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0-08-14 13:50:26 MBA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本文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 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该校校内实习基地 长江大学生超市 的建立及多家校企合作的实践经历,来探索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人才模式培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截至2007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到116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 以上,在校生达N86o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基层经济建设,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与各项劳动就业制度相一致,课程设置内容及教学模式要与企业岗位需求、就业准入标准的要求相衔接。

  实践证明,要使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达到较高的就业率,就必须使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一致;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素质建设,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追求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意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双方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际操作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应包括: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以及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及意义具体表现为: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是将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经历学习有机结合的教育计划,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

  (2)学校与合作教育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3)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开发或认定的,是从事专业工作适宜的学习培训环境。企业对学生的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的。

  (4)学生从事的是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

  (5)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

  (6)学生在实践中的工作进展是由学校主导和监控的。

  (7)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查评价参加合作教育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

  (8)企业要把录用和培养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作为发展企业和培养人才的企业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带来诸多的好处:增加了工作经验,提高了工作能力,锻炼了信息判断力,营造了就业机会和对社会的体验,而同时学生有一定的收入,能够补偿相应的学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长江职业学院经管院在招收工商企业管理高职学生时,不仅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根据社会的信息反馈不断对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努力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进行了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以订单教育为突破口的多次改革。在改革中始终坚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1.建立以院长为首,实训中心为辅的工商管理实践联合会实践联合会由校外长期从事企业基层工作,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以及校内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联合会成员为学院提供有关工商企业管理方向的市场需求预测、人才需求信息和技术发展信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证、专业教学计划的开发工作。另外,相关成员及教师还采取个人面谈、问卷调查、岗位观察和工作描述等方法来获取上述有关信息,从而为学生就业开展相关性指导工作。

  2.校内实训基地“长江大学生超市”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训作用长江大学生超市自2006年成立至今,一年来结合课程学习,超市完成课程学习项H6项,参加实训达标三四百余人次,为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组织教学、选拔学生、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式的~种。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于第六学期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践报告。

  该模式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订单) ,有目标地对学生的未来进行必要的设计,即围绕职业岗位要求确定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依托用人单位,为企业“量身定做”职业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最大限度地无缝对接。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前为学生预订了就业岗位,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向、学有所用,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为企业储备和培养了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企业发展的人才基地;可以引起企业对教育投入的兴趣,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步伐;使高职院校拓宽了办学思路和办学空间,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实现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目标。因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校、企、生三赢的良好效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延续性的思考

  1.如何利用课内实训和专题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纵观长江职业学院2008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在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限选课中,课内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8—10%左右。过低的实训课时造成目前学院的教师在安排课程时过多的讲述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更加重要的实践环节的操作技能训练。院领导曾多次强调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但教学计划的限定使实践教学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改革教条化的教学计划迫在眉睫,相信这应该是学生和教师更愿意看到的结果。

  2.如何能发挥出工商管理实践联合会的优势和作用工商管理实践联合会隶属于学院,但基本的日常管理仍然归于教师,学院对于实践联合会的管理仅浮于表面,大量的工作需要教师去担任,如何处理好实训指导和教学两项重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教师需要承担院里规定的任务量,教学任务艰巨;另~方面,在没有资金的支持下开展实践联合会工作,如何能有效的打开工作局面。协调企业与学校、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并充分挖掘企业和学生的潜能,将有助于实践联合会的成长和发展。

  3.“长江大学生超市”如何能为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实习实训虽然“长江大学生超市”是我院所创设的一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其本身规模以及体制的限制,所以其实习基地的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学院为此曾多次召集各级领导、实训教师及学生开展座谈,一起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优势,充分挖掘其实习实训的价值,但效果都不太明显。

  4.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怎样打遣具有专业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学历人才过剩的当今社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就显得有点尴尬,不仅招生难度大,而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工商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也很难较好的实现。就目前与长江职业学院经管院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来说,能提供的岗位大多是营销或者服务类的,企业不可能为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提供管理岗位,所以怎样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是笔者今后思考的重点。恫_基金项目:本文属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相关文章:

1.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

2.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

3.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分析

5.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微课教学模式研究

6.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7.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8.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