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上市公司盈余治理

时间:2020-10-16 19:32:08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论上市公司盈余治理

摘要:盈余治理就是治理当局在遵循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纵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治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关 键 词:盈余治理 涵义 目的 防范措施
  Earnings Management in Listed Companies
  QIAN-Heying
  (Wanbang Accountant Office, Lishui, Zhejiang 324000,China )
  Abstract: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s to control or adjus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come in the report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 aims are to obtain the private benefit, collect capitals, escape taxes, obtain political capitals and evade the obligations of contracts. Earnings management has various type ,and it can be kept away through perfecting the accounting regulations, enhancing the auditing and control and so on.
  Key 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ing Aim Measures
  
  一、盈余治理的涵义
  盈余治理是国外学和会计学广泛的课题。对盈余治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治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以为,盈余治理是指"在GAAP答应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 SchipPer)以为,盈余治理实际上是企业治理职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表露治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治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治理的主体是企业治理当局,它包括经理职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职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治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企业盈余信息的表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协力所决定。第二,盈余治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 (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治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表露的治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假如将其纳进盈余治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治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治理的是在GAAP答应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治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治理的目的是盈余治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治理职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治理就是企业治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治理的目的
  对盈余治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治理的终纵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治理的终纵目的
  毫无疑问,企业盈余治理的终纵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以为,通过盈余治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把握企业治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分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治理,真正把握治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治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代理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治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