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导向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探讨

时间:2020-08-29 13:44:11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市场导向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探讨

  [摘 要] 教学考核应该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考核受制于传统的考核模式,表现出考核目的脱离市场需求、评价手段单一、考核效果差和舞弊现象严重的问题,因而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考核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在考核观念、考核方式、考核管理和德行评价上做出改革和突破,以适应市场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 市场导向;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改革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和高校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岗位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出现了大量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毕业生数量大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作为高校教育输出的产品,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如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就会成为剩余产品。因而,高校在学生培养与考核过程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对传统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性,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更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基于专业知识的判断能力,基于专业背景的思考能力以及社会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就业一线岗位的需要,在学生培养和考核上要求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
  
  一、市场需求对高校学生课程考核提出新要求
  
  满足消费者需要是产品生产的最终目的。在社会人才需要与高校之间同样适合,高校是产品的输出企业,而用人单位就是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如果高校教育不能从消费者需要出发,培育出来的学生就不能满足需要。这也正解释了当前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企业招不到人与学生就不到业的矛盾现象。社会对学生能力的实际需要对学生培养与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其中专业素质是各专业的区别所在,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础工作,而人文素质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人的主体精神状态的总和,这是各专业培养的重要工作。综合起来也就是包括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
  
  1.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包含了会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有相通的地方,也有许多独特之处。专业知识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基础要实,知识要广泛,必须掌握专业核心课程,并且还要学习相关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实现专业意识和专业知识的交融。这也是用人单位在招人的时候非常明确的,如果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连最基本的专业课程都不能掌握好,他是不可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学习营销专业的对基本的营销理论掌握不了,学习会计连最基本的账目都不会做,谈何应用。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相关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满足企业需要的基本要求,那么在专业课程的考核上我们也应当要改变。
  
  2.知识实践能力要求当前很多用人企业抱怨招收的应届毕业生只有两样“不会”,就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这话虽然有一定的调侃之嫌,但是也反映出当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实践能力很弱。知识的实践除了掌握相应的知识外,还表现在对所学知识的融合,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企业用人的目的就是要你能够按照他们要求去实践,完成相应的任务,而学生的这种实践能力只能在平时的教学和考核过程中锻炼和形成。这种实践能力的形成是学生亲自通过多次知识实践、应用慢慢形成的一种立足于专业视角的思考能力,即当面对问题时候的一种解决计划,采用什么知识,从哪些角度来怎么解决问题。那么这种实践能力在考核中必须重点突出。
  
  3.综合能力要求当前企业需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均衡发展的复合式人才,复合人才要求学生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知识的应用能力,还得有一定的人文素质。总的来说,综合能力表现在较高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并能够主动地解决面I临的问题。就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综合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后一方面,就组织来讲,要有团队及分工协作精神,就个人来讲,就是要有独自面临挫折的心理素质和处理好工作人际关系的能力。现在许多学生在校学习的时候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综合能力的锻炼,走上岗位后往往处处碰壁。这要求在教学考核的过程中对学生团队能力及个人的心理素质要有意识地加强。
  
  二、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不管是创业能力还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怎么来考核学生的问题,但是当前高校学生考核并没有摆脱传统评价的桎梏,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考核脱离市场需要学生的培养应该是以满足企业需要为出发点的,当前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考核过程中,不管是老师、教务管理部门还是学生,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脱离了社会的需要,使得高校考试的导向作用发生偏转。对老师来讲目的就是把一门课程教完,然后考试,完成教学任务;就教务管理部门来说,考试就得到一个结果,完成正常的教学环节,忽视效果的评估;对于学生来讲就是通过考试得到学分。因而教师教什么学生被动学生什么,考什么决定学生学什么,如何考决定学生如何学。以至于很多学生最关心是老师考什么,并没有想到主动学习。考核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老师上课讲的讲义,这种考核方法压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上课是为了做笔记,做笔记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拿到学分,但是考过之后什么丢给了老师。这种考核方式根本上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调记忆的重要性,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扼杀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
  
  2.考核评价手段单一目前来看许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组织课程考试来实现,虽然也在尝试改革,但总的来说还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居多 。学校教务部门按照传统的组织方式考试,考试主要由任课老师完成。试题由任课教师命,而命题教师大多数仍局限于上课讲授的内容,知识覆盖面窄。在试卷的结构上,考核记忆性的客观试题所占比重较大.考核学生能力发挥的主观试题较少,反映在题型上就是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选择题多,论述题、案例分析、设计类题目少。考试习惯于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极少采用开卷、论文、口试、技能操作等考试形式。其结果是忽视了对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锻炼,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考核完后阅卷不规范,尺度不统一,虽然制定了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但有个别教师未能把握尺度,阅卷随意,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很多成绩真实性较低。
  
  3.考核效果较差目前的考试主要是偏向对知识记忆性考察,忽视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一般以一次考试定论,弱化平时的考核,这些考试形式难于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及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使得培养达不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教师在考核过程中以单一的一次笔试来评定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能体现真实的教学效果,况且在教学与考试过程教师为了减少工作量,也不愿意多方面来考察和评价,只是采用吻合上课内容的试卷来实现对学生的考核目标,有些教师多年使用的试卷基本一样;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考试的目标是及格,只要考前把握了老师的知识重点,考前记一下就能够考出好的分数,这种唯分数论,使得学生不会对课程的内容深入学习,也容易使学生采取投机行为,学生个人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结果,不注重过程,他们只采取简单统一的考试形式,做出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导致教师和学生不能及时发现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测量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同时多角度的考核会增加较多的工作和管理成本,不管是老师还是管理者都是不愿意的,因而进行改革的积极性往往不高。
  
  4.舞弊现象严重由于考核方式单一,结果评价片面,使学生非常重视课程考核的成绩,为了获得好的考核结果,很多学生往往会采取舞弊的行为,并且这种考核模式下学生的舞弊行为越来越严重。一是考前想方设法搞题目,走命题老师的后门,二是考试时千方百计抄题目,各种舞弊手段、方式和设备都用上场,考风乌烟瘴气。虽然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舞弊行为予以严厉处分,甚至有较多的学生因考试舞弊而取消学位。对于育人为本的高校,因学生考核舞弊而被取消学位是令人痛心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学生浮躁,不诚信、急功近利,严重阻碍学生心身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
  
  任何一门课程的考核既要考虑学科专业的特色,更要坚持市场的需求导向。结合当前市场对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的状况和考核表现出的一些问题,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考核提出以下建议。
  
  1.改变传统考核观念高校学生的考核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墨守成规,要摆脱传统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考核观念,充分认识教学规律,把握考试活动与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内在联系,只有树立了正确人才观和教学质量观,课程考核改革才会真正的取得成功。正确的人才观就是培养的学生要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出企业能用、好用的毕业生,这就要求教学管理部门和一线教职员工要对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把握,了解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什么,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怎么样,只有坚持市场为导向,课程考核才不会盲目,才不会与社会脱节;我们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应该建立在单一考核的结果上,改变传统考试从“知识”本身出发的导向,而要从“人”本身出发,强调考核要发展人、服务人、实现人。真正好的教学质量应该是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符合社会需要,得到企业的认可,而不是学生传统考试成绩和较高学生“被就业”率,教务管理部门和教师应该建立TQC的学生考核观念。
  
  2.创新考核方法考核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专业教育具备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考核过程中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来选择课程考核的方式,突破传统的单一闭卷笔试形式,考核可以采用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和其他考核相结合形式。灵活选用闭卷、开卷、课程设计及论文报告、现场答辩等形式,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综合应用的能力的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真正实施考、教分离,根据课程性质加强题库建设,教研室根据人才培养的计划编制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必须遵循教学大纲,减少随意性;二是考试的内容应遵循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色、培养目标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将社会需求和课程特点相结合,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l5],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开放式的口试考核效果较好;三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考试形式上多运用开放式考核,少封闭式考核,将学生的考核与用人单位结合起来,多维度考核,特别要注意深化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的深度,让任课教师深人企业生产和企业人才使用的实践,真正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考核内容上,优化试题,由记忆再现的考核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核的转变,增加灵活度 。
  
  3.重视考核管理考核是对教学成果的间接测量,是学生学习效果检查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要通过考核反映出问题,为以后的考核实践改革做基础。考核的管理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任课老师的管理,增强任课老师的责任心,在试题编写和考核设计中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突出考核重点,不能仅仅为了结束课程而随意考核,对考核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上,有结果就要有反馈,把结果反馈给学生,促使学生对考核结果的消化,教师不仅仅是评定分数,还要向同学们指出考试内容和方法及考试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种做法有助于发挥考试的诊断与反馈功能。而我们的现行考试却比较注重过程的组织和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对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很少及时反馈给学生。考试只起到评定分数作用,对教学的反馈促进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二是教务管理部门要更新管理观念,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改变单一的传统考核方式,鼓励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特别是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不能按照理工类的管理模式,而应该更加灵活化,完善考核制度,承认与鼓励教师在考核改革上的精力投入,要在制度上予以物质保障,发挥和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重视德行的评价传统的考核评价以试卷的考试分数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这必然会出现许多弊端,以至于学生把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和为了高分而而走险。因而在高校考试管理中,应该改革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成果唯一标准的教学制度,树立起“把知识、能力、品德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的教育理念和意识,建立科学全面的考试评价体系,实现学生智力的充分发挥和素质的有效提高,弱化试卷考核的比重,注重学生德行评价和考核,避免学生在试卷考核过程中的舞弊现象。一方面通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对学生评价的指标权重,在考核过程中通过给予不同指标权重来评价课程成绩,降低课程内容考核比重,强化道德品行的比重,对于一些平时品性好、个人素质高的学生在这方面可以获得较好评价,而对于那些平时上课旷课、早退迟到以及考试舞弊的学生在考核评价时给予较低的评价。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开设讲座,通过学校近几年来的考试舞弊的学生事例进行教育和考纪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非诚信行为的严重后果,强调德行在考核中的重要性,对于考试作弊的学生,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在个人综合考核评价中一票否决。
  
  结语
  
  在中国当前教育体制下,课程考核毕竟还是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手段,出现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高校为考而为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工厂”,也必须紧跟社会需求之大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推动教学考核改革。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具有更大的社会性和灵活性,率先改革势在必行。针对课程考核中存在的脱离市场需求、评价手段单一、考核效果差和舞弊现象严重的问题,在考核观念、考核方式和考核管理和德行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做法,以使工商管理类学生更加满足企业的需要。

市场导向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程志伟.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EJ].辽宁教育研究,2005,(5):26— 28.
  [2]郑贵军.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营销学课程教学创新思考[J].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o10,(5):188— 189.
  [3] 石秀杰.适应新时期的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09,(3):99— 101.
  [4] 党亭军.主体教育视角下高校考试制度的弊病及改革[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66— 69.
  [5] 邓德胜,等.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 以农林高校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92—94.
  [6] 吴锦淑,等.浅谈高校考试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7,(30):1~ 3.

【市场导向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探讨】相关文章:

1.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2.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3.关于工程经济学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论文

4.CDIO下工业工程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5.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6.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7.实验教学改革下工程材料论文

8.教学改革下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