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时间:2020-10-17 14:54:17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对于防范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与我国内部控制乏力有关。为了进步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应当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失真;控制环境;公司治理

  一、完善内部控制是进步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要求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财务报告目标、营运性目标和遵循性目标。实际上,人们最初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通过内部控制,各部分和职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尽管内部控制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防止财务报告舞弊,而由防弊为主为以兴利为主。但是,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始终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资财提供者往往不亲身参与对企业的治理,而是将企业交托给专门的经理职员经营治理。这样,经理职员与股东等资源提供者之间便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受托人必须如实地向资源提供者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不得隐瞒、欺骗。治理当局应当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假如表露虚假会计信息,治理当局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当然,股东会聘请独立的第三者——注册会计师对治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加以验证,并发表意见。但治理当局也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保证交易的发生都经过了必要的授权,并进行了完整。连续、系统、真实的记录,按照会计准则和其他信息表露规范编制财务报告。这不仅仅是审计的需要,更主要是治理当局受托责任本身的需要。因此,公道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治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目标。

  1977年,美国发布了《反国外贿赂法》,该明确了内部控制对预防和发现舞弊行为的作用。该法要求所有公然上市公司设计并保持内部控制系统,该系统应能充分为下列事项提供公道保证:(1)交易经治理当局授权;(2)交易被恰当地记录以使编制财务报表及保持资产的受托责任;(3)只有在治理当局授权之下才能接近资产;(4)现有资产应当与记录的受托责任相比较,并采取适当的行动处理任何差异。AICPA(1949)、COSO(1992)、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欧洲中心银行(ECB)以及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也都将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

  二、内部控制环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

  1985年,由AICPA.美国审计总署(AAA)、FEI、IIA及治理会计师协会(IMA)共同赞助成立了全国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即Treadway委员会,该委员会所探讨的之一就是舞弊性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其中包括内部控制不健全题目。Treadway委员会(1987)后以为,轻易产生财务报告舞弊且舞弊不轻易被察觉的情形有:(1)缺乏警觉地监视报告过程的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2)内部会计控制薄弱或不存在;(3)非经常性或复杂的交易;(4)需要治理当局主观判定的会计估计;(5)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包括内部审计机构规模不大,限制审计范围。而假如公司道德氛围差则会加剧这些情形。据美国《内部审计》杂志上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自1986年2月起至1990年11月止已发现的114例欺诈案件,多数与虚假会计信息及内部控制不健全有关(杜滨,李若山2000)。另外,据KPMC对美国3000家大中型公司的调查,舞弊有52%是通过内部控制发现的,有47%是通过内部审计检查发现的(答应多项选者)。可见,内部控制对于防止财务报告舞弊意义重大。

  而企业的控制环境则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控制环境包括员工的老实性和道德观、员工的胜任能力、治理当局的治理和经营风格、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授予权利和责任的方式、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等。控制环境构成了一个单位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