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两级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论文

时间:2021-03-24 09:48:47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高校两级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实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是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一次新变革。实行两级财务管理能调动学院的办学积极性,有助于优化高校自身的资源配置,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率。高校实行两级财务管理,首先必须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文章就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关于高校两级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两级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一、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变化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学校从全局角度统筹安排和合理调度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给高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财务管理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如不利于调动各学院办学的积极性,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等等。因此,高校财务管理的体制必须作出相应调整。由财政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五条规定:高等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校内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运作由此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在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下,学校将人、财、教学、科研等权力下放给学院。各学院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由此形成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二、两级财务管理体制下的预算编制

  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预算仍旧是学校整个财务收支的灵魂,它体现了学校的意志和发展方向。学校预算的编制得好与坏,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预算管理是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只有编制了科学合理的预算,两级财务管理模式的运行才能顺利开展。

  1.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校级预算

  “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校编制学校总的预算。学校的年度总预算在参考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全面考虑预算年度学校发展规划及预算年度收支增减各项因素后作出。校级预算包含学校各行政部门及各学院的预算。校级预算的制定,首先由学校财务综合学校整体情况制定一份初步预算,经全校各部门讨论后提出修改意见,再综合考虑各部门及各学院提出的意见进行调整与修改,最后由学校确定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学校的校级预算要兼顾各学院的共性及各自特性。”校级的预算要保重点,同时也要兼顾公平。校级预算主要由以下预算组成:学校行政部门预算+人员经费学校负责部分+各学院预算+学校重大工程预算+学校年度重大事项预算+其他预算。

  在制定校级预算时,行政部门预算由学校掌握。涉及全校范围的公共资源配置的财权也由学校统一掌握,这主要包括学校重大工程预算和学校年度重大事项预算。在人员经费方面,人员的基本工资部分、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工会经费、员工福利费由学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计算和掌握。教师人员经费中的津贴补贴部分由学院掌握。“在向各学院分配的预算中所包含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学生经费时,由学校在综合考虑各学院学生人数、教师人数、教师结构、专业数、学科因素等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后核定。在制定预算时,学生人数一般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将所有学生折算成本科生的数量进行计算。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按一定的比例折合为本科生人数。”教师结构主要以教师职称进行评定,不同的级别应有各自对应的计算基数。“同时还要将由客观条件造成的各学院经费上的不平衡也考虑进来,特别是新建的院系和专业以及规模较小的院系等因素。”

  2.两级管理体制下的院级预算

  各学院根据校级预算分配的额度和本学院创收情况编制本学院收支预算,并对资金的安全和使用负责。各学院领导对本级预算承担最终责任。学院的预算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及预算分配原则三部分。

  (1)收入预算。各学院的收入预算要根据学院的教职员工规模、学院招生人数以及自身的创收能力来合理确定。一般而言,学院教职工人数及学生数基本固定,因此学校拨付的资金收入比较好计算和确定。而学院自我创收收入较难确定。这部分收入主要有各学院面向社会提供教学、科研、社会培训、捐助等取得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会受学院内部因素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学院创收收入在学校提取象征性的管理费后归学院自主支配。 "

  (2)支出预算。各学院要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及学院内各系部的特点,根据预算收入制定支出预算。一般要求量入为出,严禁超预算支出。各学院的支出预算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学生经费、科研经费、教学经费等。专项经费通常由学院统一申报,作为科研经费和教学经费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员经费必须首先得到保证,这是一个学院发展的最关键部分。公用经费必须能对教学和科研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要厉行节约,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学生经费必须做到足额和到位,不得挤占或挪用。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专项经费要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要求,以批复的支出项目和金额执行。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院的人员经费分配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本学院整个预算的效果。人员经费直接关系到学院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能否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整个学院工作能否做好的最关键一环。人员经费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的工作量、教学与科研技能。在预算上,应强调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不同知识、技能和经验,根据不同岗位对人员能力要求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人员经费标准。经费标准的制定要能激发广大教职员工投身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要科学地予以制定。人员经费预算应关注对教师的德能评价和岗位贡献的评估,要结合教师知识积累、技能发展情况的评价,从知识、能力、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因素,同时应对各岗位实行绩效考核。另外,在预算分配时还要坚持竞争性和公平性原则,要在预算中体现出对新参加工作人员和年青教师的特别支持和鼓励。

  (3)预算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编制预算时要按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学院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资源都由各学院自行掌握。学院掌握的经费内容主要包括:人员经费中除基本工资外的各种津贴补贴(如岗位津贴、业绩津贴等)经费项目;全部的公用经费和学生经费,学院必须对学生的困难补助金、各种奖助学金按国家及学校相关要求及时足额发放;涉及学校整体发展的专项项目由学校各职能部门代学校执行,其他项目则分配到各申报的学院管理;“各学院的创收收入按照学校制定的政策进行分配。”

  三、预算执行的监督与考核

  制定预算不是目的,执行好预算才是根本目的。在校院两级管理制度下,对学院预算执行的监督与考核必不可少。由于人员与条件的限制,对学院预算的执行进行全程跟踪与考核是不现实的。通常对学院预算采取绩效考评的办法,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提高学院经费支出的效率与效果,考核各学院经费使用的绩效。根据预算的特点,绩效考评通常主要采用量化的方法。由于预算都有相关数据,拿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进行比较,就能基本得出预算执行的效果如何。可以量化的指标主要有:学院收入完成情况、学院的各项支出情况及比例、专项项目的支出完成情况、财务管理指标状况等。学院预算执行的效果还要与各学院的特点与发展规划等非量化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绩效考评的结果要时传递到各有关管理部门,以便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完善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绩效考评还应采取奖惩机制,预算编制科学同时执行得好的学院应予以表彰和奖励,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的学院应进行批评并予以相应惩罚。

  四、结束语

  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加以配合,除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和奖惩机制外,还要建立严格的高校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财务核算;提高校级财务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加强校内跟踪审计;配备称职的学院领导等。通过所有这些措施的共同配合,以更好地促进校院两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开展,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关于高校两级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全面预算在高校财务管理的运用论文08-01

探寻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论文10-14

高校财务管理分析论文07-13

电力财务管理中精细化预算应用分析论文07-14

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管理会计的运用论文08-12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运用论文07-02

内部控制下高校财务管理的论文12-07

高校财务管理10-12

高校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策略论文08-23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实施途径分析论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