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SWOT分析

时间:2023-03-17 00:16:55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SWOT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环境进行SWOT分析,找出制约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瓶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SWOT分析;城乡一体化

  一、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

  (1)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迅速增加。2013年底,全省已有9,413万城镇人口,全省的平均城镇化率为43.8%,比2004年提高了14.9个百分点,目前是我省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国每年平均提高1.28个百分点,而我省10年间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以上,高于全国每年提高的平均水平。2005年我省城镇化水平超过了30%,之后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4~1.8个百分点,速度进一步加快。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平稳较快增长,2013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8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6%;2013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75.34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高于城镇2.9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3.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60万人。

  (2)区位交通优越,交通发达。河南地处华夏腹地,陆路交通枢纽,区位交通优越,京广、陇海等主要铁路干线、公里干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速铁路都贯通其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枢纽作用。2013年底,河南省铁路营业里程5,16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58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11.8%,货物周转量增长9.7%。旅客运输量增长8.4%,旅客周转量增长8.3%。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1.3%,货邮吞吐量增长68.5%。“郑州东站”综合枢纽、郑开城际铁路的建成都大大改善了铁路枢纽的服务功能。航空方面重点发展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大民用航空的发展力度,建设配套的站坪及联络道扩建项目,促进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

  (3)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源远流长,拥有着中华民族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历史文化。中国共有八大古都,四个在河南,分别是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河南省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省份,地上文物保有量全国第二,地下文物保有量全国第一,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功夫的故乡。河南还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10个地质公园,10处国家5A级景区,3处世界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今天的河南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原文明因包容而博采众长,因开放而不断创新,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发展张力,深厚的历史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力量和文化支撑。

  二、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劣势

  (1)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低,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年河南和我国的城镇化率)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从2004年的28.9%上升到2013年的43.8%,十年间上涨了24.9个百分点,但还是远远低于全国的城镇化率。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城镇率为53.73%,河南省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9.93个百分点。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居全国倒数第五,中部地区倒数第一。并且全省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郑州、济源与鹤壁。其中,郑州城镇化率为67.08%,相比周口34.78%、驻马店34.89%、濮阳36.7%分别多了33.3、32.19、30.38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低,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多年来一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并因此引发的各种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

  (2)城镇体系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在全省38个城市中,河南省有特大城市2个(郑州、洛阳)、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12个、小城市17个,城市规模结构明显不合理。河南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较大,2004~2013年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已由2004年的5,520.2元扩大到2013年的 15,211.2元。2004~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绝对差距由3,630.1元扩大到2013年的9,194.3元。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差,水电路气等未能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需要,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目前河南省已经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但“村村通”修建的公路标准不高、等级较低,村内及村与村之间的道路状况依旧较差。农村居民看病、孩子上学等依然是十分突出的难题。

  (3)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前,河南省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第一,落后的城市设施水平。河南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较为落后,跟其他省份乃至全国平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出现了一系列“城市病”,交通拥堵、道路积水、城市管网老化、垃圾围城等问题都影响着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变;第二,农村设施建设欠账多,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后,这一落后状况有待改善;第三,缺乏城乡建设资金,改造“城中村”和旧城的难度较大。“城中村”治安混乱、消防意识不强、环境差,村民为获高额补偿抢建风盛行,更是加大了改造难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够,无法充分满足群众的居住需求。

  三、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

  (1)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后,河南省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和调整期,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也已告别了资金短缺的时代,社会资金供应已经相对充裕。根据国际上公认的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该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应该在55%左右,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只有43.8%,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省城镇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诺瑟姆曲线,城市人口从30%增长到50%乃至70%时标志着该地区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高度集中的经济社会活动,二三产业的增值速度远远超过农业,并且所占GDP比重越来越高,从事制造业、贸易和服务业的工作人员也持续快速增长。诸如这些发展势头,都说明河南省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

  (2)面临承接产业转移的特殊机遇。随着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向纵深推进,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的转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资源配置进一步市场化,地区间资金、技术的流动速度加快,经济增长的热点会转移到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中西部地区,有助于充分发挥河南省区位、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的优势,承接国内外尤其是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投资、消费和就业的转移促进实体经济的转移,带动河南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充分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极大地拓宽城镇发展空间,带动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进一步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加快调整,实现城乡互动、产城融合。

  (3)河南省和国务院的政策支持。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引领,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强化中原城市群的支撑带动能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支撑和推动“三化”协调发展。

  四、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挑战

  (1)人口、资源的制约。河南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有近1亿人口,但河南省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全国人均GDP为41,907元,而河南省人均GDP只有34,174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5%。河南省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就需要相应增加100万。2020年,河南省城镇化程度要达到50%以上,每年需要提高城镇化率1.3个百分点以上,每年要增加城镇人口130万,累计要增加城镇人口1,300多万,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另外,河南省土地资源紧张。2013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195万公顷,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为10,081.81千公顷,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9%。全国粮食产量为60,194万吨,夏粮产量为13,189万吨。全年粮食产量5,713.69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为3,235.19万吨。河南省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9.01%,夏粮产量占全国的24.53%,河南省对维系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农业生产用地和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的矛盾十分突出,用地控制将越来越严,势必会使城镇化始终处于严格的土地约束环境中。

  (2)制度因素的制约。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及经验,但在体制制度创新方面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的,不适应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进城的门槛较高,无法公平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设施。一是土地制度。许多农民实现了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却没有实现与土地的分离。农民产权不清,过高土地转让成本,农民之间无法形成合理的分工与专业化,更难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二是户籍管理制度。我国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分离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转变,城乡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经济发展缓慢,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低,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关注度也较低。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也是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重要挑战之一。

  五、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在于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区位交通优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劣势在于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低,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城镇体系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机遇在于河南省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临承接产业转移的特殊机遇,河南省和国务院的政策支持;面临的挑战包括人口、资源及制度因素的制约。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

  [2]魏玉翠.鹤壁市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2012.

  [3]鹿玉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J].赤子,2014.11.

  [4]杨尚军.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思考[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2.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SWOT分析】相关文章:

因地制宜推进西部地区特色城镇化05-30

基于SWOT分析下的邢台生态旅游业发展战略06-02

基于SWOT的我国社保基金运行现状探析论文04-17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精选12篇)05-11

论新型磁力仪展望05-28

河南省卫生厅的选择性执法06-08

谈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05-29

认识“业务分析”08-25

住房装修分析05-11

关于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以完善教育体制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