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与民法差异的经济学诊释—一种“经济人”假设的视角

时间:2020-10-28 09:07:15 法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经济法与民法差异的经济学诊释—一种“经济人”假设的视角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 民法 “经济人”假设 完全理性经济人 有限理性经济人
  论文摘要:经济法与民法作为规制市场交易和经济运行的主要法律,是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理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经济人”假设的视角,以“经济人”假设的完善和传统民法的修正及经济法的勃兴为线索,对经济法与民法的差异进行经济学诊释,最后指出经济法建立在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而传统民法则建立在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
  一、研究视角的选择
  什么是假设?所谓假设通常是指在现存的事实和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存在或与其相关的规律所作的推测性的解说或虚拟性的预设。假设只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一种推断和猜测,但这种推测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和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既非成熟理论亦非主观臆测。”提出和确立假设,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
  在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对于学科的基本假设题目的探讨是相对较多的,因而其“科学性”也相对较强,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假设由于确定的条件约束以及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的应用等,更是给人以“精确”的感觉。尽管对于法学是否属于“科学”尚存争议,但对于广义上的科学可以包括法学,或者说法学中可以包含一定的科学成分的观点,则殆无异议。正是在此意义上,才可以把法学同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一起,放进广义的科学之中,并研究其基本假设题目。另一方面,与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不同,社会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因此,恰如自然科学的假设离不开对隐躲在自然现象背后的自然规律的`假设一样,社会科学的假设也离不开对隐躲在人的行为背后的人性的假设。人是什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对这些题目的不同回答往往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从而产生不同的社会科学理论。法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理论的分歧,假如不停地追问下往,往往可以追溯到对人性的不同假设。所以,人性假设可以作为法学研究的逻辑出发点。
  古今中外,对人性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在这些不同的人性假设中,“经济人”假设是最为流行的人性假设之一。市场经济的公道性和必然性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作为市场经济法律主体的民法和经济法,其理论构架也是以“经济人”为基本假设的,但由于二者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它们所设想的“经济人”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研究民法和经济法的差异,选择“经济人”假设的视角是可行的。这对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人”假设的基本思想
  “经济人”假设,简言之,即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都会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经济人”这个命题最初源于亚当·斯密在19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的表述。在该书中,斯密以为“利己性”是“经济人”的本性,“利己心”是每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我们天天所需的食品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斯密以为,“在分工基础上的市场竞争中,假如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则会实现社会利益,”由于‘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往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由于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关于经济法与民法差异的经济学诊释—一种“经济人”假设的视角】相关文章:

1.探析应用视角的经济法学教学与民法学教学之比较构建

2.经济法和民法的关系论文

3.分析混合经济时代的民法与经济法论文

4.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释解论文

5.民法视角探析食品安全问题

6.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之间的关系探析

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释解论文

8.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差异与衔接

9.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处理原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