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材料的证实能力

时间:2018-03-10 法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拟从对几对相关概念的辨析着手,初步指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民事证据材料之证实能力制度的必要性,并比较两***系中主要国家关于证实能力的规则及其成因,我国民事诉讼中此项制度的某些缺失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证据 证据材料 证实 证实能力

一 民事诉讼中证据材料(以下简称证据材料)与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以下简称证据)
证据材料与证据尽管经常易于混淆且常被不加区分地使用,以致于在证据这一概念下包含了证据与证据材料两种情形,使得“证据”一词,有时是指证据,有时又是指的证据材料。而正确地看待证据材料与证据关系的,无疑应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基本题目。
(一) 何谓证据材料
证据材料,亦称证据资料,有人以为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或者法院依职权收集的用以证实案件事实的各种材料。”(1)也有人以为是指“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统统称为证据资料,或谓证据材料。”(2)还有人以为“所谓‘证据资料’则被理解为通过证据表现出来或为人所了解知悉的,如证人和当事人本人的证言,鉴定意见(尤其是其结论),书证所表示的信息内容,对物品或场所进行检验或者勘验的结果,等等。”(3)总之,笔者以为以上都从不同层面揭示了证据材料的含义,说明了证据材料其作为证据的内容,意味着一定的既知事实,而既知事实与作为证实对象的待证命题或待证事实间的关联性以及用来评估证据从而从已知推断未知作用程度的证实力或证实价值等概念,都直接与对证据材料的理解紧密相关。证实材料,对于考察诉讼中证实的机制和过程都非常重要。
(二) 何谓证据
证据,有学者以为是指“能够证实民事案件真实请况的各种事实,也是法院认定有争议的案件事实的根据。”(4)也有学者以为“(一)从证据所反映的内容方面看,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从证实关系看,证据是证实案件事实的凭据,是用来认定案情的手段;(三)从表现形式看,证据必须符合规定的表现形式,诉讼证据是客观事实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同一。”(5)
(三) 证据材料与证据的关系
由证据材料与证据的概念可知,证据材料是证据的来源和初始表现形式,离开了诉讼过程中的证据材料,证据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无从谈起。并且,证据材料只是为了证实待证事实命题而提供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中只有符合证据条件的,才能作为证据,成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有的不具备证据条件,即不能作为证据而使用。对某些证据材料能否作为证据采纳,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它的效力,再就是法律上的效力。自然效力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与客观事实存在必然的联系,而法律效力是法律证据资格的规定,是外加于证据材料的,属于证据制度之一。
不过,也有论者反对对证据材料和证据进行区分,“在坚持证据反映论的同时,笔者以为还应当坚持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同时反对证据与证据材料的划分。证据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所有反映事实的材料都能构成证据。”(6)但笔者不赞成这种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看法。同时该观点与其“证据的证据力即证据的形式效力”的观点自相矛盾,既然其以为“所有反映事实的材料都构成证据”,又何谈“证据的形式效力题目”?
二 证据材料的证实能力
(一) 证据材料的证实能力
证据材料的证实能力(以下简称证实能力),亦称证据能力,证据资格,或称证据适格性,是指“具有可为严格证实系争事实的实体法事实之资料的能力。”(7)也有人以为“证据力(或谓证据能力)是指证据在法律上可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8)另有人以为“证据能力系指在诉讼上可容许作为证据的资格。凡属于可采纳的证据也可称之为适格的证据。”(9)笔者以为某种证据材料可作为证据的法律上的正当性或法律上的效力即证据材料的证实能力。
民事证据材料的证实能力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优秀)
  • 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 浅谈如何规避财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
  • 浅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司法裁判中法官如何应用经验法则和逻辑规
  •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研究
  • 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存在问题及法律规制研究
  • 房地产估价收益法中折现率确定问题
  • 浅谈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 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