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造船企业制造费用分配

时间:2020-10-29 13:28:44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造船企业制造费用分配

作业成本法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其理论依据是,成本分配的对象是作业,成本动因多样化。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产品消耗的作业量和作业成本动因数量(单位作业消耗资源)来计算产品成本。其基本思想是:顾客消耗产品,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消耗成本。
造船企业传统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以直接机器工时或人工工时为其分配标准。这种方法符合早期造船企业的生产状况: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构成产品成本的主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造费用在船舶成本中的比重增大,产品也多样化,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如果继续用直接人工或机器工时分配制造费用,去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是极将不恰当的。因此,应结合作业成本法对分配标准进行调整与改进:将制造费用根据作业归集到各成本库,再将各成本库的费用根据作业动因分配到各产品,更加准确地计算出船舶成本,更好地提供业绩考核所需的成本信息、加强成本控制、促进造船企业的发展。
一、作业成本法进行制造费用核算的优点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只采用单一的标准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无法正确反映不同产品生产中不同技术因素对费用发生的不同影响。作业成本计算采用多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成本库,汇集各作业中心消耗的各种资源,再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自的作业动因分配制造费用到各产品。这样处理有两个优点:一是间接费用分配范围细化,由全厂或全车间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中心进行分配;二是分配标准增加,分配标准由单一改按多种,每种作业选取适合于自己的.合理的分配率,成本计算对象化的程度更加细化,制造费用分配准确性提高,成本的可归属性增强,成本信息更加客观、真实、准确。这对船舶制造业这种单位产品售价高、销售利润率却较低的行业来说,更加有利于正确地寻找成本动因,加强成本控制。
二、造船企业利用作业成本法分配制造费用的步骤
造船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要遵循重要性原则,即对发生额较大的作业尽量按成本动因细分,对发生额较小的作业适当简化。船舶成本中的制造费用计算就是把各资源库价值分解,分配给各作业成本库,再将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具体而言:
(一)确定造船企业制造费用涉及的资源。船舶制造过程中所有不能直接归属到成本对象的间接资源,包括间接人工费用、间接材料费用、折旧费、设备及场地租赁费、燃料动力费、设备维修费等。
(二)确定造船业制造费用涉及的作业,建立作业中心 。根据现代造船企业的生产特点,可将船舶企业的作业中心划分为6大作业中心,其中:技术作业中心包括:技术与工艺设计、技术支持、技工专项培训作业;物资作业中心包括:购货、存储、发货、运输作业;分段建造作业中心包括:准备、放样、钢材预处理、号料、下料、冷弯、火工弯板、机加工、零件加工、部件装焊作业;总装作业中心包括:整备、总体装焊、批刨、火工矫正、吊装、舾装、下水、系泊试验、航行试验作业;检验作业中心包括焊缝探伤检验、普通质检作业;维持作业中心包括:设备维修及维护、机械作业、氧气和乙炔制备、供水电气、厂房和设备折旧和租赁作业。
(三)确定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造船企业各作业中心的主要资源动因如下:技术作业中心以品种数或批次;物资作业中心以采购次数;分段建造作业中心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总装作业中心以船舶艘数和调试次数等;检验作业中心以批次或检验小时。确定资源动因后,再计算资源动因费率,将其和资源耗用量相乘即可将所耗各种资源分配至作业中心。
(四)确定作业动因,建立作业成本库,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作业对象。根据现代造船企业特点,各作业的作业动因分别为:技术与工艺设计以工程图纸数,技术支持以工程命令次数,技术培训以受训人数;进货以进货次数,发货以发货批次,存储以存货体积及在库时间,运输以车辆吨公里数;准备以准备次数,放样以人工工时,钢材预处理以钢材面积,号料以人工工时,下料以切割机时,冷弯以冷弯机时,火工弯板以人工工时,机加工以机器工时,零件加工以机器工时,部件装焊以焊缝长度;整备以事务次数,总体装焊以焊缝长度,批刨以批刨约当面积,火工矫正以矫正约当面积,吊装以次数,舾装以船舶吨位,下水以下水次数及吨位,系泊试验以试验次数,航行试验以航行次数;焊缝探伤检验以检验次数,普通质检以检验次数;设备维修及维护以占用维修设备台次,机械作业以作业次数,乙炔、氧气设备以体积数,其中,供水、电、气以用量,厂房租赁及折旧以占用厂房面积。确定作业动因后,归集作业成本,计算作业动因率,然后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