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河下游的堆积历史和发展趋势

时间:2020-09-30 09:59:16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黄河下游的堆积历史和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黄河下游  时期 堆积形态

  论文摘要:本文将历史学及地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相结合,着重探索黄河下游的堆积历史过程,并借助于“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下游超长期河川径流与堆积历史的关系,给出河床堆积的发展趋势的预估。通过与相关科学的关联,认识到揭示下游堆积的自然机理,联系到大变迁背景的必要性。

  一  历史和现代的黄河下游河床堆积形态

    本文所指的堆积状况,是指在较长的历史时段中河道冲淤累积的宏观结果,探索首先通过大量的水文钻孔,结合文物考古工作,对华北大平原的堆积作出概估,为估算干流河床堆积,提供了宏观的基面。

    西汉时豫北浚滑、濮阳一带河床埋深8-l0m,当时床砂由中砂向细砂转化,表明曾有剧烈加积。从西汉初到北宋初,黄河河床积厚3-4m,宋金时期积厚4.5m,床砂向极细砂、粉砂转化[1]。豫东的明清黄河,15世纪初在开封黄河上下,尚无系统堤防;明代天顺年河决,“城中水丈余”,河漫滩至少已高于地面2-3m;崇桢年河决没城,泥沙淀积,滩地竟高于城市地面5-6m,明末至清道光年,市区淤厚达7-8m。累计15世纪中至19世纪中,开封河漫滩累积淤厚达11.5—13.5m。兰考以下,北股河道利用临背差判断堆积厚,1495—1781年淤厚7.0-10.0m;南股河道新筑南堤高6-8m,到1855年黄河改道前,新河积厚6-9m.利用文物资料及太行堤内外地层资料,曹(州)考(城)河段1494—1781年积厚7.0—10.0m,1534年刘天和比较北流与南枝河段,北流高出1.5丈,概估在1494—1546年的分流期内,堆积约占总积厚的一半。兰(封)睢(州)河段的临背差显示了堆积厚,1783—1855年积厚4.0—8.1m.商(丘)虞(城)河段临背差已不反映实际积厚,利用始建南堤时原地面高,得1572—1855年积厚8.8—12.0m。对苏皖两省明清故道的研究,参考南京师范大学所作地貌考查成果。

  上述工作皆忽略了地壳垂直升降的影响.综合以上工作,参照复原后的黄河故道平面形态[2],分析、黄河下游各河段、各时期的堆积状况(表1)。

  可见:1)黄河下游的堆积,在西汉初到金元,明清、现行河道三个时期不同河道中,河床形态具有相对可比性,各期堆积速率呈一定规律变化。从豫河看,北宋前堆积小于0.30—0.35cm/a,宋金时期存在一加积时段,典型的滑(州)澶(州)段已与明清豫河接近;元明时贾鲁大河堆积率又高于滑澶河段。明清堆积率最高部位在豫河,似以沿程淤积为主,宏观堆积速率也高于历代。1855年改道后,山东境内堤防在19世纪末逐渐完善,至本世纪70年代,平均堆积率未超过5cm/a,高村以下不少地方,本世纪30—60年代堆积率超过l0Cm/a。从历史过程的纵向看,黄河下游的堆积率正在增长中。2)利用复原的河道平面形态粗估明清下游的堆积量,自有系统堤防控制到清末铜瓦厢改道,下游河道淤积2.39-2.84*108m3/a,略等于1950—1985年的平均淤积2.73*108m3/a(已扣除工程环境因素)。表明古今下游的堆积是具有可比性的。3)以云梯关以下河段作为明清的河口段处理,参考南京师范大学成果与河口段实测资料,假定堆积与河口延伸成线性关系,则各时段河口延伸及堆积估算如表2:

  表1         历史时期河南黄河下游河道堆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