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探索

时间:2020-08-13 11:44:49 MBA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探索

  摘要:用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的方法,探索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浅析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探索

  关键词: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

  根据《学校体育T作条例》中“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经过多年的试行,教育部决定于2000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全面实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育考试”),考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升学考试的总分,作为高中录取的依据。这一考试内容、方法的改革,关系到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加以探索无疑至关重要。

  1 “体育考试”的目的、意义1997年国家教委下达的“关于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T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2001年下达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02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都明确指出:“体育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作为一种有效措施,首先,“体育考试”被确定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客观上确立了体育课的地位,完整地体现了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改变人们重文轻武的思想,克服轻视体育课的现象;其次,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综合素质进行较全面的评价,打破“文化分数至上”的思想;再次,有利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因而,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02年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丁作的通知”中阐明“体育考试”的作用和意义是:“可以有效促进学校体育课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反馈学生的锻炼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 “体育考试”的内容及方法分析“体育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各地均按教育部的要求,选择可量化、易操作的项目,采取建立题库的方法实施考试。

  每次抽取三项为考试项目。如广东,考试范围为50m、800m(女)、l 000m(男)、j至五级蛙跳、立定跳远、立跳摸高、跳远、投掷实心球、推铅球、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一分钟跳绳、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共12个项目。其中50m为指定必考项目,其余2项在考试前两个月抽签确定。以县(区)为单位设置考区,分别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考试。三项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折算30% (以前为50% )入升学录取总分。采取这样的考试内容和方法来实现上述的“体育考试”的目的意义,是否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呢?通过实践体验与研究,笔者认为存在如下问题:

  2.1 考试成绩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上十二个考试内容,主要是跑、跳、投等一些腹、臂用力的动作,其结果只能说明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一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其理由:(1)体育课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基本素质内容,还有其他技术性、灵巧性等项目内容,“体育考试”的内容没有代表性。且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能力因人而异,各有其长;(2)考试评分标准只能评出学生的绝对成绩,不能评出相对的变化,与国家教委提出的“评分标准的确定要体现‘体育考试’是水平考试的性质,以只要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就能取得较好成绩为基点”的要求不符;(3)单用量化的.方法,一次集中考试来确定学生的体育成绩,未结合科任老师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参与程度、情意表现、平时成绩对其进行综合评定,评价不准确;(4)1999年6月第j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m“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T作”,根据这一思想,新的课程标准确定以身体、心理和社会整体健康为课程主要目标,其中,身体健康是课程目标之首,“体育考试”只有运动素质的内容而没有体质健康的内容,显然,与课程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与“健康第一”的思想相差甚远。

  2.2 出现明显的应试教育倾向由于考试内容是在所规定的局部内容中抽选,初中的体育教学就自然而然地紧紧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据普遍反映,广东由初二至初三,体育课的内容基本上是50m跑、投掷实心球、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等“体育考试内容”。到初三毕业升学考试前两个月,当从十二个内容中抽签确定三个考试内容后,体育教学就只剩下50m跑和另外两个内容了。

  课堂上,老师也是按照考试内容及其标准教学生,出现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弊端。为应付“体育考试”这种强化性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虽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效果是片面的、局部的、短暂的,从体育课对学生的意识和兴趣的培养角度,其结果是负面的。体育的方法、手段丰富多彩,教学的形式各种各样,课堂上通过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的教学,能广泛地适应学生的兴趣选择,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使之沿着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单调的枯燥无味而又十分艰苦的“应试”学习,则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向广东省的佛山、中山、珠海、深圳、湛江等十一个地区城乡初中学生对中学体育课满意程度的调查问卷表明。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对目前的体育课不满意,有近半数的学生对目前的体育课是否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持否定的态度。

  2.3 考场上出现较明显的不正常现象由于单凭三个考试内容量化的绝对成绩作为“体育考试”的成绩,再没有其他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身体条件差(运动条件差)的学生无论如何是争取不了“体育考试”的高分。争取不了高分,必然影响高中的录取,这样,家长拉关系的现象必然随之而来,在体育考场尚不能很严密、规范管理的今天,监考人员的不正常行为也随之出现。考试的结果,从成绩看,学生平时运动素质的明显差距缩短了,消失了,甚至平时运动素质差的学生却迎头“赶上”了好的学生,使体育考试失去了公平、公正,助长了不正之风的泛滥。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目前的“体育考试”由于只以运动素质的局部内容作为考试内容,评定的是学生运动素质方面的绝对成绩,未结合相对成绩、平时成绩、运动参与以及课堂上的情意表现和体质健康的状况等综合评价学生,评价的内容体系不够完整、科学,加上其考试形式单一,内容早定,出现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考场上也出现较明显的不正常现象,考试成绩不能正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客观实际。所以,目前的“体育考试”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考试”的真正目的。

  3.2 建议

  (1)以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考试的成绩、平时的学习成绩和态度、身体运动机能(如心、怖功能等)等内容组成对学生“体育考试”的内容评价体系。

  (2)以运动素质的内容和部分有代表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内容共同构建“素质、技能考试题库”。素质的内容较之于现在的“体育考试”内容可适当地增多;技能的内容根据各个运动项目各自的特点设置(其难易程度尽可能一致)。素质内容为统考内容,由考前在“题库”中抽签确定;技能内容由学生自选项目,每人一项。考试时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相应的裁判组监考。

  (3)“平时学习成绩和态度”由科任老师根据学生的“相对成绩”和对体育课的总体表现综合评定。体育科任老师要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拒腐蚀,务求做到评分公正、准确、客观、如实。(4)各地各级主管领导部门切实加强考场管理,像文化考试一样严明考风、考纪。

  参考文献:

  [1] 围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z].教基,1997.18.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1年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Z].教体艺厅,2001.4.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02年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z].教体艺厅,2001.11.

  [4] 广东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02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z].粤教体,2002.3.

【浅析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探索】相关文章:

1.浅析国际商务英语的探索与应用

2.浅析艺术教育的探索的教育理论论文

3.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再思考论文

4.浅析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控制措施探索论文

5.浅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6.初中升学自荐信

7.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再思考教育论文

8.浅析初中数学复习题