要求, 专家人数大大超过了其它分支, 理论开拓与实践创新方兴未艾, 生命活力日益凸显。作为心理治疗和精神病学的伟大先驱, 弗洛伊德所创的“谈话疗法” 已经成为临床心理治疗方法的主流, 他有关心理冲突的经典创意已经成为计算机模拟人类心理过程的理论基础。 焦虑、 移情、 阻抗以及解释等等概念已为广大心理治疗者所熟知。 尽管精神分析的发展并没有延续 20 世纪前叶的统治态势, 但学习和运用的人数却在大幅增多, 研究领域也得到不断的拓宽。加之, 在心理学之内又陆续出现了其它一些治疗心理障碍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比如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 认知主义等等, 围绕各个体系又形成了许多心理治疗流派, 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 使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心理治疗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同时, 整合、 融化、 更加贴近生活、 更加适应社会文化心理的走向, 这样的趋势就使得心理治疗与咨询不但成了引导人们重返精神家园的专业旗帜, 而且其本身也获得了不断的发展, 并且促成了整个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日益结合的新的时代精神。四、 心理学的发展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尽管当代心理学成就斐然, 但它仍在走向成熟之中, 还算不上是一门严格的规范科学。[ 8 ] (P26—26)这是因为, 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学派能成为公认的范式, 还没有一个理论能贯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 还有许多概念只是从其它学科中简单转借过来的。 特别是西方心理学奉为圭臬的实证主义和现象主义哲学思路, 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衰落迹象与潜在危机, 使他们难以对已经取得并将不断取得的大量实验成果做出科学概括, 难以对心理的实质这样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做出完善的解释。 过份崇尚科学主义、 生物主义、 个体主义、 客观主义和实验主义, 只能使心理科学走进死胡同, 从而进一步强化人类对于自我的深刻误解,加重 “当代社会中人的孤独与痛苦” [ 9 ] (P14—19)。盲目仿效自然科学, 必然导致严重的学科危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不是物, 它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 并非纯粹意义的自然科学, 因此其自然科学之路断难走通。 而且, 心理学所膜拜的西方科学也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科学。 由于二元论的哲学传统和机械论的宇宙观念,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方式的片面应用, 使当代主流科学走上了背叛人文精神的偏狭之路, 对人性的理解越来越支离破碎、 歪曲尊严。 因此, 带有世界性的普遍反思就在所必然。

  事实已经表明, 心理学研究必须全面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正确坚持客观性、 系统性、 发展性和辩证性的基本原则, 把各种具体方法技术、 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 唯此才能突破困境, 促成学科的健康发展。 令人可喜的是, 前苏联及俄罗斯等许多国家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工作者, 为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指导心理学的研究, 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甚至在一些西方国家, 也出现了研究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的心理学思想的学术团体。法国的辩证唯物论心理学得到较快发展, 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在两极对立中不断发展的美国当代心理学, 更是为其辩证法心理学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广阔空间。“心理学正被科学辩证法这个幽灵所纠缠” 。[ 2 ] (P28)尤其重要的是, 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 广大中国心理学家长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的心理学改造、 建设实践必将在不断进步中获得巨大成功。尽管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在当代世界还未占居所谓的主流, 还未形成强有力的学派(其基本目的也并非形成学派)和严密的理论体系, 但是因其基本内核的客观正确性, 使其主导地位的获得已经成为无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正因如此, 心理学的突破与创新才更有希望, 前景十分光明。

  管理心理学主题论文二

  摘要:管理心理学作为研究职场人际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专业论文标题常常引人注目,新奇独特。通过具体举例分析,将论题的修辞风格分为比喻、用典、习语、矛盾修辞、头韵、疑问用法以及口语化表达几方面,阐述管理心理学论题特点。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题目 语言特征

  一、导言

  管理心理学,概括地说,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目的是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科技论文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只适用于一部分专业人员阅读,其内容对一般人来说难免生涩难懂。但近年来,科技论文也逐渐在走“亲民路线”,普遍侧重对与社会热点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作为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管理心理学的相关论文做到了“以人为本,接近实际”,并努力做到通俗易懂,力图使普通人能够掌握基本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的知识。而一篇精妙的论文,若配以吸引眼球的标题,则会达到锦上添花,新颖别致的效果。本文将对部分管理心理学论文举例分析。

  二、特征分析

  近年来管理心理学论文题目越来越别具匠心,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员工满意度与工资结构分布关系研究”这种枯燥的论题。在题目的创新性方面,国外的论文做得尤其出色,下面就一些国外管理心理学杂志上的论题进行分析。

  1.比喻

  这里主要是指隐喻(metaphor)。隐喻是指当一些词用作比喻意义时,一个指称领域中的语义被转化到另一个领域中,此时这些单词已经不再是字面上的意思了。通常这些单词在论题中会加上引号,表示特殊意思。如:

  “Invisible walls”and“silent hierarchies”:A cas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 in an architecture firm

  这里的“无形的墙”和“无声的等级”都是“权利关系”的一种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公司内部权利对员工创造力的潜在影响,既鲜明地表述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Private equit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rbarians at the gate!”HR’s wake-up call?

  此处将私人抵押资产买断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比作“迫近的野蛮人”,暗指了这两种手段的陌生性以及复杂性,同时告诫人力主管,“警戒钟”的比喻十分生动。最后以疑问结尾,也说明了前两种手段并非有害无利或有利无害,要辩证而看。

  The antecedents of a“chilly climate”for women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论题中把女性在高等教育机构遭受不公平待遇比作“寒冷天气”,形象地描绘了女性职员受冷落的状况,同时这种比喻也能极大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2.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英文中多为一些广为传诵的史实或是熟知的文学作品的故事等等。

  Citizenship under pressure:What’sa“good soldier”to do?

  此处的“good soldier”指的是福特马多克斯。福特于1915年基于一战题材所写的小说《好兵》,它讲述的是一个士兵和他貌似美满的婚姻。同样论题当中的“好兵”也是指企业当中的职员在压力下所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含危机,作者想借此来分析给职员带来压力的外在因素。即使是没看过福特小说的人,读到这个题目也能大致联想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们和他们的光荣以及血泪史。

  3.习语

  英语习语(idiom)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语义特征:语言整体性(a Single Linguistic Unit)、结构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然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交际中或出于修辞上的目的或出于上下文的需要,常常对一些习语作必要的增删或更改,以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烘托思想,突出中心。这样就出现了常见英语习语活用现象。实际上,英语习语的活用是一种修辞手段,可以通过对习语组成部分进行扩充、压缩、省略、替换、分拆、次序颠倒或语义引申等手段,使习语产生新意,从而增加习语的表现力。

  I owe you one:Coworker reciproc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day-level exhaus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上文中的“I owe you one”便是一句英语习语,意思是“我欠你一个人情”。此论文要讨论的是员工中的互惠关系与员工的工作表现、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题目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这种互惠的关系,即“我不想欠你人情,你也不想欠我人情,于是我们互相给予对方照顾”的意思。同时,使用一句习语令人感到十分亲切,也能表现出企业员工之间的友好关系。

  How passive“face time”affects perceptions of employees:Evidence of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face time”原本指的是“面对面交流”,此处作者由于加了 “passive”一词,便引申为没有互动的、单纯性观察。作者运用 passive “face time”这个词,而非直接说 “the amount of time one is passively observed,without interaction”,既简洁,又形象。

  4.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指的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单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想要了解或解决矛盾,通常这种修辞手段能够广泛地引起读者关注。如:

  Doing more with less? Flexible working practic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ork

  本论题中“more”和“less”构成一对矛盾修饰词,作者故意不说出more和less所修饰的词语,留下悬念。看过文章后才发现,原来是more work和less time,是讨论弹性工作制的相关问题。本论题采用了与广告用语相似的方法吸引眼球,作为一本杂志的前几篇文章之一,能够很好地招揽读者,也给后面的文章做了贡献。

  Bringing the outside in:Can “external”workers experience insider status?

  题目中的outside和in,以及external和insider是两对意思矛盾的修饰词,论述关于如何将外部员工带入内部的问题。这两对词语对比强烈,加上采用疑问句形式,吊足胃口。

  5.头韵

  头韵(alliteration)指的是一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第一个辅音发音相同。这种修辞方法通常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交际效益,读起来很有韵律,形式也十分整齐。例如:Friends,not foes?:Work desig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modern work context

  文中friends和foes构成一对头韵,同时也是一对矛盾修饰词。短短三个词外加疑问语气,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增加文章观赏性,又通俗易懂。

  6.疑问句的运用

  很大一部分管理心理学论题都是以“一个疑问句+文章大致内容总结”的形式出现的,通常这种形式能极大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而紧接疑问句后面的一句话则大致给出了解答,然而多数情况下,读者因为想得到更详细的信息会继续阅读下去。例如:

  Who and what is fair matters:A multi-foci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creativity?

  How long do you benefit from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e fade-out of vacation effects?

  Who asks and who recEives in salary negotiation?

  读者读到第三个标题时,能够大致了解该文章应该是关于报酬协商的,而有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双方到底是谁,协商过程是怎样的。该论题言简意赅,直切主题,同时又通俗易懂,较适宜大众阅读。

  7.口语化的表达

  之所以在专业性论题中加入口语化的表达,目的是为了从大众基本出发,接收更多读者。以上所讨论的论题大都属于此类型,都是为了寻找与大众的“契合点”。下面再举一例: “Incivility,social undermining,bullying...oh my!”:A call to reconcile constructs within workplace aggression research

  上面这个论题是口语化表达的典型范例,论题首先列举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侵犯行为,并以语句十分口语化的“oh my!”感叹句结束,一改以往科技论文严肃的基调,十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但后面的research也表明作者的号召是有理有据的,愤慨基调当中不失严谨。这种标题方法能够有效地表述论文内容,表明作者情感,同时也给整本杂志添上色彩。

  三、结语

  一篇严谨的科技论文报告不应当把趣味性作为牺牲品,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二者还是可以兼得的,不仅如此,有趣新颖的标题更能够使文章独具魅力。管理心理学作为研究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更要体现出“人性”的一面,所以其文章和标题也是千姿百态,兼收文采。在科技日益发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科技本身的特性并不是冰冷无人情味的,毕竟科技还是要为人类服务。而人作为一种兼具感性和理性的生物,在阅读科技文章中加上一些文采修饰,综合客观与主观,这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心理学主题论文】相关文章:

1.管理心理学论文心得

2.管理心理学硕士论文

3.管理心理学的论文格式

4.管理心理学视角领导者管理艺术的提升论文

5.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管理心理学的作用论文

6.管理心理学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启迪论文

7.电子商务主题论文

8.关于医学的主题论文

9.生命故事主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