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地理教学的未来发展论文

时间:2020-12-01 13:00:54 地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高校地理教学的未来发展论文

  论文摘要:我国高校地理教育在最近的60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依然没有培养出优秀的大师。本文只对当前高校地理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提出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教学策略。

我国高校地理教学的未来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地理教学,教学方法,创新能力

  一高校地理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地理学论题和方法呈多样化趋势,这既是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优势的发展结果,也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关键在于要驾驭这种多样性而不是被其淹没,这就需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和不同地区的高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但目前高校地理教育结构体系比较单一,课程结构在很多高校趋同,培养目标也趋同,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课程内容无所不包,结果是什么都顾不了。

  (二)课程体系尚待革新

  目前,我国高校地理学课程体系大致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框架,远未反映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发展,与国际地理学思想和方法上出现的“人本的科学地理学”和“科学的人本地理学”及多样化趋势相隔膜,对当代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科学前沿、当前国际地理学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的成果反映不足。

  目前的课程设置重视应用,理论基础有所削弱。近年来,为迎合眼前的社会需求,学校课程设置加强应用取向,应用方向也呈现多元化,除出现了不够规范的问题外,理论基础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所削弱,地理学基础课程、野外调查、实验室训练等方面显著削弱。

  (三)教学内容更新滞后

  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生态急剧发展和变化的当前,新的地理学思想、方法、认识、观点、发现层出不穷。大学地理教育本应及时将这些新进展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但由于多种原因(譬如教师对科研前沿的陌生,对教学的投入不够),目前大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普遍不足或滞后,教材的更新也相对较慢。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由于实验、实习和实践的经费严重不足,且分配不均衡,办地理学类专业的众多高校,有相当数量不具备必要的实验、实习和实践条件,学生的实习和实验机会较少,影响地理教学水平。近年来开始建设一些实习基地,但分布不均衡。

  (五)教师评价标准错位

  大学以教学为本,但目前对教师业绩的评估标准却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的激励机制远不如科研,导致教师在教学上不愿或不能投入应有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关于我国高校地理教学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1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真实战场

  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校外实践基地能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能给和地理相关的行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地理行业解决路线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地理行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对培养地理社会工作经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走出去,请进来,进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开放办学,地理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与操作能力。仅仅依靠在学校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肯定不能适应企业需求,除了以上实践途径外,还必须与社会对接,认识真正的地理行业。

  走出去,就是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动态与方向。一方面是组织学生参观著名的工厂、企业等。开阔学生的眼界,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是教师走出校园,到地理管理部门体验生活,在实际的工作积累经验,丰富教学情感。请进来,是根据地理专业的特点,聘请校外的科研人员来校讲课或作专题报告、专题讲座等,介绍地理前沿动态等。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与主讲人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工作性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针对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3加强地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地理实践教学成功的基础。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责任心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在配置师资时,既要考虑动态的流动性,又要保证相对的稳定性既要加强或持续现有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又要注意教师队伍的梯度建设;既要选拔教师中的骨干精英,又要兼顾群体素质的共同提高,既要注意本校师资的配置,又要和外校甚至和其它区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负责教学实践的教师应该是主讲地理学课程或者参加过相关的科研工作,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实践经历。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学生听起来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才符合实际需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学校应经常选派教师去国外进修,学习先进的经验,这样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又能锻炼操作能力,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4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与时间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是地理专业教学整体安排的重要部分,在具体落实上述“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从“感性一理性”,由“理论~实践一理论~实践”的符合认识论的新的教学环节,切不可将教学秩序打乱,否则就会失去逻辑性与发展性。同时,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在整个课程体系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地理的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对它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这是做好实践教学的基础。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符合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将地理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陶冶情操,反过来又运用到实践中,那么就实现了本专业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就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二)革新教学方法

  1创新教学模式

  (1)体验教学:地理知识的学习仅在课堂内远远不够,课堂教学缺乏学生内在体验和感悟。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地理资源的美感,学习地理的必要性,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获得相应的技能和能力,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新一代公民,必须让学生走入社会,走入自然与社会的情境中去,进行体验式学习。

  (2)直观模式:是指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有关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等较为直观可感的形式应用于课堂教学。需要强调的是,课件的制作一定不能是单纯的电子文档和物象资料的简单应用,必须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交互性、衔接性、艺术性,其特点就是将传统的文字授课,通过高科技手段,与图片、录像等物象材料结合起来,做到界面清晰,教学内容完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践模式:将地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和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知识、技能、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用于实践。

  2图像教学模式

  (1)课本插图:一幅插在课本中的地区图、景观图、游览示意图等都说明一个地理问题或一处景观。它紧紧结合教材,图文对照,学生易懂易记。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及时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使之发挥应有作用。

  (2)卫星照片:它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按一定比例缩小了的图像,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地表事物的几何形态。对卫片作简易判读和立体观察,是地理需要加强和探索的直观教学方式之一。教师教给学生卫片的常规目视判释程序,即可指导学生作简易判读,借助卫片的阴影,可以衬托出各种地形地貌的立体效应。例如把喜马拉雅山地区卫片的阴影方向朝向自己,就可较明显地看到喜马拉雅山及周围地区的条带状山脊和山谷走向,了解该地区的.地势起伏特征和白色冰川沿山脊的分布情况。利用卫片像对(从相邻两摄影站对同一地区摄取的两张卫星像片)在立体镜下进行立体观察,凝视中间清晰的目标,使影像重合,会出现“模型般”的立体画面,能真正领略旅游地特有的空间美感。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探索性问题,启迪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山西的壶口瀑布其水量和瀑宽近年来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西湖美景仍旧是那么美吗?人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类似这样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问题,可激发学生去寻找课本以外的知识,引发他们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地貌旅游资源涉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多种岩性形成的地貌,形态各异,学生平时对岩石接触少,难于在大脑中想象其各自的形态,因此,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可以播放一些不同类型的岩石形成的山地地貌的光盘,使学生从视觉的角度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和认识,从而对所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从而产生实地考察这些旅游资源的想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不同地区相关自然资源及其开发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异同,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精心组织授课内容,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对知识的渴求,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只有通过实践,学生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发挥和进一步发展。比如在旅游地理学中提到民风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意它的独特性,如何突出其独特性呢?可以让学生先把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旅游资源挖掘出来,然后结合家乡的实际,分析开发时的注意事项,并提出具体的开发方案来突出它的独特性。由于是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环境,学生是可以提出有创意的旅游开发项目的。随后运用所教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分析,指出它的可行之处和不合理之处,最后对此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创新不是没有根据的无中生有,而是在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的。这样,学生对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创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同时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实际调研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超,段玉山.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韩永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南纪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从理论到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 史培军,王民等. 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 地理学报,2003,58.

  7 蔡运龙. 我国高校地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 . 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8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9 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 江晔,刘兰.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 王民.地理课程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12 王民,仲小敏.地理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我国高校地理教学的未来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1.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发展论文

2.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发展探讨论文

3.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论文

4.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发展措施论文

5.高校舞蹈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

6.高校音乐教学发展创新教育探究论文

7.发展我国当代文学论文

8.未来我国船舶融资租赁迎来发展高潮

9.我国汽车售后服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