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职员培训机制创新研究

时间:2020-10-17 14:56:41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职员培训机制创新研究

摘 要: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职员的培训机制创新,对于当前高校建立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务精湛的高素质队伍,意义重大。从培训教学的内容、形式原则,培训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的建构和受训学员的治理等三个方面就此题目加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职员;培训;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64-02
  
  在信息“爆炸”的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职员面对的不仅仅是堆积如山的书籍,还面对着读者提出的种种题目,面对着现代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的使用等。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职员的培训机制建设显得极为重要,好的机制,对当前高校建立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务精湛的图书馆职员队伍,意义重大。
  
  一
  
  首先,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当前图书馆职员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等专业理论知识。当然这对进步图书馆职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但就本人的学习经历看,当前的培训内容只限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对受训职员的乐岗敬业形成,还是不能完全适宜的。应当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加进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学等内容。孔子曾指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孟子也夸大“修身养气”,他以为经过坚持不懈地修养,就能培养起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达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容貌”。现在图书馆职员的职业感觉怎么样呢?徐建华教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代图书馆从业职员快乐总指数为7.34,然而被调查者自我评测的结果却只有7.07,这表明图书馆职员的整体快乐水平低于客观丈量结果,整体图书馆职员的自我评价不高,自信心不足。从本人所在的单位看,大多数图书馆职员的情绪和情感极度疲惫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表现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痹不仁的态度和冷酷情感往对待四周的人和事,表现为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对自我效能的信心下降,时常感到无法胜任工作,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积极性丧失,不再付出努力。那么,优质的培训,不仅要培训图书馆职员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唤起他们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对图书馆工作的责任感和爱好;还要高度重视他们对自己职业特性的熟悉,使他们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有必要的心理预备及熟悉,从而能在实际工作中坦然的面对一切,从而在图书馆职业中体验成就感和幸福快乐,增强职业满足感。
  其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面,也要丰富多彩,要尽可能的多采用新的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大力进步图书馆职员培训质量和水平。目前的培训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上面大讲特讲,受训者在底下消极被动地记笔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几乎是不存在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探索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十分必要。实际上,培训单位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等,让每个参训者都动起来,进步他们的积极参与意识。比如,请一些专家、学者作几场相关报告,可以就专业技能、职业特性熟悉、服务艺术等进行现身说法。这些专家型学者型的经验、知识,对每个参训者既具有新鲜的感觉,又有相当高的学习与鉴戒的价值。在高校、各大图书馆专家云集,这是目前高校图书馆职员培训不可忽视的一笔宝贵资源,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应该引起培训单位的重视。教师授课时也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多让参训职员进行讨论、思考,本人在参加安徽省图书馆职员培训点学习中就有亲身体会:在《信息组织》课堂上,参训的学员积极热烈地参加相关题目的发言,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效果也很好。另外,本着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训单位应当灵活地组织参训职员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结合图书馆服务的职能特点。可以就培训的内容及需要,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鼓励学员在坐下来学的同时,也要积极走出往,使每个学员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升华职业道德,树立服务的意识,学到实际服务的知识,进步从事服务的能力。从而避免培训过程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单调培训方式,切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与素质,帮助参训图书馆职员快速成长,适应时代要求。在建立高校图书馆职员培训的教育教学机制时,培训单位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坐下来与走出往结合”的“大培训意识”。培训单位应进一步探索与创造不同种类,不同方式,灵活高效的培训形式和项目。结合图书馆职员的实际,采取脱产学习与业余学习结合,集中与分散学习结合;针对不同层次的图书馆职员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与项目;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化培训技术(如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广大受训图书馆职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