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气污染物的生物学监测及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时间:2020-08-28 16:18:46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大气污染物的生物学监测及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关健词:大气污染物;生物学监测;影响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利用生物学监测可进行环境监测的优势,同时论述了大气污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人类进行危害,以及危害的结果。并呼吁人们对此产生重视。 
   
   
  1 利用生物学监测大气污染物 
  环境监测一般采用人工采样或半自动采样,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定期、定点测量、理化监测方法,虽然有速度快和准确的优点,但受技术和条件所限,多数理化项目不能连续自动监测,还靠人工采样测试瞬时浓度或平均浓度值。在一些分散地点测定,有一定的偶然性,时空代表性差,不能反映监测前后的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也不能反映综合污染情况。利用生物学监测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因为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生物长期生活在环境中,受环境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生物的生活周期长,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必然作用于生物体,能贮存整个生活时期内环境因素变化的各种信息。例如:生物个体数量和群落的变化,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变化,宏观和微观受害症状的观察,能综合反映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强度,能较早地发现大气污染,能检测出不同的大气污染物,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污染。 
  1.1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各种形式排出大气的污染物种类很多,仅煤炭燃烧烟尘中就有四百多种有毒物质,大气污染物对生物产生的危害有: 
  1.1.1 氧化性:如臭氧、二氧化氮、氯气等,它们能形成酸雨危害很大。 
  1.1.2 还原性:一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甲醛等,也能进一步形成酸雨。 
  1.1.3 酸性:氟化氢、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等。 
  1.1.4 碱性:氨等。 
  1.1.5 有机物:乙、甲醇、苯酚等。 
  1.1.6 无机物:重金属及其氧化物、粉尘、尘土。 
  1.2 大气污染物对植物造成的危害分类。 
  1.2.1急性危害:一般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接触时间短,就可导致植物失绿,组织坏死。 
  1.2.2 慢性危害:污染物浓度低,接触时间长,植物生长不良,轻度生物绿色泽较淡。 
  1.2.3 混合性危害:污染物浓度低时,接触时间长,浓度变高时,时间短,先表现慢性危害,然后植物又表现出急性危害症状。 
  1.2.4 隐性危害:污染物浓度特低,接触时间长,对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产生影响,对生育和产量有控制作用和轻微影响。 
  1.3 怎样选择指示生物 
  针对大气污染物中某一种类选择哪种指示生物呢?一般具备对污染物敏感,受污染后症状明显,干扰症状少,长期生长能不断萌发新叶,栽培管理繁殖容易,并尽可能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能起到美化环境和监测环境的双重作用。例如:污染物是硫氧化物(SO2、SO3、H2S)常选紫花苜蓿、荞麦、芝麻、向日葵、蕃茄、马尾松、白桦,一般多在燃煤锅炉房、火电厂、肥料厂等处多种植。 
  1.4 指示生物受危害的机理与症状 
  1.4.1 硫化物的污染物 
  危害机理:进入植物体先生成亚硫酸后生成а-羟基磺酸盐能抑制氧化酶ATP形成。 
  症状:阔叶植物出现坏死斑点或块状失绿。 
  单子叶植物出现点状或条状坏死斑,失绿针叶植物受害后叶尖呈红棕色或褐色并下延。 
  1.4.2 氧化物的污染物。 
  危害机理:进入植物体后,在叶尖边缘积累,抑制本酶的活性。 
  症状:植物嫩叶,幼芽上伤斑由油渍状到黄白色而呈现红褐色,与正常组织稍顷或近红色条带。 
  1.4.3 氮氧化物: 
  危害机理:抑制植物体内的酶的活性。 
  症状:开始背腹两面的脉间出溃斑,叶片后来出现斑纹和坏死皱缩,斑纹呈现白色,宗黄色,有时也出现叶尘或边缘。 
  1.4.4 酸雨: 
  危害机理:破坏植物叶绿体,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减弱。 
  症状:叶缘、叶尖和脉间出现块状源白坏死斑,有时黄化成枯萎。 
  怎样判断污染源和污染程度就应知道生物学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