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煤炭企业员工结构变化对出勤率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0-10-06 13:57:34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谈煤炭企业员工结构变化对出勤率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煤炭企业采掘一线员工结构中,农民劳务工的比例越来越大,影响到采掘一线单位出勤率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员工结构变化 影响出勤率 对策


0 引言
企业员工出勤率是员工实际出勤时间和制度工作时间的比值,是反映员工劳动时间利用程度的基本指标之一。员工稳定出勤、均衡出勤是保证煤炭企业正常生产的基本条件。
煤炭企业生产从回采工作面落煤开始,经过运输、提升、直到地面储煤仓,每个生产环节必须保证连续生产,因此,各个生产环节必须配备充足的劳动力,并保证这些劳动力的正常出勤、均衡出勤,也就是说出勤率变化幅度不能太大,出勤人数过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出勤人数不足,不能正常开工,影响安全生产,这一点在煤炭企业的采掘生产一线表现的尤为突出。
目前,煤炭企业采掘生产一线的员工中农民劳务工的比例越来越大,固定工的比例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员工的构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从开滦某矿业公司的农民劳务工比例统计表可以看出,2004年劳务工占采掘一线员工的51.52%,到2008年达到59.58%,这种变化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员工结构的变化,给生产单位出勤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统计资料我们发现,采掘生产一线员工出勤率忽高忽低,而且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对开滦集团某矿业公司近几年来采掘一线生产单位平均出勤率的'统计数据如下面的图表,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出勤率最低为六月份83.55%,
其次是十月份85.87%,其中六月份比平均值89.25%低5.70%,比最高值91.71%低8.16%,实际统计数据中,个别生产单位六月份最低出勤率曾经达到80%以下,造成某些采掘生产单位出现出勤人数不足,影响了正常开工。经过分析研究后我们认为,员工出勤率的不均衡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员工队伍的结构变化是影响出勤率变化的原因之一。因为,随着企业用工制度的不断改革,煤炭企业生产一线员工中固定工逐年减少(主要是自然减员),补充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劳务工,使农民劳务工的比例越来越大。
企业的农民劳务工大部分家中都有“自留地”,受地区差别的影响“自留地”有多有少,他们的年龄基本在20~40岁之间,在家庭中他们仍然是主要劳动力,就是说他们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家庭的重担,每到农忙季节必须回家收、种农作物,因为农时不等人,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出勤率最低的六月份和十月份,正好是北方地区“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季节,因此,出现了在某一时间段农民劳务工集中请假回家,而造成采掘生产一线单位出勤人数减少,出勤率降低。这种情况反映到企业中就出现了“采掘一线员工出勤率随农时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农忙时节出勤率偏低,非农忙季节出勤率较高,出勤率不均衡,使采掘一线单位在一定时间段缺员影响正常开工,给煤炭企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因素。
另外,这些农民劳务工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体力消耗较大的工种岗位,是采掘生产的主力军,这部分劳动力出勤的均衡稳定性,对采掘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调整这种出勤率的不均衡,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根据企业条件合理安排停产集中休息
煤炭企业具备停产集中休息条件的,可以将集中休息的时间合理安排,针对采掘一线农民劳务工比例大的特点,6月份夏收夏种时节可以安排在6月下旬前后集中休,10月份秋收秋种时节可以安排在10月份中下旬前后集中休。如果企业实际情况允许,在特殊季节还可以适当延长停产集中休的时间,这样,即考虑了企业利益,又照顾到农民劳务工的切身利益。

2 生产单位利用自身条件合理安排分散轮休
企业不具备停产集中休息条件时,采掘一线生产单位,利用自身条件,在农民劳务工有特殊需求的时间段,把农民劳务工的分散轮休时间集中起来休息,同时把在矿区附近居住的固定工或不需要回家收秋的农民劳务工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在回家务农的农民劳务工集中休息的时间段出勤,控制和调整出勤人数,使员工的出勤率尽量均衡,以保证正常生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