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治理法

时间:2023-03-25 06:58:25 法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市场治理法

市场治理法是主义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保障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为目的,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弥补市场缺陷的重要法律制度。,法学界对市场治理法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系统、深进的研究尚嫌不足,在有些有争论的观点上存在分歧或尖锐对立。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撰写此文,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加强市场治理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研究市场治理法,首先应当研究有关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市场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如百货商店、集市贸易市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一般是指进行有形商品交换的固定场所。广义的市场,是指各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本文采用的是广义市场的概念,其中所说的“商品”不仅包括有形商品,而且包括无形商品,如技术及其他各类服务等:“场所”不仅指有固定场所的有形市场,而且包括没有固定场所,靠中间商、广告、机及其他交易形式促成交易的无形市场,如技术中介市场、房地产中介市场等;所谓“交换关系”,不仅指商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的全部交换关系,而且包括通过市场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过程中的全部交换关系。(注:参见马洪主编《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3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成为全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交汇点,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的媒介作用达到其所追求的目的,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功能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市场经济在其过程中形成了促进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即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这三大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通过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的机制,对协调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有效配置社会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反过来妨碍了市场的正常、有序运行。概括起来,市场正常、有序运行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主体多元化及主体利益独立性所造成的影响。众所周知,市场主体多元化及主体利益独立性有其积极的一面,即有利于形成既分工协作又相互竞争的活跃的市场主体体系,市场主体通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对价格信息、供求信息作出积极的反映,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种独立性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即造成市场主体为追求个体利益而损害其他经营者、用户、消费者的利益,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等情况。例如: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某些市场主体的违法经营、短斤少两、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强凌弱、鲜廉寡耻、为富不仁,使市场秩序和他人的正当权益、国家和社会利益遭受严重破坏。

  2.市场功能的缺陷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机制在有效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最为主要的特征,但市场机制仍存在一定缺陷。首先,市场机制的调节在信息导向上存在滞后性,从而轻易造成市场主体在经济决策上缺乏预见性而陷于盲目性。其次,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外部性题目,市场外部的经济性,可使某些主体不付出代价即可获益;而市场外部的不经济性性,又可使某些主体蒙受损失而得不到补偿。再次,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题目,如城市卫生、文化设施、消防、国防产品等的供给。最后,市场机制不能调节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道德的矛盾,如很多违禁品的经营会使经营者大获其利,但公民身心健康、社会风尚、公众安全受到严重侵害,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失往良好的社会环境。

  3.市场并不能消除不当竞争及其后果。不当竞争的结果是限制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从而扭曲竞争机制,破坏市场机制,使社会资源难以有效配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秩序的混乱。

  4.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对市场秩序的影响。市场经济要求发达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形玉成国同一的、开放的并与国际市场衔接的市场体系,而目前,有些生产要素尚未真正进进市场,有些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市场交易规则不完善、不规范,部分、地区分割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中介组织不发达且常有行为不规范的情形发生,市场主体难以及时、充分把握市场信息,因此市场机制往往难以发挥积极作用,使市场秩序难以保持积极的良好状态。

  针对市场机制的上述缺陷,除有些题目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外,更需要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以维护正常、高效运行的市场秩序。而规范市场主体以维护市场秩序的规则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其规则包括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特点和重要作用的市场交易习惯规则、市场道德规则、市场政策规则、市场法律规则这四种类型。(注:参见彭星闻、叶全良等著《建立市场新秩序-市场规则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其中,市场法律规则具有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的上风,这是其他三种类型的规则所不能及的。而市场法律规则又可分为市场交易法和市场治理法这两个重要方面,加强这两方面的法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市场治理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体系

  市场治理法是调整国家对市场进行监视治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竞争治理关系。竞争机制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机制,也是将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转化为面向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使和其他经济组织富有活力、积极进取的重要机制。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国家必须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方面的立法,依法加强对市场竞争活动的治理,规范市场竞争主体的市场竞争行为,查处限制竞争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2.产品质量治理关系。产品质量治理关系,是国家、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产品用户和消费者之间,在产品质量监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我国经济已进进一个由数目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的新阶段,国内国际市场的经济竞争基本上是围绕着质量这一中心而展开,其中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题目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产品的高质量意味着高本钱、高投进,这和市场主体追求自己利润的最大化显然既相矛盾又相同一。有战略眼光的经营者重视其产品或服务的高质量,以占领市场建立信誉追求自己利润的最大化;而目光短浅的经营者往往以低本钱低投进,以低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冒充质量合格或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甚至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往追求高额利润,损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并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和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所以,产品质量治理关系是市场治理法的重要调整对象之一。只有加强产品质量立法,加强国家、经营者、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治理监视,才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进步我国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

  3.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保护消费者权益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对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保护,实质是保护消费、促进消费,从而保护生产、促进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拥有强大人力、财力、物力的现代化企业,一方面是分散的作为社会个人的消费者、劳动者,假如不强化立法、强化国家和全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势必使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平衡,经营者损害消费者权益乃至生命健康的行为泛滥,市场秩序、社会公平和正义无从谈起,终极势必损害生产的进步,损害经营者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与消费者是矛盾对立同一的两个方面,在这对矛盾中捉住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一关键,才能使经营者真正依法老实经营,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4.广告治理关系。广告治理关系,是国家、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接受者之间,在对广告活动进行治理监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是市场治理法的又一重要调整对象。广告通过媒体传播经济信息,对沟通生产与流通,引导消费,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看,促进交易的实现,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商品经营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往往利用虚假广告或语义模糊不清的广告,或者和形式都违反法律规定的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污染社会风气,并以此同老实经营者进行不正当竞争,达到其追求高额利润的目的,其后果必然扰乱了市场秩序,扭曲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所以,依法加强广告治理,是加强市场治理,维护市场秩序的一个重要措施和内容。

  5.价格治理关系。价格治理关系是国家、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在价格治理监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商品价值以一定数目货币的标价形式,价值决定价格,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价值波动。价格的高低,是资源相对稀缺程度的灵敏信息反映而涉及产业、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价格高低,涉及经营者与消费者两者利益的均衡,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为重要的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价格机制能正常发挥作用。假如价格非因供求原因而过分偏离价值,必然是经营者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假冒商标、价格垄断、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等不洁行为的泛滥,正常的市场秩序根本无从谈起。依法加强价格治理,严厉查处价格欺诈、牟取暴利等价格违法行为甚为重要。所以,价格治理关系是市场治理法的又一重要调整对象。

  此外,为降低立法、执法、遵法本钱,由于不当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以及因产品质量、广告、价格违法行为造成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也应纳进市场治理法的调整对象。上述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调整,既以民法中侵权行为法的一般规定为依据,又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的一面,应由市场治理法律规范加以规定。如《消费者权益保***》中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用度的一倍。这就在民法的侵权损害赔偿贯彻“赔偿实际损失”原则的基础上,贯彻了消费者权益保***的“补偿性与惩罚性相结合”这一特殊原则。再如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权利谁举证”原则,在产品责任赔偿纠纷中变化为“举证责任颠倒原则”和“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当作为被告的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不能证实自己无过错时,则推定其有过错,应承担产品责任。

  前面我们明确了市场治理法的调整对象,也就明确了市场治理法的体系。市场治理法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我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制定一个同一的市场治理法,而是从维护市场秩序的各个方面来分别立法。我国已有的立法主要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消费者权益保***》、《广告法》、《价格法》等,以及与前述法律相配套的法规和规章。此外,根据我国形势的,还应当适时制定颁布《反垄断法》等法律。

  目前,国内对“市场治理法”这一概念尚有争议,例如在各类经济法的教材著作中对我们前面界定的市场治理法的体系,采用了“市场调控法”、“市场运行法”、“市场竞争法”等概念。我们以为市场调控法这一概念,轻易使人误解为国家宏观调控法的内容也属于“市场调控法”的范畴;(注:参见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至42页、第265页至405页。)而“市场运行法”这一概念含义更为宽泛,采用这一概念的学者将市场治理法的内容与票据法、证券法、房地产治理法、产权法、合同法的内容放在一起,统称为“市场运行法”,即将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内容组合在一起,体系上显然不(尽管可能是由于教材内容体系完整的需要而这样组合,但从法学教材体系上讲也是不科学的);(注:参见杨紫烜、徐杰主编《经济法学(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第239页至489页。)而“市场竞争法”这一概念含义较为狭窄,固然产品质量、贸易广告、价格都属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但一般意义上理解“市场竞争法”的内容应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以,“市场竞争法”这一概念难以概括市场治理法律制度的内容。(注:参见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第245页至第282页。)因此,我们以为,“市场治理法”的概念直观地明确了“市场治理法”的调整对象是市场监视治理关系,比较正确、科学。

  从体系来看,同样采用“市场治理法”概念的学者对其所包括的内容看法也不尽一致。有的把“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与治理”、“商标治理制度”也列进其内,还将生产资料、、房地产、技术与信息、劳动力等几种主要市场的法律规定也纳进其内。(注:参见吴宏伟主编《市场治理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至65页、第202

【论市场治理法】相关文章:

慢性前列腺炎当从“精道”论治05-28

论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1-09

论提高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08-16

论悔恨05-07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05-29

论批判的终结05-28

论概念设计05-28

论人生的选择05-29

论税权划分05-11

村治改革,组长何去何从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