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刑事立案告知制度的理论依据及运作规程

时间:2020-10-27 13:44:24 法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刑事立案告知制度的理论依据及运作规程

内容提要:缺少对公安机关等刑事侦查活动必要的知情权,是制约检察机关有效履行法律监视职能的"瓶颈"。建立刑事立案告知制度,侦查部分在对刑事案件立案后及时告知检察机关,则可以有效解决检察机关"知情难"和监视滞后的题目,进步检察监视能力,促进司法公正。   关键词:告知制度、意义、依据、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是国家法律监视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人民***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视。   根据以上两条规定,人民***作为国家法律监视机关,对侦查机关刑事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视,是检察机关法律监视的重要职责之一,公安机关也有接受人民***实施的法律监视的义务。检察监视的范围应当包括对实体法的监视,又包括对司法机关执行程序法的监视,并且这种监视既应当包括对两类法实施的结果实行监视,也应包括对执法者实施法律的全过程监视。①   人民***对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侦查活动实施法律监视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对侦查机关的刑事立案活动实施法律监视,可以进一步规范侦查机关的刑事立案行为,防止有罪不究、有案不立、以罚代刑,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现象的发生,防止对当事人滥用强制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及时查获和证实犯罪,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   但是,从当前的司法实践活动来看,公安等侦查部分还存在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应当立案而乱立案、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侵犯当事人权益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司法公正。   造成上述题目的原因在于,对侦查机关刑事立案活动的监视措施不具体,不规范,监视工作滞后,能够实施有效监视的范围过窄,公安机关接受监视的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配合措施。检察机关缺乏必要的知情权,知情难成为制约检察监视职能作用发挥的"瓶颈"。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不报捕、治安处罚、劳动教养的案卷难以查阅和把握。如2002年湖北省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162556件,破案84188件,而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案件仅有18811件,占破案数的'22.3%其他案件的处理检察机关均不把握。②   为进一步进步法律监视效果,促进侦查机关规范刑事立案行为,促进依法办案,确保司法公正,笔者就实行刑事立案告知制度,以及具体运作规程,谈些粗浅的熟悉,以求教与同仁。   一、关于刑事立案告知制度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刑事立案告知制度?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没有明确的概念和规定。从开展刑事立案监视和告知形式的特征来讲,笔者以为,刑事立案告知制度,是指根据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侦查机关在对刑事案件决定立案侦查后一定时限内,向同级人民***告知刑事立案的相关信息资料,接受法律监视的制度。   刑事立案告知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告知义务主体,是负有刑事侦查职责的公安、***、监狱、军队保卫部分、海关缉私等具有刑事案件侦查权的司法机关。(2)接受告知的主体机关,是负有告知义务机关的同级检察机关。(3)告知的内容,是侦查机关关于刑事案件立案的相关信息资料。(4)告知要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5)告知的目的,是确保法律监视机关关于刑事立案活动的知情权,将侦查机关的全部立案活动置于同级法律监视机关的监视之下,使法律监视与刑事侦查活动趋于同步,便于法律监视机关履行职责。   有些学者和专家针对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等刑事案件侦查部分监视滞后,不能全面实施法律监视的现象,为适应立案监视的需要,建议建立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向人民***备案制度,自案件线索到公安机关,就是立案监视的出发点。建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在一定时间如7天,对其期间接受的报案、控告和自首作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的情况向人民***报送,同一格式(如表格),内容简明扼要地反映出受理时间、大致案情、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处理结果。这样,人民***能够及时全面把握公安机关立案工作情况。③   上述观点的目的和措施与笔者的观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笔者以为,备案是下级机关将有关情况报呈上级领导或者主管机关以存档备查,单位之间存有隶属关系,监视的目的性不强,不能体现检察机关法律监视的本质属性。   二、实行刑事立案告知制度的现实意义和法律依据   实行刑事立案告知制度,是由法律监视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是司法实践中进一步规范侦查机关的刑事立案行为,解决侦查机关刑事立案行为不规范,促进司法公正的客观需要。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实行刑事立案告知制度,是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活动有效实施法律监视的客观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利。   人民法院、人民***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本条中的"检察",既是人民***的法律监视。在此专指对刑事诉讼的监视活动。公安机关、人民***、人民法院进行刑事诉讼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人民***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视机关,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对刑事诉讼实施法律监视的职责。从法律监视的本质属性来讲,人民***对刑事诉讼活动的监视应当是动态的、全方位的,包括从立案、侦查、退回补充侦查、审判、延期审理、执行等所有诉讼活动。负责刑事侦查的机关或部分,也具有主动接受法律监视的义务,主动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变更强制措施等诉讼行为,置于法律监视机关的监视之下,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创新方式,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视职责提供更为广阔、便捷的渠道。   刑事立案活动,是刑事诉讼的开端,依法进行刑事立案,可以使刑事案件得以及时告破,查获犯罪嫌疑人,为批准逮捕、提起公诉、交付审判和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防止无辜者免受错误的刑事追究,有效保障公民的正当权益,防止因错误立案造成诉讼资源浪费,影响正常刑事侦查活动的进行。   实行刑事立案告知制度,可以解决对侦查机关刑事立案情况了解较少,监视工作滞后的题目,促进侦查机关进一步规范对刑事立案工作的治理,促进司法公正。便于检察机关及时正确地把握侦查机关刑事立案,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缩短侦查活动与检察机关诉讼监视之间的时限,使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诉讼监视工作与侦查活动趋于同步,进步工作效率,更好地开展刑事诉讼监视工作。确保侦查机关或者侦查部分刑事立案工作的时效性、正确性、正当性和公证性。   (二)实行刑事立案告知制度,是保障法律监视机关对刑事立案工作的知情权,确保法律监视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   知情权是保证法律监视职能正常发挥的条件和基础,不能充分保障知情权的监视,是难以收到应用的监视效果的。   刑事立案活动,属于公安等司法机关的职权,由于职责分工、诉讼期限、案件的性质和处理流程等多种原因,在当前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相关制度下,一些重大、有一定影响的案件,经过一定的时限之后,由侦查机关提请人民***审查批捕、移送审查起诉,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视。但是,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具有"完全的独立性",检察监视很难深进其中。对已立案但未提请逮捕的案件公安机关大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由于法律没有规定其告知检察机关的义务,使检察机关很难了解到具体案情。监视就难以有力地进行④。这样就使一些案件,因社会危害性较稍微,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原因,侦查机关在立案后,没有经过检察机关的审查和实施相应的监视程序,直接作了撤销案件处理,甚至,有一些案件根本就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刑事立案。

【试论刑事立案告知制度的理论依据及运作规程】相关文章:

1.试论独立董事制度及适用

2.论刑事回避制度

3.刑事上诉制度的概述分析

4.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重构探析

5.试论我国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现状

6.关于刑事和解制度之探析

7.试论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

8.浅谈刑罚的理论依据

9.浅析我国刑事上诉制度存在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