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安全题目及策略

时间:2020-10-15 16:38:12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电子商务安全题目及策略

[摘 要]本文从电子商务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及电子商务安全需求对电子商务的各种安全技术进行分析,以探讨一种有效、安全的实现电子商务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安全隐患、安全技术、策略
  
  一、安全题目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
  
  传统的交易是面对面的,比较轻易保证建立交易双方的信任关系和交易过程的安全性。而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交易行为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买卖双方互不见面,因而缺乏传统交易中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美国密执安大学一个调查机构通过对23000名因特网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由于电子商务的安全题目而不愿进行网上购物。任何个人、企业或贸易机构以及银行都不会通过一个不安全的网络进行商务交易,这样会导致贸易机密信息或个人隐私的泄露,从而导致巨大的利益损失。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电子商务方面,52.26%的用户最关心的是交易的安全可靠性。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中的网络安全和交易安全题目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之所在。
  
  二、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需求
  
  1、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隐患有:(1)篡改。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的修改,删除或重放(指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从而使信息失往了真实性和完整性。(2)信息破坏。包括网络硬件和软件的题目而导致信息传递的丢失与谬误;以及一些恶意程序的破坏而导致电子商务信息遭到破坏。(3)身份识别。假如不进行身份识别.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以破坏交易.败坏被假冒一方的声誉或盗窃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而不进行身份识别,交易的一方可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进行否认,相互欺诈。(4)信息泄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
  2、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需求: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需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表现为对系统硬件和软件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系统抵御非法用户进侵的要求等;另一方面是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要求。(1)信息的保密性:指信息在存储、传输及处理过程中不被他人窃取。(2)信息的完整性:包括信息在存储中不被篡改和破坏,以及在传输过程中收到的信息和原发送信息的一致性。(3)信息的不可否认性:指信息的发送方不可否认已经发送的信息.接收方也不可否认已经收到的信息。(4)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指交易双方是确实存在的,不是假冒的。(5)系统的可靠性: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工作的可靠性,是否会由于计算机故障或意外原因造成信息错误、失效或丢失。
  
  三、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
  
  根据电子商务的这些安全性需求通常采用的安全技术主要有:密钥加密技术、信息摘要技术、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及CA认证。
  1、密钥加密技术:密码加密技术有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
  (1)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使用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要求加密解密双方拥有相同的密钥,密钥的长度一般为64位或56位。这种加密方法可以解决信息的保密题目,但又带来了一些新的题目:一是在首次通讯前,双方必须通过网络以外的途径传递同一的密钥:二是当通讯对象增多时,需要相应数目的密钥,这就使密钥治理和使用的'难度增大;三是对称加密是建立在共同守旧秘密的基础之上的,在治理和分发密钥过程中,任何一方的泄露都会造成密钥的失效,存在着潜伏的危险和复杂的治理难度。
  (2)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为了克服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存在的密钥治理和分发上的题目,1976年Diffie和Hellman以及Merkle分别提出了公然密钥密码体制的思想:要求密钥成对出现,一个为加密密钥,另一个为解密密钥,且不可能从其中一个推导出另一个。根据这种思想自1976年以来已经提出了多种公钥加密算法。公钥加密算法也称为非对称密钥算法,加密和解密的时候使用两把密钥,一把为公钥,另一把为私钥。私钥只有自己知道,严密保管,公钥和加密算法则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发布出往。公钥加密算法主要有:RSA、Fertezza、ElGama等。非对称加密技术采用的是RSA算法,是由Rivest、Shanir和Adle-man三人发明的。算法如下:公钥n=pq(p,q分别为两个互异的大素数,必须要保密,n的长度大于512bit),选一个数e与(p-1)(q-1)互质,私钥d=e-1(mod(p-1)(q-1)),加密:c=me(mod n)(其中m为明文,c为密文),解密:m=cd(mod n)。通讯时,发送方用接收者的公钥对明文加密后发送,接收方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这样既解决了信息保密题目,又克服了对称加密中密钥治理与分发传递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