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理论基础研究

时间:2020-10-15 16:45:06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理论基础研究

【摘要】 目前,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目标的熟悉尚未同一,争议颇多。本文将从企业目标、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及财务治理环境三方面对财务治理目标的选择及确定进行理论基础探索研究。
  【关键词】 财务治理; 目标; 理论基础
  
  引 言
  
  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个体,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企业财务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在此关系基础上,企业财务治理则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生存和稳定发展的理财工作,它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融资和治理。其目标是企业财务治理工作尤其是财务决策所依据的最高准则,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目前,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目标的熟悉尚未同一,争议颇多。王化成教授在2000年的一项研究中表明,当前有关财务治理目标的表述达14种之多,除主要的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三种观点外,还有不少新的提法不断出现,如企业财务的可持续发展(即绿色财务治理)、EVA最大化等。
  本文将从企业目标、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及财务治理环境三方面论述财务治理目标的理论基础。
  
  一、企业目标对企业财务治理目标选择的要求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其出发点与回宿是盈利。企业一旦成立,就会面临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中,企业必须生存下往才能有活力,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得生存。由此,企业的目标表现为生存、发展、获利。
  
  (一)生存、发展目标要求企业财务治理实现总产值最大化
  企业只有生存,才能获利。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下往的基本条件是“以收抵支”和“到期偿债”。为此,力求达到此能力,减少企业的破产风险,使企业能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往,是企业目标对财务治理的第一个要求。
  企业要在发展中求生存,假如不发展就可能产生生存危机。企业发展表现为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进步,市场份额和收进的扩大。企业的发展要求投进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并改进技术和治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货币资金。因此,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是企业目标对财务治理的第二个要求。
  企业资金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总产值。尤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决定了企业必然把总产值作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从而把总产值最大化作为财务治理的基本目标。但此目标的确立,轻易导致只讲产值、不讲效益;只求数目、不求质量;只重投进、不重挖潜的现象。因此,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把总产值最大化作为财务治理目标,已不符合财务活动的规律,将逐渐被其他财务治理目标所取代。
  
  (二)获利目标要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从理财的角度看,盈利就是使资产获得超过企业投资的回报。在市场经济中,资金的每项来源都有其本钱,每项资产都应获得相应的报酬。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的和从外部获得的资金加以有效利用,是企业目标对财务治理的第三个要求。
  这一要求使得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治理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要讲求经济核算、加强治理、改进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本钱,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资源的公道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进步。但是,利润最大化只是对经济效益较浅层次的熟悉,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例如,该目标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所承担风险的关系,而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价值观念却是财务治理的两个重要价值观念,目标与观念有相悖之嫌。另外,利润最大化往往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只顾实现目前的最大利润,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是企业效益的`相结合被忽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王化成教授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只有13%的人以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治理的最优目标,但实际上有55%的企业以此作为现实财务治理目标。可见,不仅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目标的选择众说纷纭,而且企业实际确定的财务治理目标也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