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治理“风险观”的转换

时间:2020-10-16 12:52:02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财务治理“风险观”的转换

“是在风险中的”。一个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资金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3个方面。财务的风险观,要求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在全面熟悉和把握风险的条件下,预防和避免各种不应有的损失,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与发展。

一、财务治理中“风险”内涵

风险是现代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财务治理要求企业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熟悉和把握风险。风险是现象,也是一个和现象。最早将风险范畴引进领域考察的是经济学家。19世纪末,在企业利润形成的原因时,经济学家就以为风险是利润的由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能否在市场出售,曾形象地说:“从商品到货币,这是一个惊险的跳跃”。1895年美国学者Hayes首先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定义,以为它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但对风险定义较普遍被学术界所接受的是美国学者A·威廉斯的“结果变动说”,即“在某个特定状态下和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的变动”。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只要某项活动有2种或2种以上的未来结果,就是风险。即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假如结果只有一种就不存在风险。将风险与财务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财务风险,它构成经济风险的一个组成部分。财务风险是贯串现代财务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表现在:

(-)财务风险是一种可度量的可能性。即它以认知风险为条件,假如对风险无法加以度量,就不能真正熟悉、驾驭并转移和分散风险,从而也就不能降低和减少风险的损失。换言之,人们在采取某种行动之前,能预先知道的所有可能的后果及各种后果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能认知并测度风险。若用概率来描述,则体现为结果的概率分布特征。

(二)财务风险是与风险报酬(收益)直接相通的,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的大小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此即风险报酬(收益)交换律,或称风险收益权衡理论(Risk and Return trade off theory)。任何收益的取得,都要付出相应的风险代价”(本钱),风险同收益有替换效应。财务风险,实际上就是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的变异程度及其概率。这是科学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题目。

财务风险还是贯串于筹资、融资、投资等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始终的核心题目。它在企业财务的4大决策——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资产重组决策等领域居中心地位。企业财务的上述各项决策,离开或偏离了财务风险的方向,就会使各项财务决策失往依据。例如企业的筹资决策,包括筹资的内外渠道,发行股票、债券、银行借款、租赁等筹资方式的选择,筹资的用度本钱以及公道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安排,都要运用财务风险理论作出比较与权衡。又如,企业的投资决策,即企业资产最优配置决策,它决定一家公司的资产如何利用才最有利的题目,包括企业的资本预算治理,长期资产即固定资产的投资应达到怎样的规模水平,投资方案或项目评估以及活动资产应保持在何种水同等等,都必须借助于财务风险和不确定性。再如公司的胜利决策和资产重组决策,包括股利的发放,股利发放形式的选择,股利额的大小,采取何种股利政策(稳定或不规则政策),以及资产重组决策中吞并、收购以至破产等方式的选择,资产重组动因的分析,资产的正确评估等,都要围绕收益与风险交换律的要求进行权衡而选择。

二、“风险观”的转换:财务环境变迁的内在要求

财务是环境的产物。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财务治理需要适应企业制造技术和治理方式的变化不断调整与优化自己的行为与策略。

首先,通过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正确权衡作出科学的企业风险决策。以企业资本经营为例,企业资本经营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探求一种风险尽可能小而收益尽可能大的方案”。然而,企业资本经营,寻求资本价值的不断增值,必然会涉及很多新的经营领域,如房地产交易、股票交易、期货交易、产权交易等等。这些对象的收益性和风险性的差异很大,要求经营者具备的条件也不一样。例如,房地产交易投资规模大,投资的财务杠杆率高,资金周转期长,资产的活动性差,估计的技术难度大,因而要求经营者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较好的贸易信誉和较深的专业知识储备。又如期货交易具有套期保值和获取风险利润两种基本功能。它的特点是选择余地大、风险报酬高、获利机会多、市场透明度高。但期货市场上投机因素多,转眼之间便可能大盈大亏,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敏果断的判定力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就不能从事期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