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目标研究

时间:2020-10-20 16:40:57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目标研究

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被当作增强活力、进步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财务治理作为治理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又存在并运行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财务治理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公司的治理结构变了,作为财务运行驱动力的财务治理目标也要相应变化。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产生不同的财务治理目标。深刻理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企业制度的核心,正确熟悉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逻辑,确定财务治理目标,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进步经营绩效,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和实质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广义地讲,公司治理结构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外部治理机制(如产品市场、经理人才市场和资本市场对企业内部的约束激励);第二层是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也就是法人治理结构。这其中涉及的相当广泛,包括了所有权结构、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等理论性很强的内容。本文集中讨论内部治理结构,也就是狭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治理主体,即谁参与治理。现代治理结构理论以为,企业治理主体就是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等;二是治理客体或治理对象。治理结构着重解决的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尤其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利益相关者组成企业的目的是获取一种单个人生产所无法做到的合作收益,对这部分收益的要求权,即剩余索取权构成了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但每个利益相关者对其他主体的行为判定又不是尽对正确的,因此,为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每个利益相关者必须有监视、约束对方的权利,必须分享资源配置的决策权,这些权利就是控制权。可见,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公道分配是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实内容;三是治理手段。对法人治理结构来说,要达到公道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必须具备一定的程序和机制,常见的有表决程序、利益分配程序、人事任免程序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机构。


总之,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合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公道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约束机制,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促使他们进行长期合作,以形成效率和公平的公道同一。


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质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同等参与及合作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以为,企业剩余应按“股东主权”的逻辑分配,由此得出的推论是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股东主导型的。然而,事实上,现代中大量处于主导地位的公司恰正是偏离“股东主权”逻辑的。


1.从产权理论上看,产权即财产所有权已被分解成两部分:股权和公司法人财产权。前者已是被弱化的所有权,而法人财产权包括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如何分配的权力。现代公司里,真正能支配财产所有权的是公司法人,公司凭借其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公司生存和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财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


2.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其中每个产权主体向企业投进专用性资产,有股东投进的物质资产,也有职工投进的人力资产以及债权形成的资产等。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这些产权主体都有权参与企业“剩余”分配。这就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的尽对权威是不存在的,由于股权的运用受到来自债权人、经理层、职工等共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


3.面临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靠员工的素质及创新能力。即使企业想维持现状,若没有一批忠实和高素质的员工的支持,也是不可能的。物质资本所有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必须依靠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长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