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时间:2020-10-06 13:33:28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讨中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摘要: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使加工贸易在地区分布上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形成地区协调梯级发展的态势,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中部地区?
  
  加工贸易在我国已经走过20 多年的发展历程。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繁荣,推动了外资的利用,增加了出口创汇,而且在社会就业的创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使加工贸易在地区分布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形成有利于地区协调的梯级发展态势,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必要性?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加工贸易总量逐年上升,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 750?51亿美元,增长了约345?17倍。相应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6年的47?2%,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并成为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国的加工贸易基本集中在沿海区域,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多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这些区域的加工贸易量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量的97?8%,其中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的加工贸易出口均超过500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分别为42%、19?7%、12?5%。由此可见,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特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得对外开放之先,抓住了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跨国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依靠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些特殊措施,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中、西部地区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速度看,都与东部存在较大差距。?
  从地理位置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国际市场交往便利,既是我国内陆地区与国际市场的结合部,又是我国的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等与世界市场双向流动的通道。因此,我国东部沿海沿边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具有广大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头阵地、加工贸易发展的先行地区,东部沿海沿边地区也已经积累了人才、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然而,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基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际比较优势。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也逐步提高,这意味着东部沿海地区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失去。?
  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不仅在加工贸易上,而且在经济总体上存在很大的梯度差。结合区域经济学中梯度推移理论,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存在升级和转移的双重压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最好途径是循经济梯度推移,先将加工贸易转移到中部地区,并培育该区域的产业增长极,扩大转移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转到西部地区。这样,加工贸易步步深入,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形成了一个循环上升的产业转移浪潮,既延长了产业寿命,又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
  
  二、中部地区开展加工贸易比较优势?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再加之地理位置的局限,中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加工贸易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上,中部地区较之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不小的差距。尽管如此,人们也必须看到,伴随着东、中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中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也存在许多比较优势,这无疑为中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