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浅析

时间:2020-09-30 19:12:23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浅析

  [摘要]民营企业虽具有先天体制上的优势,但必须拥有科学使用的财务管理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首先是科学决策、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充分利用激励机制,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其次,现代企业必须要有财务监督和科学的制衡机制;最后,要充分利用本行业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是企业成功运行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决策;合理安排资金结构;科学制约和制衡机制
  
  不断完善外部环境、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作为具有先天性体制优势的民营企业,如何利用其体制上的优势来强化财务管理,以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自然应成为这类企业的“老板”们倍加关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具有民营背景的企业实际运作的案例,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
  
  一、科学决策、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生存的基础
  
  本案例中,企业的老板在与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的边贸中曾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银行建立了良好的信誉。伴随边贸的不断降温,该老板果断作出向加工业转移的决策。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最终选择了液体奶的加工。据该老板介绍:之所以选择液体奶加工,是因为哈尔滨的周边地区是世界三大奶牛带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企业确立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中国最大的液体奶加工基地。为了充分利用各方优势,企业以中外合资的方式选址在哈尔滨的近郊。由于体制上的优势,仅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建好了3条生产线,迅速投入运营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暂时取得的成绩面前,公司的决策层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模式产生了分歧。结果是中方的合营者从企业中退出,由外方合营者(实际为本案例中所称的老板)买断了该部分股份,改制为外商独资企业。由于该老板以前在银行建立了良好的个人信誉,改制为外商独资企业后很容易就从银行开出了信用证,从瑞典进口了另外四条生产线,以便向建立中国最大的液体奶生产基地的目标迈进。四条新生产线上马后,企业的生产经营却陷入深度危机之中。突出表现是:流动资金周转紧张,销售市场网络的开发跟不上,财务费用负担日渐沉重。在突如其来的压力面前,该老板没能很好地冷静分析、稳定心态,不能够通过激励机制依靠各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克服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该老板在不懂专业的情况下,频繁更换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导致企业人心涣散,人员流动率较高。以至于该老板在言及此现象时,悲壮地说:“我这里成了中国液体奶加工业的黄埔军校。”目前,该企业仍在艰难地维持着不关门的状态。该老板早已把折旧、财务费用等置于脑后,在日均存款不超过5万元的情况下,只能勉强支付原材料、水、电、煤、气、人员工资等费用,期待银行再注入资金,使企业起死回生。
  经过对该企业和该行业的深入了解后,笔者感悟到了该企业运转失败的真正症结。原来该企业属于流动资金密集型行业,具体表现是:生产设备只能使用设备供应商生产的专用包装材料(砖式包装盒),且在购买该包装材料时,供应商规定了最低限量。而作为保鲜产品,如果没有良好市场营销网络,很难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千家万户,这在液体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现实中是非常残酷的。如在保质期内还不能将产品售出,最终只能割包、倒掉,所有投资血本无归。
  由此不难看出,本案例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盲目决策,资金结构安排失调,忽视激励机制的建立。
  
  二、现代企业离不开财务监督、科学的制约和制衡机制
  
  本案例企业的控股股东是一个净资产为5亿元左右的企业集团。该集团主要从事房地产、物业管理、传统加工业等业务。集团的领导者敏锐地意识到,集团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力争营造一个百年企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集团的领导者果断地作出向高科技产业进军的决策。经过多方努力,该集团将高科技企业定位在高科技人才济济的上海,并得到了上海某著名高校的60余位从事IT行业研究的博士的技术支撑,最终定位在银行系统的平台结算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为确保该企业的高效运作,集团的领导者对该企业的运作模式定位为股份制加年薪制,以期吸引高素质的IT人才加盟到企业中来。具体做法是:集团通过出借资金的方式将资金借给掌握关键技术的科技人员,借此确立了关键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合法股份,该类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近40%;授权关键技术人员招聘技术人员,所聘用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一律实行年薪制,年薪在15~20万元之间,对外地人还一次性支付10~15万元的安家费;为充分调动关键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集团不介入该公司的日常财务管理。我们从中不难清晰地看到,该集团试图超脱地以大股东身份分享高科技给其带来的丰厚回报,该集团的领导者的胆量和气度确实令人赞叹。
  那么该企业的实际运作效果如何呢?经过一年的实际运作,实际的结果与该集团的预期大相径庭,一年的实际亏损近2300万元。这一数字令人震惊!经过深入了解,笔者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概括一句话则为:缺乏制衡机制、管理失控、费用开支过大。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工资过高且冗员过多;二是财务监督形同虚设、费用开支没有约束。实际已经面临不追加投资公司运转不下去、追加投资有去无还的境地。透过这些表面的现象,经过认真的分析后,笔者感悟到如下两点:第一。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高额年薪制,不能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只能助长人们的惰性;第二,股份制作为良好的企业组织形式,只有在科学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下,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优势;第三,当自然人不是以“真金白银”投资人股,而是以超越其自身的偿债能力被动地从他人那里获取所谓的准“干股”时,并不能激发起这些所谓的股东的自我约束意识。面对出人意料的结果,该集团的领导层痛定思痛,客观分析导致企业运转不理想的症结,并果断地作出调整企业运行机制的决策。一方面,对高额年薪制附加了相应的约束条件,将高科技人才真正推向市场,让他们依托自身优势到市场上去挣工资;另一方面,将财务主管人员聘用的决定权交给公司董事会,强化了财务监督,以便将公司所制定的激励机制真正落到实处。目前,经过近两个月的实际运作,该公司的运作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受聘员工的紧迫感明显增强,冗员大幅度减少,控制项目费用率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该公司在新的运行机制下,依靠高科技人才的强有力支撑,一定能够实现该公司投资人与公司受聘员工双赢的格局。而不再是“牺牲”大股东,“幸福”打工人。
  
  三、充分利用本行业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企业成功运行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