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案例 提高地理教学实效

时间:2020-08-08 18:32:10 地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用好教材案例 提高地理教学实效

  提要:本文就实际教学中,老师们运用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归结,同时,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对“案例教学”的特点作了粗浅地探讨和阐述,旨在帮助大家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价值,不断探索案例教学的规律,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用好教材案例 提高地理教学实效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价值;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1-0184-01

  用“案例”来组织教材内容和引导实施教学,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尤其是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案例已然成为了教材编写的轴心和主线,因此,探讨案例教学规律,提高案例教学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案例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引导学生借助案例分析,深刻掌握案例所承载的地理基本原理知识,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类比迁移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

  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案例教学研究不深,运用不当,致使案例教学价值无以显现,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常见的案例教学误区集中表现在下列两类情形:

  (1)案例选择失当。教材案例的编选,是专家们精心选择的。它充分考虑了教材的整体性和教学的目的性,也就是说,它符合案例教学对案例典型性、客观性、教学性的要求。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突出案例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往往自编自选贴近学生生活或学生可见可感的案例,来置换教材案例进行教学。这原本是件好事,它可充分发挥老师开发教材的能力,以丰富和充实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可是,由于教师个人水平和能力的局限,他们所选案例大多只停留在趣味性和可感性层面,背离了案例选择的典型性、教学性原则,致使教学肤浅、错位。有的还严重偏离了教学重心。

  (2)案例教学运用失当。案例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是一种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范式,它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和要领,需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然而,相当多的老师由于研究不深,把握不准,实际运用过程,大量存在偏离重心、遗漏知识、操作错误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案例呈现选择的方式和时机不当;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摄取信息的方法不当;对案例所承载的双基落实不足;案例教学组织中,师生的地位和角色定位不准;案例迁移运用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等等。

  为了用足用好教材案例,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无论对教材案例,还是自编自选案例,都要作深入地分析,同时,也要认真研究案例教学的一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价值功能,真正起到解剖麻雀,触类旁通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运用案例教学的几点体会。

  1、分析案例要重视双基落实,力求深刻、全面

  老师对案例的分析,主要是对案例所承载的信息,进行摄取、提炼、加工、整合和落实的过程。要做好这一点,分析案例时一定要做到深刻、全面。

  1.1 案例分析是否达到了深刻的标准,主要是看对案例的分析是否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来说,一是看对案例的分析是否能提炼出最基本的地理原理知识,二是看对案例的分析是否能抓住核心地理能力,三是看对案例的分析是否能提升一种地理思想。

  现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案例为例,作分析说明。该案例设置的意图就是用典型的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来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和特点。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形成条件"。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可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发达,不但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而且商品率高,科技含量高。其形成的条件主要是:中部平原广阔,自然条件优越,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的科技发达有利于谷物产量的提高;而地广人稀、交通便利和广阔的市场有力地促进农业的`商品化生产,从而使得美国农业呈现出地区专业化生产的特点。这是从案例中应提炼出来地理原理知识。案例分析的核心能力是,对这种商品谷物农业形成条件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明确,以及对课本中呈现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图"中信息的提取和加工能力。最后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总结,让学生形成一种地理思想,即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人类的生产活动应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相适应,以求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 全面,指的是在分析案例时,要注意细节,努力发掘案例材料中隐蔽的信息,适当地根据实际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便更好地发挥案例的价值功能。

  分析上述案例,文本呈现的信息有四点:(1)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分布、地位和特点;(2)谷物农业的发展过程:①交通的促进,②世界市场的促进,③农业现代化的实现;(3)谷物农业生产的特征;(4)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而地图蕴藏的信息就丰富和隐蔽得多了。从图中能够直接获取的信息有:谷物小麦、玉米分布区,四通八达的铁路线,主要山脉和河流分布。然而仅仅满足于这些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至少还可以从图中发掘如下有用的信息:谷物农业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情况,小麦的两个不同分布区,小麦、玉米的分布面积和区位的不同。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把美国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与谷物分布图结合起来分析,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其发展的自然条件状况。

  2、运用案例要讲究技法,力求做到灵活、务实

  对案例的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仅是为案例教学所作的事前铺垫,要用好案例,还要掌握案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实际操作要领。案例写在书上,表面看来是静态的,我们要想办法变静为动,死中求活。案例教学的一般操作程序是,读—析—议—用—结。读:主要是读文本,读图表,感知信息;析:主要是提取、加工、整合案例信息;议:主要是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寻求共识;用:主要是解决案例后附的活动问题,或者老师设计的一些知识迁移和能力训练的问题;结:主要是对案例所体现的知识、能力,方法、思维进行总结归纳。具体运用时要注意灵活、务实、高效。

  2.1 灵活,主要是指老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对案例内容进行取舍,灵活地运用案例调控教学过程,灵活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等。

  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可针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增加案例中并没有的有关美国的地形分布图和气候分布图,进一步丰富案例信息,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分析美国中部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得益于其广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壤,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源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案例选择的教学方法可以选择引导学生读图、析图,提炼信息,以及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类比迁移。如,把它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作比,引导学生找异同,析原因,作归结,这样,案例的潜在价值也就全部挖掘出来了。

  2.2 灵活,还体现在教师具体操作上的多变。如,呈现案例的策略、方法的巧妙和根据案例设置问题角度的巧变。教材中案例提供的信息往往是文本和图表的糅合,文本的信息较为直白,难以强烈吸引学生;而图表的信息不但丰富,而且较为隐蔽。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图表呈现案例,并设置一些角度新颖的问题,这样,既不但可发掘更多的课程资源,而且还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建构知识的能力。

  还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为例,教师可首先呈现案例中美国本地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并据图设问启思:①图中谷物农业分布在哪里?分布有什么特点?②为什么中部地区会成为谷物生产地域?③图中直接能反映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哪些?还有哪些因素没有再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把案例中文本与图表互为参照阅读分析,提炼信息,自主探究,寻求答案,这样,案例的运用不但灵活、巧妙,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3 务实,指的案例教学追求实在,实效,避免虚浮,空泛。务实高效,依赖于课标的明确指向,依赖于教师实用的方法,依赖于学生的全程全员参与,依赖于教学过程的简洁有效。把案例中所承载的知识,所要求的能力,所传递的思想,有序、高效地进行落实,也就达到了案例教学的目的了。

  如,在上述案例中,通过学习,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掌握其特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运用,掌握比较分析的方法,能熟练地分析其它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和特点。因此,在教学时,不要仅局限于本案例,而应把它置于整个章节的内容和要求之上,注重案例的内引外联,前瞻后顾的辐射作用,要从全局和整体上实现案例的优化重组,价值增殖。如,在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时,既可把它与同属谷物种植的亚洲水稻种植业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差异;也可把它与同属商品农业的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相比较,分析归纳其异同点;还可把它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作一比较,分析归纳其异同点。这样学生不但能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极大地提升自己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用好教材案例 提高地理教学实效】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探索论文06-15

地理案例教学实践分析论文06-20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措施05-26

中职地理案例教学研究论文12-10

例谈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论文06-23

浅谈提高声乐语言艺术教学的实效论文10-01

巧用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地理教学实效论文11-29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特征展示论文06-20

关于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探索论文06-15

提高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实效性论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