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社会群的动作机理及发展动因

时间:2020-11-14 11:36:01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实践社会群的动作机理及发展动因

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组织的独特性及其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知识的利用、创造与增值能力,以及由此而来的组织创新力。lkujiro Nonaka和Hirotaka Takeuchi以为,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是新知识产生过程的核心,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是组织产生知识的最有效途径。然而它的不易传播和知识所有者的主观原因,隐性知识很难为组织所共有,其获取就有赖于组织的发掘与运用能力,因而组织之间竞争力的差异就在于组织发掘与运用隐性知识的能力。实践社群( Community of Practice,COP)最早是由Brown和Duguid提出的,专指成员间非正式的工作联系性群体。哈佛大学教授Etienne Wenger在1 998年正式提出实践社群的概念,其后又有学者包括Wenger自己也对概念进行了修正和补充。Wenger定义实践社群为:由一群分享一些想法、题目或对某一个主题具有共同爱好的人所构成的高度专业化的非正式组织。在实践社群中,人们能够通过不断进行的相互交流来深化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将自己的学习能力具体化,并且由于他们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处理各种信息,使得信息能够更为有效的转化为知识。实践社群看似一个疏松无序的组织,但其以新知识产生的循环流程为特征的运作机理使实践社群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一)新知识产生的循环流程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所需要的知识除了源自教科书以及正式组织的培训手册外,还有师傅传徒弟的口传心授以及实干中的心得和体会,这一部分知识更多是属于技术诀窍。而在实践社群中人们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正是这一部分知识,正是它的存在才有了实践社群产生的土壤。在实践中学习还包含了将自己在实践社群中所获取的信息在实践中加以验证,通过变化的环境对知识进行修正和更新。知识的共享。实践社群的成员既是知识需求者也是知识提供者,激励在于所有社群成员相互之间的给予和获取。由于只有成员都积极贡献知识,实践社群中才会有更多的'知识积累,每个成员才能共享更多的知识。基于长期考虑,社群成员在实践社群中贡献知识并不要求立即回报,是着眼于未来社群中更多知识的获取期看。知识的积累。在实践社群中,人们之间互相传递的知识也并不完全成体系,需要人们对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回纳、整理、积累,从而形成知识,同样的信息通过不同的个体对其进行积累得出的知识都不尽相同。实践社群成员在对自己以及他人给予自己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整理和积累的时候,社群共有的知识也获得了积累。知识的创造。实践社群的实践过程既是一个知识转换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创造过程。当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社群中来时,社群知识就会出现

【论实践社会群的动作机理及发展动因】相关文章:

1.论LTE的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

2.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3.迪斯科的发展史及社会价值

4.金融发展对出口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浅谈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与发展

6.论朱熹修辞技巧论的社会哲理内容

7.第四课的发展及社会价值

8.论企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9.论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