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实施中存在企业的资产减值问题分析

时间:2020-08-21 15:38:42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新准则实施中存在企业的资产减值问题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化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I八50改组的完成,越来越要求会计准则朝着国际协调、趋同的方向发展。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历史潮流,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整体框架已初具模型,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曰率先在上市公司中施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是中国会计改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会计改革决策,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体现了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殊背景,将经济增长理念转变蕴含于会计理念的转变之中,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速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遏制人为操纵利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几个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会计理论基础出发,进行分类研究,介绍新会计准则的有关信息,并具体分析新会计准则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力图在现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并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新会计准则的完善起到推动的作用。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全面推出了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 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地位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这对于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人员也是一次新的挑战。由于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很多理念和操作与中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和实务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很多问题。

  企业的资产减值问题分析

  资产减值的含义是指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实质是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企业的资产因外部因素或内部使用方法及范围发生改变导致价值降低时,即发生资产减值,这是资产减值的一般概念。《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一资产减值》规定: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通过使用或销售而收回的价值,该资产应该视为已经减值,要求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我国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要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新准则是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现实环境下出台的,在资产减值会计方面的也实施了改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生物资产减值难以确认新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对一项生物资产将其定义为消耗性生物资产还是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减值能否转回的决定性因素。但有时二者区别并不明显,同一生物资产可能被定义为生产性生物资产也可能被定义为消耗性生物性资产。例如,某养殖场月初拥有一群种牛于月底时全部卖出,而此期间这群种牛又出租给别人使用,另外此期间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已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对于上例,从"出售"这一出发点看,此养殖场拥有的这一群种牛为消耗性生物资产,但从"出租" 这一出发点看,其又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范畴。若将此项资产视为消耗性资产,则此次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在资产价格回升时得以恢复,此转回的金额计入了当期损益,调增资产价值回升期的利润;若将其定义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则已计提的减值不得转回。

  容易混淆折旧与减值新准则指出,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 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同时,我国会计制度规定,法定资产重估增值应作为''资本公积''处理。虽然这种做法简单易行,但有可能将计入折旧中的资产损耗一次性计入某一年度的费用中,模糊了折旧与减值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若利用减值弥补损耗,不仅掩盖了资产在消耗中被弥补这一漫长过程,为企业调节利润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而且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不得转回资产减值损失有失公允在判断资产减值的迹象时,除了资产本身的内部迹象外,还受到外部迹象的影响,而外部因素在未来的变化更是难以预料。但中国商务部正在积极地与这些国家的相关机构就此事展开谈判和斡旋,如果假设这些不利的外部因素(配额和关税限制)在今后某一时期内被解除,那么很有可能会使企业的资产价值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时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否则就会使会计信息丧失公允性和真实性,并最终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科学决策。

  企业资产减值问题的改进措施

  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完善,然而,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对资产减值的认识。针对本文所指出的问题,这里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具有内容特殊、金额较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在该特殊项目的审计实务过程中,应由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及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当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不合理,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操作指南,是正确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这就要求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的修订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应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减少可供企业会计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对于相关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应尽可能地明确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不当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设置专门的公共服务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及时地公布有关资产的价格信息资料,并且根据市场的变化、资产使用的磨损以及新技术的开发等因素,随时公布调整后的资产价格信息。这样,不但为企业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供所需的、接近于实际的基础资料,而且縮减了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空间,为外部监管部门提供了公允性的衡量标准,从而提高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总之,虽然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一资产减值》加强了对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工作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但鉴于我国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和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的形势,完善资产减值准则并促使其有效实施仍然任重而道远。

【新准则实施中存在企业的资产减值问题分析】相关文章:

1.浅谈新《资产减值准则》理论与实务论文

2.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效益分析

3.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4.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中医处方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6.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论文

7.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中小物流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