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诉时效延长制度探讨

时间:2020-10-30 12:44:55 法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追诉时效延长制度探讨

摘要:新旧刑法均有关于刑法上追诉时效的规定,但在追诉时效延长方面规定却有不同。本文以为追诉时效延长制度应当有三种情况;同时对这一制度的可能产生歧义的地方进行了上的辨析。
关键词:追诉时效延长 期限 限制

追诉时效制度是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其特点是犯罪人犯罪后,经过一时效期限,追诉机关不得对其行使刑罚请求权。追诉时效制度存在的意义在于促使犯罪人在没有受到国家刑事责任追究的情况下,悔罪自新、重新做一个遵纪遵法的人;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对国家司法机关司法资源的公道配置与秩序的稳定都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对国家刑事追诉权的自我限制,以防止追诉权的无穷扩大与延展,减少国家公权力对社会生活的过多干预,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和人性性,是刑事立法走向化、现代化的表现。我国刑法典确立的刑事追诉时效,也体现了我国刑法的目的——旨在通过对犯罪分子本人进行刑罚改造和儆诫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预防犯罪。

新旧刑法的第四章第八节均是有关刑法上追诉时效的规定,分别具体规定了追诉时效的期限(新法第八十七条、旧法第七十六条)、追诉期限的(新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旧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追诉时效的中断(新法第八十九条第二款、旧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以及追诉时效的延长(新法第八十八条、旧法第七十七条)。在前三个方面,新旧刑法差别不大,但就有关追诉时效的延长这一上,新旧刑法却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新刑法扩大了追诉期限能够延长条件的范围:第一、由原刑法的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假如“从看管所、拘留所或者家中逃跑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变为只要“自人民***、公安机关、***机关按照刑诉法有关管辖的规定,对发现犯罪事实或者发现犯罪嫌疑人的案件予以立案、侦查、收集、调取有关证据之日起或者人民法院依照刑诉法的有关审判管辖规定接受人民***或者被害人的自诉案件之日起,无论用任何方法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均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第二,新刑法增加了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从现行刑法规定看来,追诉时效无穷延长的法定情形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在人民***、公安机关、***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
在这种情形下,客观上对犯罪人所犯行为已立案侦查,即客观上追诉机关已启动追诉程序。从犯罪人方面说,其在追诉机关对其犯罪已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的情况下,有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在这里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立案侦查和逃避两个概念。
关于“立案侦查”。立案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是指公安机关、人民***和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接受、审查和终极作出受理决定的诉讼活动。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为了收集证据,查明刑事案件的事实,抓获犯罪人,而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这里的“立案侦查”是仅指立案,还是指立案并侦查?笔者以为:一般讲来,立案和侦查总是连续的,将立案侦查理解为立案应当是正确的。① 值得指出的是,在刑法典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追诉时效延长是由于“人民***、公安机关、***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而在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除了人民***、公安机关、***机关是法定的立案侦查机关之外,还有军队的保卫部分、监狱也是法定的立案侦查机关。这就是说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主体规定得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们没有理由在刑法中排除其他的法定的侦查主体。因此,笔者以为固然刑法中只规定了人民***、公安机关、***机关立案侦查,我们仍然要认定在其他侦查主体立案侦查时与人民***、公安机关、***机关立案侦查效果一样。从理论上也许可以考虑,刑法对这一条的规定采用的是概括式的规定而非列举式的规定。这样理解也就能达到国家刑事的同一,避免出现因法律部分规定的不一致导致对法律理解和法律实施带来的。但出于长远计,在以后修订刑法典时可以考虑将“人民***、公安机关、***机关立案侦查”修订为“法定的侦察机关”也许更严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