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别让招聘中的软条件成为软肋

时间:2018-01-06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招聘;软条件;失败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
招聘是企业向采购资源的质量环节,检验的标准中有硬条件和软条件本文通过对HD公司招聘人员的事件出发,分析了其人员流失的原因,特别是在软条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正确把握招聘中软条件的有效对策。
  
  招聘是企业向社会采购人力资源的质量检验环节,检验的标准中有硬条件和软条件,所谓硬条件就是指有明确衡量物的各种条件,如:年龄、性别、文凭、职称、户口所在地等;软条件是指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服务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素质和适应企业的能力等没有具体衡量标准的要求。企业往往希望通过这些软、硬条件来尽可能准确地评价应聘者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几乎在每一份招聘广告中我们都能看到这些条件。相对与硬条件而言,软条件由于不受重视、考察难度大,招聘者缺乏专业能力等原因,往往是招聘中的软肋,成为导致招聘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案例
  
  HD公司是一家日本独资的厂,招聘财务人员1名,要求:1.财会专业本科以上学历;2.本市户口;3.年龄50岁以下;4.有师职称;5.女性优先;6.有敬业精神、责任心强,能够适应日资企业的文化;7.秉公办事、作风正派;8.做事有条理,能力强。经过多轮笔试面试,在众多应聘者之中,马女士脱颖而出,她毕业于本市一所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本科学历,现年42岁,会计师职称,本市户口,以前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财务部担任主管会计,熟悉各项会计业务,擅长操作用友和金蝶软件,因企业改制,现下岗在家。经背景,她以前的主管称她业务能力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因企业改制后,原来职工按年龄40岁以上一律下岗才回家。于是日籍总经理山本先生拍板,录用了马女士。一上班,马女士发现到5:30下班时间几乎没有人离开公司,大家都在自愿加班,自己由于家住得离公司远,还要接小孩放学,所以每天都是按时下班,由于她午餐后几乎不休息,业务能力也较强,每天都能完职工作,财务经理也没说什么。直到有一天,下午6:00多钟,山本先生接到日本总部的一个电话,找财务经理要一份资料,而这份资料正由马女士保管,拿不出来,财务经理打马女士的手机,马女士不接,为此山本先生很生气。第二天上班,财务经理找马女士谈话,说大家每天都自愿加班,你不加班也就罢了,怎么连电话也不接。山本先生很生气,你赶快写一份检讨,认个错。
  “我每天完成了份内的工作按时下班没有什么不对的,下班时间是我的私人时间,不接工作电话,这也没有什么不对,我搞财务工作这么多年,都是这样做的,我不写检讨。”
  “你这样做是不符合日资的!”、“你原来在招聘时可没有跟我说自愿加班是日资企业的文化呀?”、“我不是告诉你,我们日资企业有很强的凝聚力,福利好,企业从各方面都关心员工,员工都以厂为家,自己家里的事难道还要分什么上班下班吗?山本先生说你如果不道歉,就请另谋高就吧!”。一周后,马女士辞职离开了HD公司。HD公司只得再次招人。
  
  二、失败的原因
  

  首先,招聘者对软、硬条件的重视程度不同。很多企业在招聘中对软硬条件把握不当,软者太软,不够重视,落不到实处,形同虚设。在HD公司招聘财务人员的条件中,1至5条是相当具体的,是“硬”条件。而6至8条是“软”条件,伸缩性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招聘者与应聘者对软条件的理解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招聘者连明确表达日资企业文化的特点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考察应聘者是否符合要求了。
  其次,软条件的测评难度大、成本高。硬条件有具体的衡量物作为测评依据,如证书、证件、文件等;虽然也有造假现象,但通过证件鉴别、背景调查可以较快查出,总的来说测评难度不大,成本也不高。软条件就不同了,需要仔细分析应聘者提供的,试图在其以前的工作经历中、学习经历中发现其敬业精神、进取心、责任感等素质特征,还要在招聘过程中设计笔试、面试题目,模拟情景等;这样对软条件的测评的成本就显得比较高,周期比较长。近几年来,一些关于应聘技巧的资料很多,一些应聘者求职经验丰富,善于隐藏缺点、夸大优点,包装自己,这样也加大了对软条件的测评难度。
  再次,HD公司招聘人员缺招聘工作的专业技能也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浅谈别让招聘中的软条件成为软肋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