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施工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工艺研究

时间:2020-09-10 17:16:46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现浇混凝土施工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工艺研究

  摘要: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采用后浇收缩带或后浇温度带,可以解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收缩应力的影响,应当不断在建筑施工中研究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及应用问题。

现浇混凝土施工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工艺研究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施工结构;后浇带施工;建筑施工;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

  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消化收缩变形沉降所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称为建筑施工后浇带(简称后浇带)。后浇带为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根据图纸设计保留60天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

  1 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施工后浇带

  1.1 后浇沉降带

  后浇沉降带就是通常所说的沉降缝,沉降缝一般设置在基础,而且基础必须分开。利用沉降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刚度较好的单元。

  1.2 后浇收缩带

  为避免混凝土由流动状态转入固态时,体积缩小,导致产生裂缝而设立。

  1.3 后浇温度带

  后浇温度带是为避免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效应导致裂缝产生而设立的。

  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施工后浇带虽为施工期间临时性的措施,但在设计施工时通常是突出主要功能,其他功能兼顾。

  2 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施工工艺

  第一,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后浇带的接缝处的断面形式、缝宽与墙、板厚度及其留设位置须经设计院认可方可实施。

  第二,后浇带一般预留700~1000mm(考虑施工操作的需要,通常设为800mm宽),采取措施确保后浇带处钢筋位置准确且连续不断、连接牢靠。

  第三,留设的后浇带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支撑牢靠,防止杂物等落入其间。

  第四,后浇带浇铸混凝土的时间问题:(1)后浇沉降带(兼顾收缩带和温度带)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来确定。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沉降量较大,应待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浇筑后浇带;(2)如果后浇收缩带为单独设置,则完成混凝土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应放在设带后的两个月之后进行灌注混凝土的施工。

  注意:后浇温度带的补齐应选择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进行。

  第五,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施工:(1)主体结构配模板,采用集中加工集中配置,使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2)墙柱定位采用钢筋支撑焊接固定,避免模板跑模和墙柱移位,使墙柱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墙柱截面尺寸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3)在混凝土浇筑封闭前,必须对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进行仔细凿除并凿成毛面,并隔夜浇水湿润,以确保后浇带混凝土与先浇捣的混凝土具有整体可靠的连结;(4)对施工后浇带构成的混凝土整体构件,应按照混凝土整体浇筑的工艺技术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

  3 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工艺技术

  第一,后浇带封闭前的防水:采用砖模,抹平后做防水。

  第二,外墙后浇带防水做法:为尽量减小护墙及防水层受施工中支模加固、混凝土浇捣等的影响,施工缝可做成凹凸形,使外墙后浇带施工缝处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第三,混凝土基础梁板底筋用同成份水泥砂浆预制(条)块,以避免混凝土砂浆从底筋下涌入后浇带。

  第四,应派专人掌握初凝和终凝时间,以便选择终凝前最佳时间进行冲洗。用压力水冲洗施工缝表面,露出石子,表面粗糙干净,凹凸不平,确保新旧砼粘结牢靠。

  4 后浇带施工工艺技术研究

  4.1 后浇带施工工艺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认真分析以上各规范的相关条文对后浇带要求的差异。结合施工后浇带钢筋处理方式、后浇带接缝以及两侧的混凝土接缝收口形式、地下室两侧墙板、底板与混凝土接缝防水做法,运用的成熟施工工艺技术等进行施工专题技术交底。根据后浇带的间距宽度(包括施工缝的混凝土厚度、长度)、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制定并落实施工阶段对后浇带的质量控制。

  4.2 现浇结构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第一,消除后浇带的应力集中。充分考虑后浇带设置带接缝处选用的接缝类型、所在位置与混凝土厚度,后浇带与搭接混凝土的间距、宽度设置,搭接钢筋的受力及预应力分析,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混凝土收缩变化以及对施工技术应用与施工便利性的影响。

  第二,后浇带的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施工作业应在其留缝(施工缝、沉降缝、收缩缝)两侧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60天左右的时间(或按照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完成,后浇带所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较之前留缝两侧的混凝土的标号提高一级,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且采用早强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现象。

  第三,后浇带的处理主要有:后浇带的防水处理,包括防止地下水、防渗漏措施等的防水施工的处理、防止施工环境污水止水以及雨水侵蚀的处理等;后浇带的钢筋处理,包括钢筋的形位尺寸、数量与间距、接头位置与搭接长度、预应力与消应力处理、后浇带模板支撑、拆模处理;后浇带的清洁处理,包括留缝处的清渣、清洁处理,钢筋除锈保护处理,后浇带留缝两侧的混凝土的人工凿毛以及混凝土砂浆处理等;后浇带浇筑混凝土的处理,包括后浇带的两侧留缝的连结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处理,两侧接缝收口处理,混凝土浇筑控制、混凝土浇筑养护的处理等;后浇带的保护处理:混凝土浇筑、半成品和成品保护、施工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整体连结密实无裂缝。

  第四,后浇带的质量控制。后浇带的质量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包括:施工人员内部学习和交底工作,后浇带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专题技术交底,审验后浇带工程使用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事中控制包括:钢筋的处理与质量控制,模板支撑体系控制,两侧接缝收口控制,混凝土浇筑控制,防渗漏措施,半成品保护措施,成品保护措施等;事后控制包括:后浇带工程施工的原材料试验报告,使用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后浇带构造钢筋验收记录,混凝土施工工程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5 结语

  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大体积混凝土可通过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只设置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分块精心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安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 吴培波.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2,(17).

  [2] 李武.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探讨[J].工程与建设,2012,(3).

【现浇混凝土施工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工艺研究】相关文章:

1.谈谈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监理工学论文

2.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

3.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浅谈

4.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研究

5.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研究

6.现浇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案技巧

7.论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建筑论文

8.结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裂缝控制的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